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刷头与瓶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026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刷头,包括刷头主体以及设置在刷头主体外侧的硅胶刷毛组,所述硅胶刷毛组包括若干宽面刷毛与若干窄面刷毛,所述宽面刷毛与所述窄面刷毛均呈扁平的长条状,且所述宽面刷毛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面刷毛的宽度。还公开了一种瓶刷,包括刷柄以及上述的清洁刷头,清洁刷头与刷柄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扁平长条状的硅胶刷毛替代传统的柱状硅胶刷毛,在旋转清洗瓶体时,增大刷毛与瓶体内壁之间接触面积,同时混合设置宽面刷毛与窄面刷毛,利用宽面刷毛对窄面刷毛的清扫间隙进行补充清理,清洁力度较强,效果较好。效果较好。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刷头与瓶刷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清洁刷头以及一种瓶刷。

技术介绍

[0002]奶瓶刷是清洗奶瓶的必备工具。根据奶瓶材质与形状,通常需要采用专用的奶瓶刷进行清洗。根据刷毛材质进行分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奶瓶刷主要包括海绵奶瓶刷、尼龙奶瓶刷、硅胶奶瓶刷等等。海绵奶瓶刷的形状贴合度高、清洁效果好,但是使用之后海绵部分不容易冲洗干净,而且难以保持干燥,容易滋生细菌污染奶瓶,需要经常更换;尼龙奶瓶刷采用高密度刷毛,针对顽固污渍的清除效果较好,但存在刷毛掉落的情况,而且长久使用容易刮花奶瓶内壁,在后续使用奶瓶时,脏物容易累积在划痕当中,污染奶瓶;硅胶奶瓶刷刷毛富有弹力并且可以自由弯曲贴合奶瓶内壁,使用之后冲洗方便,耐高温好消毒,耐用抑菌,但清洁效果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刷头与一种瓶刷,清洁的力度较强,清洗效果较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清洁刷头,包括刷头主体以及设置在刷头主体外侧的硅胶刷毛组,所述硅胶刷毛组包括若干宽面刷毛与若干窄面刷毛,所述宽面刷毛与所述窄面刷毛均呈扁平的长条状,且所述宽面刷毛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面刷毛的宽度。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刷头主体呈柱状,所述硅胶刷毛组包括若干列第一刷毛组与若干列第二刷毛组,所述第一刷毛组由若干沿刷头主体轴向间隔且交错设置的宽面刷毛与窄面刷毛组合构成,所述第二刷毛组由若干沿刷头主体轴向间隔设置的窄面刷毛组合构成,所述第一刷毛组与所述第二刷毛组混合沿着刷头主体的周向间隔布设。
[0007]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刷毛组之间通过第二刷毛组相互间隔开,且第一刷毛组当中的宽面刷毛与第二刷毛组当中的窄面刷毛相错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刷毛组与第二刷毛组均垂直于刷头主体外侧面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刷毛组还包括第三刷毛组,所述第三刷毛组由若干呈半球状放射设置在刷头一端的窄面刷毛构成。
[0010]一种瓶刷,包括刷柄以及上述的清洁刷头,所述清洁刷头与所述刷柄相互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刷柄整体呈Z字型。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刷头主体端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刷柄末端插入连接孔内并与所述清洁刷头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与刷柄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所述防转结构包括沿连接孔轴向设置的直线凹槽与导向凸条。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扁平长条状的硅胶刷毛替代传统的柱状硅胶刷毛,在清洗瓶体时,增大刷毛与瓶体内壁之间摩擦接触的面积,能够快速带走瓶体内部污渍,清洁力度较强,清洁效果较好。
[0016]2.将宽度不等的宽面刷毛与窄面刷毛混合设置,通过宽面刷毛能够在清洗瓶体时,对各窄面刷毛的清扫间隙进行补充清理,提升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清洁刷头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当中Ⅰ部分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清洁刷头俯视结构图。
[0020]图4为图3当中A

