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468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首先建立通话,然后用户B与用户C建立通话;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收到该呼叫转接请求后,向用户B返回接受响应;其还向用户C发起呼叫邀请以获取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其还向用户A发起呼叫邀请,以提供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A进行媒体切换,并获取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以及其还向用户C提供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C建立起与用户A之间的媒体流连接;以及终止用户C与用户B之间的原有通话,并终止用户A与用户B的原有通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例如下一代网络(NGN)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呼叫转接(Call Transfer)是通信系统中的一种补充业务:当两个用户(用户A和用户B)在通信系统中建立通话后,其中一个用户(以用户B为例)可以请求将当前通话转给第三方(用户C),即在用户A与用户C之间建立通话,而断开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通话话路。此业务的一种常见应用场景是:总经理秘书(用户B)先接听所有来电(用户A),问清对方来意,对于需要总经理亲自接听的电话,利用呼叫转接业务转给总经理(用户C)。呼叫转接业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询问转接,即用户B在转接前先与用户C建立通话(询问用户C是否同意与用户A通话),然后再发起转接请求,使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话,同时分别断开用户B与用户A、用户B与用户C之间的两条通话话路。另一种是盲转,即用户B不先与用户C建立通话,而是直接发起转接请求,使用户A与用户C建立通话。在以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中,呼叫转接业务可由用户的智能终端自行完成,或者由智能终端与网络中的应用服务器(AS)配合完成。-->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中的一种典型业务实现架构的示意图。其中,应用服务器(AS)(可能存在多个,分别用于不同的业务)通过接口与用户归属网络的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S-CSCF)相连,用户终端A与用户终端B之间的业务消息(用虚线标识)会流经各自的应用服务器(根据用户业务的种类,可能经过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可通过对业务消息的各种处理以实现丰富的业务。用户终端A与用户终端B利用业务消息交换并协商双方所支持的媒体参数,在两者之间建立媒体流连接(用实线标识),媒体流用于传送通话话音包等数据。图2示出了现有高级网络电信因特网融合业务与协议组织(TISPAN)技术规范中的询问转接流程的信令流程图。为简化起见,此图中省略了代理-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呼叫会话控制功能等网络设备。在此流程起始处,用户终端-A(用户A)与用户终端-B(用户B)处于通话过程中,用户终端-A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A)和用户终端-B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B)均参与此通话过程,为各自的服务对象提供补充业务;然后由用户终端-B将用户终端-A置为呼叫保持状态,然后用户终端-B发起建立了与用户终端-C之间的通话话路,应用服务器-B与用户终端-C的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C)均参与了此通话过程;然后由用户终端-B将用户终端-C置为呼叫保持状态,再向用户终端-A发送一条转接请求(步骤1~3);用户终端-A表示接受此请求(步骤4~6)后,向用户终端-C(用户C)发送邀请请求(此请求中携带相关标识,指示用户终端-C替代用户终端-B与用户终端-C之间已建立的通话),在用户终端-A和用户终端-C之间建立通话(步骤13~24);用户终端-C根据邀请请求中的标识信息,向用户终端-B发送挂机请求以断开原先用户终端-C与用户终端-B之间的话路(步骤25~30);在上述过程中,用户终端-A在准备向用户终端-C发送邀请请求前以及在接通用户-->终端-C的话路时,均会利用通知消息将相关情况通知给用户终端-B(分别对应步骤7~12、步骤31~36);最后,用户终端-B向用户终端-A发送挂机请求,断开原先用户终端-A与用户终端-B之间的话路(步骤37~42)。以上流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由网络传递给用户A,由用户A负责发起到第三方用户C的通话,并在此过程中由用户A将呼叫转接进展情况通报给发起呼叫转接的用户B。这存在以下问题:1)用户终端A必须支持对呼叫转接请求的处理,需要能正确地发起到第三方用户C的通话邀请请求(包括正确设置各项相关参数),需要能正确地向用户B通报呼叫转接进展情况。呼叫转接是用户B的业务,对用户终端A的要求过高是不太合理的。2)在现有流程中,用户A邀请用户C的时机、用户A向用户B通报呼叫转接进展的时机、用户B释放原有通话的时机均完全由用户终端自行掌握,这使得呼叫转接业务过于依赖终端。如果各终端遵循的规范不一致,会导致在同一网络内用户对同一业务的用户体验是不一致的,影响用户对网络运营商的满意度。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各用户终端之间未配合好,会导致该业务失败,例如,用户终端A没有向用户终端B通报转接成功,用户终端B就不释放原有的通话。总之,现有技术中呼叫转接业务的实现过于依赖用户终端,存在局限与隐患。因此,运营商希望加强对呼叫转接业务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应用服务器控制的询问转接业务的实现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业务流程中过于依赖用户终端造成的问题,满足运营商对呼叫转接业务的控制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首先建立通话,然后用户B与用户C建立通话;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收到该呼叫转接请求后,向用户B返回接受响应;其还向用户C发起呼叫邀请以获取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其还向用户A发起呼叫邀请,以提供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A进行媒体切换,并获取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以及其还向用户C提供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C建立起与用户A之间的媒体流连接;以及终止用户C与用户B之间的原有通话,并终止用户A与用户B的原有通话。