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024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12
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属于径向柱塞泵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的径向柱塞泵在工作时间过久之后,其内部设置的配油轴会因流体冲击从而变形,传统径向柱塞泵不便于对配油轴的变形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从而在配油轴变形不严重时对其进行维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配油轴变形,第一嵌合柱会向警报器移动,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被持续挤压,直至第一嵌合柱对警报器施加压力,此时警报器发出警报,告知配油轴变形损伤的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便于对配油轴的变形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从而在配油轴变形不严重时对其进行维修的效果。修的效果。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径向柱塞泵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径向柱塞泵是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方向与驱动轴垂直的柱塞泵。柱塞泵噪声低,工作压力高等优点,但柱塞泵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造价较高。
[0003]传统的径向柱塞泵在工作时间过久之后,其内部设置的配油轴会因流体冲击从而变形,传统径向柱塞泵不便于对配油轴的变形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从而在配油轴变形不严重时对其进行维修,不会导致配油轴变形严重时影响径向柱塞泵的工作,传统径向柱塞泵不便于对配油轴变形的防范结构进行直径的调节,以适用与不同直径的配油轴,且传统径向柱塞泵在安装配油轴变形的防范结构时,不能准确进行定位,导致防范效果较差。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径向柱塞泵在工作时间过久之后,其内部设置的配油轴会因流体冲击从而变形,传统径向柱塞泵不便于对配油轴的变形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掌控,从而在配油轴变形不严重时对其进行维修,传统径向柱塞泵不便于对配油轴变形的防范结构进行直径的调节,以适用与不同直径的配油轴,且传统径向柱塞泵在安装配油轴变形的防范结构时,不能准确进行定位,导致防范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包括环形块和设置在环形块内部的配油轴,旋转壳包括环形设置在旋转壳内部的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且旋转壳内部开设有内腔,旋转壳内部设置有配油轴,配油轴一侧设置有驱动轴,配油轴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焊接设置在第一连接柱一侧的第二连接柱,第二连接柱内部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部设置有焊接柱,焊接柱外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
[0007]检测组件包括套装柱和贯穿设置在套装柱内部的贯穿槽,贯穿槽与焊接柱外侧相匹配,检测组件还包括环绕设置在检测组件外侧的第一检测构件、第二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二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二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同一位置处于同一圆周外侧,检测组件、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
[0008]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在套装柱外侧的连接构件和设置在连接构件上端的环形片,连接构件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连接构件一端与环形片侧面相连接,检测组件还包括开设在套装柱内部的嵌合槽和设置在嵌合槽底部的警报器。
[0009]进一步地,连接构件包括嵌合设置在嵌合槽内部的第一嵌合柱和设置在第一嵌合柱外侧的固定弹簧,第一嵌合柱一端与环形片相连接,固定弹簧一端与环形片相连接,另一端与套装柱外侧相连接,第一嵌合柱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块,且限位环块嵌合设置在嵌合槽内部。
[0010]进一步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套装柱内部的第一传动轮和啮合设置在第一传动轮一侧的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三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四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五传动组件,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和第五传动组件设置在同一圆周线上。
[0011]进一步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啮合设置在第三传动轮一侧的第二啮合轮和通过轴连接在第二啮合轮一侧的第一啮合轮,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啮合设置在第二啮合轮一侧的第四传动轮和啮合设置在第四传动轮一侧的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一侧啮合设置有第六传动轮。
[0012]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轮与第一嵌合柱相啮合,第二检测构件设置有第二嵌合柱,第四检测构件设置有第三嵌合柱,第三检测构件设置有第四嵌合柱,第一嵌合柱、第二嵌合柱、第三嵌合柱和第四嵌合柱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啮合轮与第二嵌合柱相啮合,第三嵌合柱与第三传动组件相啮合,第五传动组件与第四嵌合柱相啮合,第一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和第五传动组件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第四传动组件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
