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67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包括转送漏斗、漏斗连接管、连接座和引流管。转送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支撑管。支撑管的底部设有环形支撑座。漏斗连接管的管体的口径小于环形支撑座的内径,漏斗连接管的顶部为与管体固定连接并沿管体的径向由内向外凸起而形成的被承托环,被承托环的外径大于环形支撑座的内径。引流管包括多根节段管,多根节段管沿重力方向依序首尾连接。其能够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灵活地提高引流管的出口,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造桥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桥的工程中,索塔需要建设基底,该基底俗称为承台。一般而言,承台的尺寸很大,在建设承台的过程中,需要灌注大量的混凝土搅拌物,以构筑混凝土基底。而基于混凝土搅拌物的输送过程都是通过地泵或天泵作为动力源,以泵管作为输送媒介,因而需要在泵管的出口段衔接浇筑装置,从而将混凝土搅拌物从高空引流到承台,而且,为了防止混凝土搅拌物溅射,引流管的出口距离地面不宜过高,即不能超过标高。另外,随着混凝土搅拌物的填充,承台的高度会增高,即距离引流管的高度逐步升高,因而引流管的出口也需要逐渐升高,而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起重机对整个引流管进行升降,这样设置,不仅要求起重机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泵管的高度也需要变化,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其能够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灵活地提高引流管的出口,并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包括转送漏斗、托架、漏斗连接管、连接座和引流管;
[0006]所述转送漏斗包括由四块竖直侧板首尾固定连接而形成的防溢流框架,所述转送漏斗还包括由四块倾斜侧板首尾固定连接而形成的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位于所述防溢流框架的正下方,各块所述倾斜侧板与各块所述竖直侧板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所述转送漏斗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漏斗本体的底部出口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底部设有沿所述支撑管的径向由外向内凸起的环形支撑座;
[0007]所述托架包括四根竖直支撑杆,各根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竖直侧板的交界处,所述竖直支撑杆沿重力方向延伸;
[0008]所述漏斗连接管的管体的口径小于所述环形支撑座的内径,以使所述管体的底部能够从所述漏斗本体内向上向下穿过所述环形支撑座;所述漏斗连接管的顶部为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并沿所述管体的径向由内向外凸起而形成的被承托环,所述被承托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支撑座的内径,所述被承托环与所述支撑管的内壁抵接并能够沿所述支撑管的轴向相对滑动;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座设有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设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设有第一竖直紧固通孔;
[0009]所述引流管包括多根节段管;所述节段管的顶部沿自身径向凸起而形成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设有第二竖直紧固通孔;所述节段管的的底部沿自身径向凸起而形成第三连接法兰,所述第三连接法兰设有第三竖直紧固通孔;多根所述节段管沿重力方向依序首尾连接,位于所述引流管最顶部的节段管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之间连接有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直紧固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竖直紧固通孔的第一螺栓;相邻两根所述节段管中位于顶部的所述节段管的第三连接法兰与位于底部的所述节段管的第二连接法兰之间连接有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直紧固通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三竖直紧固通孔的第二螺栓;
[0010]所述漏斗连接管的底部设有环绕所述漏斗连接管的轴线进行延伸并向上凸起的第一环形定位凹槽;所述节段管的顶部设有环绕所述节段管的轴线进行延伸并向上凸起的定位环,所述节段管的底部开设有环绕所述节段管的轴线进行延伸并向上凸起的第二环形定位凹槽;位于所述引流管最顶部的节段管的所述定位环嵌合在所述漏斗连接管的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凹槽;相邻两根所述节段管中位于底部的所述节段管的所述定位环嵌合在位于顶部的所述节段管的所述第二环形定位凹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溢流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强化块,各所述强化块分别设于相邻两块所述竖直侧板的交界处的顶部,各所述强化块均开设有吊挂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溢流框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顶盖,顶盖开设有泵管连接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开设有四个限位孔,四个所述限位孔适于与四个所述强化块一一对应地插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被承托环的顶面为倾斜面结构,且沿所述被承托环的径向由外向内逐渐向下延伸,以使所述被承托环的最顶部为尖边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闭环结构的加强长方框。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环形定位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环的高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环形定位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定位环的高度。