在上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用户B在与用户C建立通话前,先对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通话进行呼叫保持,暂时中断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媒体流。在上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中,还可包括以下步骤:用户B在发起呼叫转接请求前,先对用户B与用户C之间的通话进行呼叫保持,暂时中断用户B与用户C之间的媒体流。在上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中,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的步骤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1)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相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沿原有通话的业务消息路径到达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2)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不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将用户A、B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呼叫转接请求的一项参数;(3)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不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用户B连续发起两次呼叫转接请求消息,在其中一条消息中,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在另一条消息中,将用户A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A、B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替换参数。在上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中,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向用户A发起呼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首先建立通话,然后用户B与用户C建立通话;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收到该呼叫转接请求后,向用户B返回接受响应;其还向用户C发起呼叫邀请以获取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其还向用户A发起呼叫邀请,以提供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A进行媒体切换,并获取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以及其还向用户C提供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C建立起与用户A之间的媒体流连接;以及终止用户C与用户B之间的原有通话,并终止用户A与用户B的原有通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用户A与用户B首先建立通话,然后用户B与用户C建立通话;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收到该呼叫转接请求后,向用户B返回接受响应;其还向用户C发起呼叫邀请以获取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其还向用户A发起呼叫邀请,以提供用户C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A进行媒体切换,并获取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以及其还向用户C提供用户A的媒体参数信息,指示用户C建立起与用户A之间的媒体流连接;以及终止用户C与用户B之间的原有通话,并终止用户A与用户B的原有通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B在与用户C建立通话前,先对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通话进行呼叫保持,暂时中断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媒体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用户B在发起呼叫转接请求前,先对用户B与用户C之间的通话进行呼叫保持,暂时中断用户B与用户C之间的媒体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B发起呼叫转接请求,要求将其与用户A的通话转接至用户C的步骤采用以下方法之一:(1)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相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沿原有通话的业务消息路径到达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2)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不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将用户A、B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呼叫转接请求的一项参数;(3)设置用户B发起的呼叫转接请求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不同的对话标识,将该呼叫转接请求的目的地址设置为用户B的业务服务器;用户B连续发起两次呼叫转接请求消息,在其中一条消息中,将用户C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B、C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中的替换参数;在另一条消息中,将用户A的号码信息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转接目的地参数,将用户A、B原有通话的对话标识作为该呼叫转接请求的替换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询问转接业务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向用户A发起呼叫邀请的步骤采用以下方法之一:(X)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向用户A发送重新呼叫邀请,设置该重新呼叫邀请具有与用户A、B之间的原有通话相同的对话标识;(Y)用户B的应用服务器向用户A发送呼叫邀请,并将用户A、B原有通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岷王志松沈程念凌文杰章璐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