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53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转轴上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连通,蒸汽发生器用于为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供气以驱动转轴转动;辅汽联箱,辅汽联箱通过蒸汽管路可为中压缸和低压缸供汽。通过辅汽联箱向中压缸和低压缸进行供汽,当汽轮机组长期处于的少汽无功运行和空转的状态时,此时由于鼓风效应,汽缸尾部由于鼓风摩擦损失产生热量,从而导致气缸尾部温度升高,辅汽联箱内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路输送至中压缸和低压缸,蒸汽带走中压缸和低压缸因为鼓风造成的摩擦热量,有效防止了中压缸和低压缸的尾部超温。和低压缸的尾部超温。和低压缸的尾部超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空转是指发电机按额定转速运转而不加励磁,即不带负荷自转,并网后也可以空转。一般在系统不需要那么多的负荷,或者是系统频率不稳定时根据调度要求短时间进行空载运行。空载运行是一种机组的备用状态。
[0003]少汽无功运行一般是在夜间及电网负荷低谷时将机组负荷减至零,但不与电网解列,吸收少量电网功率,使机组仍处于额定转速旋转热备用的无功状态。
[0004]汽轮机组处于空转还是少汽无功运行,均是在汽轮机额定转速下运行,且所带负荷很低甚至为零。由于转子仍在高速旋转,汽缸尾部由于鼓风摩擦损失产生大量热量,会导致汽缸尾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组在空转和少汽无功运行下气缸末级超温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及工作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转轴上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高压缸、所述中压缸和所述低压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用于为所述高压缸、所述中压缸和所述低压缸供气以驱动所述转轴转动;辅汽联箱,所述辅汽联箱通过蒸汽管路为所述中压缸和所述低压缸供汽。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还包括凝汽器,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蒸汽出口端通过主蒸汽管路与所述高压缸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高压缸的蒸汽出口端通过再加热蒸汽管路与所述中压缸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中压缸的蒸汽出口端通过末蒸汽管路与所述低压缸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低压缸的蒸汽出口端通过凝汽管路与所述凝汽器连通。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部分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内,所述高压缸的蒸汽出口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一逆止阀。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与所述凝汽器之间连通有第一凝汽管路,所述第一凝汽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还包括与所述凝汽器连接的临机热井管道,所述临机热井管道用于收集所述凝汽器内的凝结水。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还包括回热加热器,所述回热加热器通过抽汽管路与所述中压缸连通,所述抽汽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压缸的次末级位置,所述抽汽管路上设有第二逆止阀。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汽管路包括第一蒸汽管路,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与所述抽汽管路连通,所述第一蒸汽管路和所述抽汽管路连通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逆止阀和所述中压缸之间,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一蒸汽管路与所述第二逆止阀之间设有第三阀门。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蒸汽管路还包括第二蒸汽管路,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与所述末蒸汽管路上连通,所述第二蒸汽管路上设有第四阀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轴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电网电连接,所述发电机在发电运行状态下向电网输送电能、并在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状态下消耗电网的电能。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当所述汽轮机组为300MW等级的汽轮机组时,所述辅汽联箱供给所述中压缸的蒸汽量为1-3t/h,供给所述低压缸的蒸汽量约18-22t/h;当所述汽轮机组为600MW等级的汽轮机组时,所述辅汽联箱供给所述中压缸的蒸汽量为3-5t/h,供给所述低压缸的蒸汽量约36-44t/h。
[00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沿转轴的中心轴线方向依次分布,蒸汽发生器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发生器与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连通,蒸汽依次进入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中,蒸汽带动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的叶片转动,从而带动转轴旋转,即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转动驱动发电机运行,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通过辅汽联箱向中压缸和低压缸进行供汽,当汽轮机组长期处于的少汽无功运行和空转的状态时,此时由于鼓风效应,汽缸尾部由于鼓风摩擦损失,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导致气缸尾部温度升高,进而影响汽轮机组的使用寿命及工作质量。辅汽联箱内的蒸汽通过蒸汽管路输送至中压缸和低压缸,蒸汽带走中压缸和低压缸因为鼓风造成的摩擦热量,有效防止了中压缸和低压缸的尾部超温。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当蒸汽发生器停止工作时,还可以通过辅汽联箱进行供汽,不仅解决了中压缸和低压缸的超温问题,还可以实现汽轮机组处于停炉不停机的热备用状态,提高汽轮机组的灵活性。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当汽轮机组长期处于少汽无功运行和空转的状态时,与转轴连接的发电机与电网并联,通过电网电量驱动汽轮机组转动,发电机变为电动机模式,向电网供给大量无功,解决用电低谷无功欠缺导致的电压升高,维持电网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的汽轮机组运行系统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转轴;2、高压缸;3、中压缸;4、低压缸;5、蒸汽发生器;6、辅汽联箱;7、凝汽器;8、发电机;9、主蒸汽管路;10、再加热蒸汽管路;11、末蒸汽管路;12、第一逆止
阀;13、第二逆止阀;14、第一阀门;15、第二阀门;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第一凝汽管路;19、第一蒸汽管路;20、第二蒸汽管路;21、临机热井管道;22、回热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转轴(1)上的高压缸(2)、中压缸(3)和低压缸(4);蒸汽发生器(5),所述蒸汽发生器(5)与所述高压缸(2)、所述中压缸(3)和所述低压缸(4)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5)用于为所述高压缸(2)、所述中压缸(3)和所述低压缸(4)供气以驱动所述转轴(1)转动;辅汽联箱(6),所述辅汽联箱(6)通过蒸汽管路为所述中压缸(3)和所述低压缸(4)供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凝汽器(7),所述蒸汽发生器(5)的蒸汽出口端通过主蒸汽管路(9)与所述高压缸(2)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高压缸(2)的蒸汽出口端通过再加热蒸汽管路(10)与所述中压缸(3)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中压缸(3)的蒸汽出口端通过末蒸汽管路(11)与所述低压缸(4)的蒸汽进口端连通,所述低压缸(4)的蒸汽出口端通过凝汽管路与所述凝汽器(7)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10)部分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器(5)内,所述高压缸(2)的蒸汽出口端与所述蒸汽发生器(5)之间的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10)上设有第一逆止阀(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加热蒸汽管路(10)与所述凝汽器(7)之间连通有第一凝汽管路(18),所述第一凝汽管路(18)上设有第一阀门(1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空转或少汽无功运行的汽轮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凝汽器(7)连接的临机热井管道(21),所述临机热井管道(21)用于收集所述凝汽器(7)内的凝结水。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朝囡许朋江居文平王妍颜世刚陈锋曹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玉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