[0013]进一步地,环形片包括开设在其内部的隐藏槽和开设在隐藏槽内壁两侧的限位槽,隐藏槽内部嵌合设置有顶升片,顶升片两侧设置有限位条,且限位条嵌合在限位槽内部,限位条的长度小于限位槽的长度,隐藏槽内部设置与弹簧导柱,且弹簧导柱一端嵌合在顶升片内部。
[0014]进一步地,焊接柱包括开设在焊接柱一端内部的安装槽和设置在焊接柱内部的顶升组件,焊接柱外侧活动设置有环形嵌合块,且环形嵌合块设置四组,环形嵌合块一端设置有嵌合连接块,且嵌合连接块嵌合在焊接柱内部。
[0015]进一步地,顶升组件包括拧动头和螺纹连接在焊接柱内部的螺纹柱,且螺纹柱设置在拧动头一端,螺纹柱一端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一端设置有渐变柱,渐变柱一端直径小于固定柱直径,渐变柱另一端直径与固定柱直径相等。
[00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当径向柱塞泵工作时,通过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的共同作用下,旋转壳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配油轴进行旋转,当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释放的流体对配油轴外侧造成冲击时间过久之后,配油轴会变形,从而对设置在固定槽内部的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进行挤压;
[0018]S2:当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任一结构被挤压后,第一嵌合柱均会向警报器移动;
[0019]S3: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被持续挤压,直至第一嵌合柱对警报器施加压力,此时警报器发出警报,告知配油轴变形损伤的程度,至此,完成所有实施步骤。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及其方法,当径向柱塞泵工作时,通过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的共同作用下,旋转壳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配油轴进行旋转,当第一配油柱、第二配油柱、第三配油柱、第四配油柱和第五配油柱释放的流体对配油轴外侧造成冲击时间过久之后,配油轴会变形,从而对设置在固定槽内部的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进行挤压,当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任一结构被挤压后,第一嵌合柱均会向警报器移动,第二检测构件、第一检测构件、第三检测构件和第四检测构件被持续挤压,直至第一嵌合柱对警报器施加压力,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包括环形块(3)和设置在环形块(3)内部的配油轴(1),旋转壳(2)包括环形设置在旋转壳(2)内部的第一配油柱(21)、第二配油柱(22)、第三配油柱(23)、第四配油柱(24)和第五配油柱(27),且旋转壳(2)内部开设有内腔(26),旋转壳(2)内部设置有配油轴(1),配油轴(1)一侧设置有驱动轴(25),其特征在于:配油轴(1)包括第一连接柱(11)和焊接设置在第一连接柱(11)一侧的第二连接柱(12),第二连接柱(12)内部开设有固定槽(13),固定槽(13)内部设置有焊接柱(16),焊接柱(16)外侧设置有检测组件(14),检测组件(14)内部设置有联动组件(15);检测组件(14)包括套装柱(141)和贯穿设置在套装柱(141)内部的贯穿槽(142),贯穿槽(142)与焊接柱(16)外侧相匹配,检测组件(14)还包括环绕设置在检测组件(14)外侧的第一检测构件(143)、第二检测构件(144)、第三检测构件(145)和第四检测构件(146),第一检测构件(143)、第二检测构件(144)、第三检测构件(145)和第四检测构件(146)为相同构造制成的构件,第一检测构件(143)、第二检测构件(144)、第三检测构件(145)和第四检测构件(146)同一位置处于同一圆周外侧,检测组件(14)、第一配油柱(21)、第二配油柱(22)、第三配油柱(23)、第四配油柱(24)和第五配油柱(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检测组件(14)包括设置在套装柱(141)外侧的连接构件(1432)和设置在连接构件(1432)上端的环形片(1431),连接构件(1432)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连接构件(1432)一端与环形片(1431)侧面相连接,检测组件(14)还包括开设在套装柱(141)内部的嵌合槽(1434)和设置在嵌合槽(1434)底部的警报器(14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连接构件(1432)包括嵌合设置在嵌合槽(1434)内部的第一嵌合柱(14321)和设置在第一嵌合柱(14321)外侧的固定弹簧(14322),第一嵌合柱(14321)一端与环形片(1431)相连接,固定弹簧(14322)一端与环形片(1431)相连接,另一端与套装柱(141)外侧相连接,第一嵌合柱(14321)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环块(14323),且限位环块(14323)嵌合设置在嵌合槽(1434)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联动组件(15)包括设置在套装柱(141)内部的第一传动轮(151)和啮合设置在第一传动轮(151)一侧的第二传动轮(152),第二传动轮(152)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三传动轮(153),第三传动轮(153)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件(154),第一传动组件(154)一侧设置有第二传动组件(155),第二传动组件(155)一侧设置有第三传动组件(156),第三传动组件(156)一侧设置有第四传动组件(157),第四传动组件(157)一侧设置有第五传动组件(158),第一传动轮(151)、第二传动轮(152)、第三传动轮(153)、第一传动组件(154)、第二传动组件(155)、第三传动组件(156)、第四传动组件(157)和第五传动组件(158)设置在同一圆周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配油轴变形功能的径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组件(154)包括啮合设置在第三传动轮(153)一侧的第二啮合轮(1542)和通过轴连接在第二啮合轮(1542)一侧的第一啮合轮(1541),第二传动组件(155)包括啮合设置在第二啮合轮(1542)一侧的第四传动轮(1551)和啮合设置在第四传动轮(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寿鹏杨国来曹文斌曹川川柴红强伍国果张琤琤甘文军白桂香杨鹏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