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002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8
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包括有主机壳,主机壳上设有流道;流道周围设有检测油液中金属颗粒数量、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处于主油路系统内;油液分别流经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1、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后,进入主油路循环系统,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可选传感器检测所经过的油液中含有的体积相对较大金属颗粒;实现了对油液检测在线装置的小型化,多样化和实用化。多样化和实用化。多样化和实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状态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旋转机械设备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和冷却,当机械设备金属磨损加剧后润滑油中会存在金属颗粒,通过对油液中金属颗粒数量及大小的检测可以判断出机械旋转部件的磨损状况,进而可以对机械设备健康状况做分析。
[0003]油液在旋转机械中起到润滑和冷却作用,油液质量的直接关系到设备健康状况。油液变质、失效后起不到应有的润滑冷却作用会引起设备异常磨损。
[0004]综上所述机械设备的油液监测对设备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油液检测设备对油液进行监测成为必要。油液检测一般使用离线检测方法,定期从设备中采集油液试样到实验室对油液进行各项指标分析,从而判断油液品质及是否需要更换油液。目前常用的在线检测手段是将油液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油液水分传感器、粘度传感器等相关传感器直接接入油液循环系统的旁路中中实时采集油液各项参数信息。本专利技术涉及后一种在线的油液检测装置。
[0005]目前,油液检测主要有离线检测和在线监测两种方式。现有离线检测测手段缺点:1)检测周期长,从采样到收到检测结果需要经历数天。2)检测结果不能显示油液实时信息,存在滞后。3)检测需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专业仪器设备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大面积推广使用困难。4)离线取样口在设备上所处位置对检测结果影响大,在采集少量试样的情况下取样口油液质量不具有代表性。5)油液取样及送检耗费人力,增加设备巡检工作负担。
[0006]现有在线检测方法缺点:1)有使用主油路金属颗粒传感器进行油液中金属颗粒检测,金属颗粒识别的范围有限,无法准确做到对直径小于350μm铁磁性质金属颗粒、1000μm非铁磁金属颗粒的检测。 2)现有监测设备多为单一化检测产品,不能同时对油液多个技术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3)有使用旁路检测方式,油液循环系统增加旁路循环系统需要增加油泵、阀门、转接油管等附属部件,增加成本,降低了整个油液循环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准确率高、监测精度高、检测参数多样化、实时采集、危险报警的特点。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包括有主机壳,主机壳上设有流道;流道周围设有检测油液中金属颗粒数量、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处于主油路系统内。
[0009]所述的流道包括有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 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均与主油路相连通;所述的传感器包括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2#金属颗粒检
测传感器及可选传感器。
[0010]所述的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内设有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内设有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内设有可选传感器。
[0011]所述的可选传感器通过可选传感器安装座固定在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内,可选传感器安装座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可选传感器;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与主机壳(1)相连接,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 固定在主机壳(1)上,可选传感器安装座底部平面上设有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有密封圈。
[0012]所述的主机壳上设有电路板保护壳,在主机壳与电路板保护壳之间设有电路板保护壳隔热密封垫片;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保护壳内部,电路板保护壳外部设有散热片。
[0013]所述的主机壳两端分别设有入口端法兰盖板和出口端法兰盖板;入口端法兰盖板、出口端法兰盖板与主机壳之间均设有密封圈槽。
[0014]所述的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通过安装端盖一与主机壳连接, 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通过安装端盖二与主机壳连接;安装端盖一、安装端盖二上设有与主机壳进行适配安装的螺纹;安装端盖一、安装端盖二上均设有一密封圈槽,密封圈槽内设有与密封圈。
[0015]所述的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线缆通过穿线孔一与电路板连接;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信号线缆穿过穿线孔二与电路板相连;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的外侧与主机壳之间的空腔部分灌封带有磁性的环氧树脂。
[001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17]本技术安装在主油路中,含有油液金属颗粒的两个不同检测精度流道,并集成了可选的多种油液参数检测流道的油液在线检测装置。所述两个油液金属颗粒不同检测精度的流道周围设有用于检测油液中金属颗粒大小和数量的传感器,传感器处于主油路系统内;所述可选的多种油液参数传感器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座上,安装座与主油路连通形成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适配多种可选传感器以扩展装置,增加对油液多项参数同时检测的能力,提高了油液检测装置的适应性。本技术由于设置有金属颗粒区间识别算法及高精度检测线圈,所以可同时对油液中不同直径金属颗粒进行准确检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油液进行综合检测的装置,安装于主油路系统,由于本新型高度集成;所以实现了对油液检测在线装置外观的小型化,检测参数的多样化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化。
[0018]本技术可对油液中金属颗粒进行分级别检测,做到更好的检测精度。
[0019]本技术集成多种可选传感器,分别可以对对油液中金属颗粒、水分、粘度、介电常数、污染度等各项指标做综合检测。
[0020]本技术可更换多种油管连接安装件直接接入主油路,做到更加灵活的安装配置。
[0021]本技术对电路板安装部分散热做优化,降低电路板温度。
[0022]本技术位于主油路,可对油路中通过的含量较少的所有较大金属颗粒进行统计,并对含量较多的精细金属颗粒进行抽样统计。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图1的轴测图;
[0025]图3为本技术A

A向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C

C向视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B

B向视图;
[0028]图6(a)为本技术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b)为本技术安装座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安装座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安装座的D

D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安装座的顶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安装座的E

E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传感器安装座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本技术电路板保护盒安装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1

主机壳;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包括有主机壳(1),其特征在于,主机壳(1)上设有流道;流道周围设有检测油液中金属颗粒数量、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处于主油路系统内;所述的流道包括有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1)、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2)、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103);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1)、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2)、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103)均与主油路相连通;所述的传感器包括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10)、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11)及可选传感器(5),所述的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1)内设有1#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10);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流道(102)内设有2#金属颗粒检测传感器(11);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103)内设有可选传感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选传感器(5)通过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固定在可选传感器检测流道(103)内,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上设有一个或者多个可选传感器(5);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与主机壳(1)相连接,且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固定在主机壳(1)上,可选传感器安装座(4)底部平面上设有密封圈槽(114),密封圈槽(114)内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检测流道油液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超张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锐益达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