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血管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608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平行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上板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所述下板设有与采血管管穿孔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所述采血管组装装置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上板和下板的最大间距之比为9:10‑99:1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省了人力,不再需要人工分离出管本体和管帽一定间隙进行抽真空动作,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采血管可以达到更好的真空状态,提高了采血管的成品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血管组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健康检查、疾病诊断都需要进行血液检测,采血管成为必不可少的采血容器且市场的需求很大,如图1所示,采血管通常由采血管本体和管帽组成,管帽内设有连接采血管本体和管帽的胶塞。现有的采血管采用塑料或者玻璃制成,组装时,先将采血管管腔内抽真空,然后组装管帽,使采血管管腔内保持负压,且呈密封状态。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平行的上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弹簧,上板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下板设有与采血管管穿孔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采血管的管本体和管帽的组装过程在采血管组装装置上操作,先将采血管管本体放置在采血管放置孔内,管本体管口处要略高于上板的上端面,管帽放置在管本体的上方,放置方式为气缸带动吸嘴吸住管帽,移动至上板上方,气缸下压使得管帽被压到上板上,管帽套住采血管本体,管帽的下端抵在上板上,上板稍微向下位移,使得胶塞的下端距离管帽的开口端有微弱的间隙,然后将整个设备放入真空室中抽真空,真空室的顶板与管帽的上表面接触,保持压力一段时候后,下板被气缸上顶,管帽被真空室顶板限位,管帽和管本体卡在一起形成带负压的采血管。在管帽下压过程中,会存在由于气缸的磨损或设定下压量过大的问题,导致管帽被下压过量,使得管帽内的胶塞完全压入管口,形成密封,导致后续抽真空的过程无法进行,采血管内无法满足负压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成品率高的采血管组装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平行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上板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所述下板设有与采血管管穿孔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所述采血管组装装置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上板和下板的最大间距之比为9:10-99:100。采血管管本体放置在采血管放置孔内,管本体管口处要略高于上板的上端面,管帽放置在管本体的上方,放置方式为:气缸带动吸嘴吸住管帽,移动至上板上方,此时限位块位于上板与下板的间隙,气缸下压使得管帽被压到上板上,限位块限制了上板的下压量,管帽套住采血管本体,管帽的下端抵在上板上,上板稍微向下位移,使得胶塞的下端距离管帽的开口端有微弱的间隙。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限位块相连,气缸驱动限位块进出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本技术在采血管组装过程中,吸嘴吸附管帽至上板顶部向下压,此时气缸驱动限位块水平运动,移动至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间隙,限制了上板的下压量,在对采血管抽真空过程中,气缸驱动限位块移出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将采血管组装装置放入真空室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所述限位块靠近组装机构一侧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可以改善应力的集中情况,对上板和下板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使上板与下板的表面不易发生形变和破损。所述限位块的材料为不锈钢,限位块的形变系数不能过大。所述套筒和导杆之间设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起到导向作用,在上板下压或下板上压过程,直线轴承能够辅助导杆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会发生偏移。所述弹簧设在导向机构内,弹簧设置于导杆靠近下板的一端与套筒远离开口端的底部之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了人力,不再需要人工分离出管本体和管帽一定间隙进行抽真空动作,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采血管可以达到更好的真空状态,提高了采血管的成品率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采血管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剖视图图中:1.上板2、下板3、套筒4.导杆5、弹簧6、限位块7、气缸8、直线轴承11、采血管贯穿孔21、采血管放置孔具体实施方式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平行的上板1和下板2,所述上板1与下板2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3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4,上板1和下板2之间设有弹簧5,所述上板1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11,所述下板2设有与采血管贯穿孔11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21,所述采血管组装装置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板1和下板2之间的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的高度与上板1和下板2的最大间距之比为9:10-99:100。采血管管本体放置在采血管放置孔21内,管本体管口处要略高于上板1的上端面,管帽放置在管本体的上方,放置方式为:气缸带动吸嘴吸住管帽,移动至上板1上方,此时限位块6位于上板1与下板2的间隙,气缸下压使得管帽被压到上板1上,限位块6限制了上板1的下压量,管帽套住采血管本体,管帽的下端抵在上板1上,上板1稍微向下位移,使得胶塞的下端距离管帽的开口端有微弱的间隙。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气缸7,所述气缸7与限位块6相连,气缸7驱动限位块6进出上板1和下板2之间的间隙。本技术在采血管组装过程中,吸嘴吸附管帽至上板1顶部向下压,此时气缸7驱动限位块6水平运动,移动至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间隙,限制了上板1的下压量,在对采血管抽真空过程中,气缸7驱动限位块6移出上板1和下板2之间的间隙,然后将采血管组装装置放入真空室内进行抽真空操作。所述限位块6靠近组装机构侧设有倒角。倒角的设置可以改善应力的集中情况,对上板1和下板2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使上板1与下板2的表面不易发生形变和破损。所述限位块6的材料为不锈钢,限位块6的形变系数不能过大。所述套筒3和导杆4之间设有直线轴承8。直线轴承8起到导向作用,在上板1下压或下板2上压过程,直线轴承8能够辅助导杆沿竖直方向移动,不会发生偏移,同时减小套筒与导杆之间的摩擦。所述弹簧5设在导向机构内,弹簧5设置于导杆4靠近下板2的一端与套筒3远离开口端的底部之间。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平行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上板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所述下板设有与采血管管穿孔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组装装置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上板和下板的最大间距之比为9:10-99: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平行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垂直于下板的套筒和垂直固定于上板的导杆,上板和下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上板设有若干采血管贯穿孔,所述下板设有与采血管管穿孔一一对应的采血管放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采血管组装装置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高度与上板和下板的最大间距之比为9:10-99: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血管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限位块相连,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绍骞李磊王赟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威高采血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