[0018]进一步地,所述节段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紧固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紧固通孔均为光孔。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显然,通过防溢流框架进行防护,从而防止从泵管泵至漏斗本体的混凝土搅拌物外溢而浪费。通过设置支撑管对漏斗连接管进行承托,不仅使得漏斗支撑管无法坠落以保证其安全,而且使得漏斗连接管能够沿高度方向窜动,当引流管需要依托外界进行承托以避免漏斗连接管载荷过度,且引流管遇到轴向产生结构干涉现象时,利用漏斗连接管的轴向窜动进行调节,从而避免结构干涉现象。通过连接座与漏斗连接管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漏斗连接管能够通过连接座的第一连接法兰与节段管的第二连接法兰进行连接,从而强化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设置定位环快速定位、快速安装,同时还可以防止混凝土搅拌物嵌入缝隙处(例如两根节段管之间)而影响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而且,基于引流管的各节段管以拼接的方式连接,随着混凝土搅拌物的填充和堆高,可以根据需要顺序拆卸最底部的节段管,从而调节引流管的出口,该调节方式不仅安全,而且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而且,基于漏斗连接管连接可靠,且引流管与漏斗连接管之间连接也可靠,以及相邻节段管之间连接也可靠,因而保证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4为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图2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图2的D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7为图1的另一视角图。
[0029]图中:1、转送漏斗;11、防溢流框架;111、竖直侧板;12、漏斗本体;121、倾斜侧板;13、支撑管;14、环形支撑座;15、强化块;151、吊挂孔;16、加强长方框;2、托架;21、竖直支撑杆;3、漏斗连接管;31、管体;311、外螺纹;312、第一环形定位凹槽;32、被承托环;4、连接座;41、内螺纹;42、第一连接法兰;421、第一竖直紧固通孔;5、引流管;51、节段管;52、第二连接法兰;521、第二竖直紧固通孔;53、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给大尺寸承台灌注混凝土搅拌物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送漏斗(1)、托架(2)、漏斗连接管(3)、连接座(4)和引流管(5);所述转送漏斗(1)包括由四块竖直侧板(111)首尾固定连接而形成的防溢流框架(11),所述转送漏斗(1)还包括由四块倾斜侧板(121)首尾固定连接而形成的漏斗本体(12),所述漏斗本体(12)位于所述防溢流框架(11)的正下方,各块所述倾斜侧板(121)与各块所述竖直侧板(111)一一对应地固定连接;所述转送漏斗(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漏斗本体(12)的底部出口的支撑管(13),所述支撑管(13)的底部设有沿所述支撑管(13)的径向由外向内凸起的环形支撑座(14);所述托架(2)包括四根竖直支撑杆(21),各根所述竖直支撑杆(2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在两块所述竖直侧板(111)的交界处,所述竖直支撑杆(21)沿重力方向延伸;所述漏斗连接管(3)的管体(31)的口径小于所述环形支撑座(14)的内径,以使所述管体(31)的底部能够从所述漏斗本体(12)内向上向下穿过所述环形支撑座(14);所述漏斗连接管(3)的顶部为与所述管体(31)固定连接并沿所述管体(31)的径向由内向外凸起而形成的被承托环(32),所述被承托环(32)的外径大于所述环形支撑座(14)的内径,所述被承托环(32)与所述支撑管(13)的内壁抵接并能够沿所述支撑管(13)的轴向相对滑动;所述管体(31)的底部设有外螺纹(311),所述连接座(4)设有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设有内螺纹(41),所述外螺纹(311)与所述内螺纹(4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4)设有第一连接法兰(42),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2)设有第一竖直紧固通孔(421);所述引流管(5)包括多根节段管(51);所述节段管(51)的顶部沿自身径向凸起而形成第二连接法兰(52),所述第二连接法兰(52)设有第二竖直紧固通孔(521);所述节段管(51)的的底部沿自身径向凸起而形成第三连接法兰(53),所述第三连接法兰(53)设有第三竖直紧固通孔(531);多根所述节段管(51)沿重力方向依序首尾连接,位于所述引流管(5)最顶部的节段管(51)的所述第二连接法兰(52)与所述第一连接法兰(42)之间连接有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竖直紧固通孔(42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竖直紧固通孔(521)的第一螺栓;相邻两根所述节段管(51)中位于顶部的所述节段管(51)的第三连接法兰(53)与位于底部的所述节段管(51)的第二连接法兰(52)之间连接有穿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奇才张玉涛吴玉贤赵云兴文洁平杨欢陈昌椹段淑红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