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体保护剂和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96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9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保护剂,包括促凝剂、保护剂和吸附材料,所述保护剂包括硫柳汞、尿素、精氨酸、泊洛沙姆、β环糊精、海藻糖、硫酸铜、牛血清白蛋白和缓冲液。相比常规促凝采血管采血后需静置等待30分钟才能让血液充分凝固、离心条件3000~35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完成血清的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采血管不仅能有效保护血清中的抗体、吸附血液中影响抗体检测的干扰物质,而且血清分离操作简便快速,在离心后即可获得高纯度的血清,显著缩短了从血液样本采集到血清获得的时间,整个血清分离过程仅需要8~1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血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体保护剂和采血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血液检测
,涉及一种全血样本中血清抗体的保存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抗体保护剂及其构成的真空采血管。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满足预定的临床检验要求,需要在真空采血管内添加适于血液保存或能与血样反应的试剂,按添加剂的类别划分,主要分为促凝剂和抗凝剂两大类。对于部分急诊生化检测或传染性疾病的快速血清免疫学筛查,需要在采血管内加入促凝剂,缩短血液凝固时间。促凝剂能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成不可溶性的纤维蛋白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加速血液的凝固及血清的析出。
[0003]某些含促凝剂采血管的管内会额外添加分离胶,用于在管内形成屏障并将固体成分(血细胞)和液体成分(血清)彻底分开。加入的分离胶比重在1.05左右,血清比重约1.02,血细胞比重约1.08,当分离胶与凝固后的血液在同一采血管中离心时,比分离胶重的血块就会移动到管底部,分离胶发生返转,形成从下到上为血细胞/分离胶/血清的叠加顺序。方便检验人员从管内抽取最上层血清用于下游检测。
[0004]目前用于常规疫苗(如乙肝、丙肝等)注射后及传染病感染后(如新型冠状病毒、麻疹、艾滋病、肺结核等)的抗体检测都在使用上述的普通促凝剂/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在临床检测过程中,由于血液凝固效果不完全及分离胶性能不佳,会在血清中残留纤维蛋白,导致下游检测结果存在误差。而且现有技术都是在体外对抗体保护进行的应用,对于血液样本如血清中抗体的保存及应用均未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体保护剂和采血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体保护剂能够促进血液快速凝固、保护抗体活性、吸附血液中影响抗体检测的干扰物质,能方便快速的获得高质量的血清。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保护剂,包括:促凝剂、保护剂和吸附材料;
[0007]所述保护剂包括:硫柳汞、尿素、精氨酸、泊洛沙姆、β环糊精、海藻糖、硫酸铜、牛血清白蛋白和缓冲液。
[0008]优选的,所述促凝剂的重量份数为5~50份;
[0009]所述硫柳汞的重量份数为1~20份;
[0010]所述尿素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
[0011]所述精氨酸的重量份数为10~40份;
[0012]所述泊洛沙姆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
[0013]所述β环糊精的重量份数为1~30份;
[0014]所述海藻糖的重量份数为1~20份;
[0015]所述硫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10份;
[0016]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重量份数为1~20份;
[0017]所述缓冲液的重量份数为20~60份;
[0018]所述吸附材料的重量份数为1~20份。
[0019]优选的,所述促凝剂为二氧化硅粉。
[0020]优选的,所述促凝剂的粒径为5~500nm。
[0021]优选的,所述缓冲液为Tris

HCl缓冲液。
[0022]优选的,所述吸附材料为树脂或微球;
[0023]优选的,所述吸附材料为特异性吸附材料,所述吸附材料的材质选自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苯乙烯和羧酸单体共聚物、琼脂糖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所述特异性吸附材料能特异性吸附血液中胆红素、血红素等有色基团,更进一步地,所述特异性吸附材料能特异性吸附血液中生物素,更进一步地,所述特异性吸附材料能特异性吸附血液中二价镁离子。
[0024]优选的,所述吸附材料在抗体保护剂中所占质量百分含量为3%~16.8%。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管,包括:
[0026]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抗体保护剂和分离胶。
[0027]优选的,所述抗体保护剂和分离胶设置在所述采血管的安全帽、胶塞、管体和/或管内中。
[0028]常规促凝采血管采集血液样本后,需要静置等待30分钟才能让血液充分凝固、分离出血清。本专利技术中的采血管内添加纳米级促凝剂,此促凝剂比表面积范围在250~350m2/g,相比于常规微米级促凝剂,比表面积增加了160~230倍,能显著增加分散度、提高促凝剂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接触率,能促进纤维蛋白原的快速高效转变,血液凝固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10,促凝效果发生大幅度提升。常规促凝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后需要颠倒混匀4~6次,本专利技术采血管只需要颠倒混匀2~3次,血液即可在2~3分钟内完全凝固,不需静置等待,即可直接上机离心。相比常规促凝采血管,本专利技术显著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能提高临床诊断样本的处理效率,增加样本处理量,单位时间内样本处理数量增加5~10倍,样本处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0029]常规促凝采血管采血后需静置30分钟,才能放入离心机以3000~3500转/分钟、离心8~10分钟完成血清的分离,由于凝固效果不完全及分离胶性能不佳,经常会在血清中发现肉眼可见的纤维蛋白,导致下游检测发生延误或检测结果存在误差。本专利技术中的采血管只需经4000转/分钟、离心8分钟即可完成血清的分离。
[0030]本专利技术采血管内添加了抗体保护剂,在采血管颠倒混匀及离心过程中,管内抗体保护剂能有效保护血液中抗体的浓度和活性,增加抗体的稳定性,特异性吸附材料其表面既能特异吸附血清中胆红素、血红素等有色基团,还能吸附生物素和二价镁离子,能有效清除血液中存在的干扰物且不影响血清的组成、不影响后续抗体的检测反应,此吸附材料在离心过程中能随着分离胶返转,沉降到采血管最下层,不会在血清中残留,不影响血清的天然状态,在离心结束后即可获得高质量的血清。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比较例制备的采血管抗体保护效果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经改进或润饰的所有其它实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体保护剂,包括:促凝剂、保护剂和吸附材料;
[0034]所述保护剂包括:硫柳汞、尿素、精氨酸、泊洛沙姆、β环糊精、海藻糖、硫酸铜、牛血清白蛋白和缓冲液。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抗体优选包括:血清抗体、激素或多肽。
[0036]在本专利技术中,以重量份计,所述促凝剂的重量份数优选为5~50份,更优选为7~43份,更优选为10~40份,更优选为15~35份,更优选为20~30份,最优选为7份或25份。
[003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促凝剂优选为二氧化硅粉;所述促凝剂的粒径优选为纳米级,所述促凝剂的粒径优选为5~500nm,更优选为10~100nm,更优选为15~50n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保护剂,包括:促凝剂、保护剂和吸附材料;所述保护剂包括:硫柳汞、尿素、精氨酸、泊洛沙姆、β环糊精、海藻糖、硫酸铜、牛血清白蛋白和缓冲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剂的重量份数为5~50份;所述硫柳汞的重量份数为1~20份;所述尿素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所述精氨酸的重量份数为10~40份;所述泊洛沙姆的重量份数为10~30份;所述β环糊精的重量份数为1~30份;所述海藻糖的重量份数为1~20份;所述硫酸铜的重量份数为1~10份;所述牛血清白蛋白的重量份数为1~20份;所述缓冲液的重量份数为20~60份;所述吸附材料的重量份数为1~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凝剂为二氧化硅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体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瑜吴刚佟强徐鹏赵卫东张海梅李煜闫顺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