A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当中B

B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瓶刷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刷柄结构示意图。
[0024]主要组符号说明:1、清洁刷头;2、刷头主体;3、连接孔;4、导向凸条;5、硅胶刷毛组;6、第一刷毛组;7、第二刷毛组;8、第三刷毛组;9、宽面刷毛;10、窄面刷毛;11、刷柄;12、直线凹槽;W1、宽面刷毛的宽度;W2、窄面刷毛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刷头,包括刷头主体2以及设置在刷头主体2外侧的硅胶刷毛组5,硅胶刷毛组5包括若干宽面刷毛9与若干窄面刷毛10,宽面刷毛9与窄面刷毛10均呈扁平的长条状,且宽面刷毛9的宽度W1大于窄面刷毛10的宽度W2,作为优选,宽面刷毛9的宽度尺寸W1约在窄面刷毛10宽度尺寸W2的两倍左右。
[0028]刷头主体2呈柱状,硅胶刷毛组5包括若干列第一刷毛组6与若干列第二刷毛组7,第一刷毛组6由若干沿刷头主体2轴向间隔且交错设置的宽面刷毛9与窄面刷毛10组合构成,第二刷毛组7由若干沿刷头主体2轴向间隔设置的窄面刷毛10组合构成,第一刷毛组6与第二刷毛组7混合沿着刷头主体2的周向间隔且等距布设。
[0029]任意相邻的两列第一刷毛组6之间通过第二刷毛组7相互间隔开,且第一刷毛组6当中的宽面刷毛9与第二刷毛组7当中的窄面刷毛10相错设置。如图1中所示,任意两列第一刷毛组6之间夹设五列第二刷毛组7。第一刷毛组6与第二刷毛组7均垂直于刷头主体2外侧面设置。第一刷毛组6与第二刷毛组7当中,各宽面刷毛9与各窄面刷毛10的扁平面均平行于刷头主体2的轴向设置。硅胶刷毛组5还包括第三刷毛组8,第三刷毛组8由若干呈半球状放射设置在刷头一端的窄面刷毛10构成。各宽面刷毛9、窄面刷毛10与刷头主体2之间一体成型。
[0030]为清楚展示第一刷毛组6与第二刷毛组7结构,沿第一刷毛组6剖切清洁刷头1时的半剖结构如图4所示,沿第二刷毛组7剖切清洁刷头1时的半剖结构如图5所示。
[0031]该清洁刷头1可适用于各种瓶体、杯具等容器的清洗,独特的扁平长条状刷毛设
计,能够很好地贴近容器内壁,相比于传统的柱状硅胶刷毛而言,与容器内壁之间接触、摩擦的面积更大,清洗时的力度较强、效果较好。同时宽面刷毛9与窄面刷毛10混合设置,通过宽面刷毛9能够在清洗瓶体时对各列第二刷毛组7之间的清扫间隙进行补充清理,清洗效果更佳。该清洁刷头1改善了传统硅胶奶瓶刷的清洁效果,是清洗奶瓶的优良选择,在作为奶瓶刷刷头时,其整体外轮廓最好与奶瓶内轮廓相匹配。
[0032]实施例二
[0033]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之上,如图6

7所示,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瓶刷,包括刷柄11以及上述的清洁刷头1,清洁刷头1与刷柄11相互连接。
[0034]刷柄11整体呈Z字型,Z字型的把手设计方便在清洗瓶体时,转动清洁刷头1绕瓶璧旋转清洗。刷头主体2上背离第三刷毛组8的端部开设有连接孔3,刷柄11末端插入连接孔3内并与清洁刷头1可拆卸连接。为防止刷柄11转动,连接孔3与刷柄11之间设置有防转结构,防转结构包括沿连接孔3轴向设置的直线凹槽12与导向凸条4。其中,直线凹槽12开设在刷柄11上,直线凸条凸出设置在连接孔3内部。刷柄11上与清洁刷头1相配合的部位处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凹槽,刷柄11背离清洁刷头1的一端还开设有悬挂孔。
[0035]尽管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刷头主体以及设置在刷头主体外侧的硅胶刷毛组,所述硅胶刷毛组包括若干宽面刷毛与若干窄面刷毛,所述宽面刷毛与所述窄面刷毛均呈扁平的长条状,且所述宽面刷毛的宽度大于所述窄面刷毛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主体呈柱状,所述硅胶刷毛组包括若干列第一刷毛组与若干列第二刷毛组,所述第一刷毛组由若干沿刷头主体轴向间隔且交错设置的宽面刷毛与窄面刷毛组合构成,所述第二刷毛组由若干沿刷头主体轴向间隔设置的窄面刷毛组合构成,所述第一刷毛组与所述第二刷毛组混合沿着刷头主体的周向间隔布设。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洁刷头,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列所述第一刷毛组之间通过第二刷毛组相互间隔开,且第一刷毛组当中的宽面刷毛与第二刷毛组当中的窄面刷毛相错设置。4.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雷万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硅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