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943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包括集雾器连接的筛雾收集器,所述集雾器包括安装在分布管和集雾管之间的若干根散热弯管,所述散热弯管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上转弯和下转弯,所述下转弯通过流液管与收液管连接,所述收液管的通过导液管与安装有排液管的集液管连接,所述集雾管与筛雾收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成本,回收效率高,利用了自然结露原理,利用了实验室设备要求的环境自然降温。求的环境自然降温。求的环境自然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盐雾试验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盐雾试验是金属器件、金属材料在有氧气、恒定氯化钠浓度、恒定湿度及恒定温度的试验区域内,引起器件、金属材料腐蚀和生锈,导致金属材料表面严重锈蚀现象。盐雾试验的对象主要是经特殊工艺处理的金属器件或金属材料,通过评价标准来考察产品的抗腐蚀性能。
[0003]现有的盐雾处理技术通常盐雾试验设备自身的压力,直接将盐雾试验产生的废盐雾和气体排到试验外部环境中。如果外部排放环境是室内,那么这种排放方式就会腐蚀室内的其他物品,必要时要订做塑料密封隔断,还得通过排风管路外排;如果直接外排到室外空气中,对人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0004]还有一种工艺装置是通过精确控制、活性炭、氧化铝、喷淋和过滤等复杂的高运行成本的回收装置。还有一种是用水雾进进行吸收,例如公开号为CN206114495U的中国使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盐雾试验废气回收装置废气通过排气口进入盐雾回收箱,空气压缩器的出气口所排出的气体在雾化喷嘴处形成负压,在大气压作用下,将储水箱的水吸进管道,压缩空气和自来水在雾化喷嘴混合并且雾化成液滴,向下沉降,与上升的废气充分接触,使废气溶于液滴中,雾气被液滴吸收落入盐雾回收箱下部,然后经过管道排入液体过滤池进行中和,然后将沉淀物过滤,最后到达标准后排出。该方法同样耗能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包括集雾器连接的筛雾收集器,所述集雾器包括安装在分布管和集雾管之间的若干根散热弯管,所述散热弯管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上转弯和下转弯,所述下转弯通过流液管与收液管连接,所述收液管的通过导液管与安装有排液管的集液管连接,所述集雾管与筛雾收集器连接。
[0008]所述筛雾收集器包括安装有筛网的箱体,所述箱体的第一端安装有入口,第二端安装有出口;所述筛网位于入口和出口之间。
[0009]所述箱体的第一端还安装有U型排液管。
[0010]所述箱体安装在收集器支座上。
[0011]所述筛网的目数为5000目

20000目。
[0012]所述收液管上还安装有放液管。
[0013]所述流液管的高度高于导液管的高度。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结构简单,运行成本低,回收效率高,利用了自然结露原理,利用了实验室设备要求的环境自然降温,利用了液面高度差密封盐雾外泄,利用了增大空气间接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利用雾滴粒径与空气粒径差筛除雾滴,利用过滤筛网的荷叶原理进行自清洁过滤筛网,利用了重力自溢流保证工艺连续不间断运行。
[0016]分布管将较大管径中的盐雾均匀地分布给1

20组管径小的散热弯管; 1

20组散热弯管成倍地增加换热面积;利用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使液滴逐渐变大凝结,更易于收集;利用液体高度差自然收集液体,同时达到密封盐雾防止泄露的目的;降温后的盐雾汇集并进入筛雾收集器,利用盐雾的粒径(1

5μm)与空气的粒径(0.1

0.2nm)之间的差值,将盐雾与空气充分分离。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附图1集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集雾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0]附图3为集雾器的侧视示意图。
[0021]附图4为筛雾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分布管,2

上转弯,3

下转弯,4

集雾管,5

排液管,6

集液管,7

导液管,8

支座,9

散热弯管,10

放液管,11

收液管,12

流液管,13

出口,14

入口,15

U型排液管,16

箱体,17

筛网,18

收集器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4]本技术中所述的“前”、“后”、“内”、“外”等描述方向关系的词语仅为了实施例的描述方便,不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螺接、卡接、过盈配合、一体成型。
[0025]附图1至附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包括与集雾器连接的筛雾收集器。
[0026]集雾器的结构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包括分布管1和集雾管4,在分布管1和集雾管4之间安装有若干根散热弯管9,散热弯管9为蛇形,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上转弯2和下转弯3,下转弯3通过流液管12与收液管11连接,收液管11的通过导液管7与集液管6连接,集液管6上安装有排液管5。收液管11上还安装有放液管10,放液管10上安装有开关阀。收液管11固定安装在支座8上。
[0027]筛雾收集器包括固定安装在收集器支座18上的箱体16,箱体16的第一端安装有入口14,第二端安装有出口13,箱体16内部安装有筛网17,该筛网17位于入口14和出口13之间,在箱体16的第一端还安装有U型排液管15。
[0028]本实施例中的管材优选PP材质、PVC材质,筛网选用尼龙材质,其次是导热效率高
的铜材质。
[0029]集雾器的长度介于800mm

2000mm之间;集雾器的宽度介于100mm

500mm之间;集雾器的支座8介于200mm

500mm;集雾器的支座8可以是两个长条形也可以是四个立柱;集雾器的上转弯2、下转弯3、排液管5、导液管7、散热弯管9、放液管10、收液管11、流液管12均是相同管径的,外径是5 mm
ꢀ‑
15mm,厚度是0.3 mm
ꢀ‑
5mm;集雾器的分布管1、集雾管4、集液管6均是相同管径的,外径是50
±
10mm,厚度是0.5mm
ꢀ‑
5mm;流液管12的高度高于导液管7的高度,流液管12的高度介于10mm
ꢀ‑
250mm,导液管7的高度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雾器连接的筛雾收集器,所述集雾器包括安装在分布管(1)和集雾管(4)之间的若干根散热弯管(9),所述散热弯管(9)包括若干个相互间隔的上转弯(2)和下转弯(3),所述下转弯(3)通过流液管(12)与收液管(11)连接,所述收液管(11)的通过导液管(7)与安装有排液管(5)的集液管(6)连接,所述集雾管(4)与筛雾收集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雾试验中盐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雾收集器包括安装有筛网(17)的箱体(16),所述箱体(16)的第一端安装有入口(14),第二端安装有出口(13);所述筛网(17)位于入口(14)和出口(1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峰益胜光张占雄李新明马金川刘建高瑞丁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美达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