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34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骨料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目前的建筑垃圾利用比较低,大量的建筑垃圾堆积给我国经济、环境发展及居民生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在通过骨料制备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不仅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还可以减轻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比较简单,易操作。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所述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骨料80

100份、水泥40

55份、水30

45份、发泡剂15

30份、稳泡剂5

8份、矿粉7

9份、减水剂7

10份,所述再生骨料为整形后的废弃混凝土颗粒。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把废弃混凝土清理干净后,进行钢筋切割,除去钢筋和各种杂质,再通过破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8

12mm的骨料毛坯,然后在把骨料毛坯放入到石料整形机进行整形得到骨料;步骤二:将骨料、水泥加入到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再加上水和减水剂开始搅拌,搅拌成水泥浆,同时把发泡剂稀释放入到水泥发泡机内进行发泡,并放入稳泡剂,通过调节发泡机控制泡沫的质量;步骤三:在搅拌机中的水泥浆内加上矿粉和步骤二中制成的泡沫,进行搅拌,制成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的搅拌转速为500r/min,时间为20min。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速度为750r/min,时间为35min。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水泥为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中的至少一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破碎机包括底板、支撑脚、破碎箱、固定板、通孔、破碎组件、粉碎组件、降尘组件、下料孔、第一斜板、挡板和加强杆,所述底板的底端外壁四角上
焊接有支撑脚,所述底板的顶端外壁上固定有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破碎组件,所述破碎组件的内壁上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破碎箱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降尘组件;所述破碎组件包括支撑耳、第一转轴、凸轮、第一破碎板、第二破碎板、第一连杆、双头电机、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同步轮、破碎刀和弹簧,所述破碎箱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破碎箱位于通孔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支撑耳,所述支撑耳的贯穿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支撑耳两侧的两端上均固定有凸轮,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对应凸轮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板,且凸轮的外壁与第一破碎板的底端外壁贴合,所述通孔位于第一破碎板上方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破碎板,所述凸轮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第二破碎板的外壁,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支撑耳和凸轮之间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的外壁上套接有同步带,所述固定板位于支撑耳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上均套接有第一同步轮,且同步带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一同步轮的外壁,所述第一破碎板和第二破碎板的外壁上均固定有多个破碎刀,所述固定板位于双头电机一侧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多个弹簧,且弹簧的顶端固定于第一破碎板的底端外壁,所述第一破碎板的两侧上均焊接有挡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粉碎辊、粉碎刀、第一齿轮、旋转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电机架和第二斜板,所述破碎箱位于固定板下方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套接有粉碎辊,所述粉碎辊的外壁上固定有多个粉碎刀,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破碎箱外部的一端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破碎箱位于第一齿轮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的外壁上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上对应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套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破碎箱位于第二齿轮一侧的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破碎箱位于粉碎辊上方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二斜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尘组件包括水箱、水泵、输送管、灌水管、集水盒和雾化喷头,所述破碎箱的另一侧上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端外壁上安装有水泵,且水泵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所述水泵出水口的一侧上连接有输送管,所述破碎箱的顶端内壁上焊接有集水盒,且输送管的另一端于集水盒连通,所述集水盒的底端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且雾化喷头与集水盒连通,所述水箱的一侧上贯通焊接有灌水管,且灌水管的一端上旋接有密封盖。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箱位于粉碎辊下方的一侧上贯通开设有下料孔,所述粉碎辊的内壁上对应下料孔焊接有第一斜板,且第一斜板的一侧穿过下料孔内。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外壁上焊接有两个加强杆,且加强杆的底端焊接于破碎箱的外壁。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在通过骨料制备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不仅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还可以减轻混凝土废弃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比较简单,易操作;在制备过程中用到的破碎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置的破碎组件,通过支撑耳、第一转轴、凸轮、第一破碎板、第二
破碎板、第一连杆、双头电机、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同步轮、破碎刀和弹簧的配合,便于对废弃的混凝土进行初步破碎,破碎效果好,便于后续的粉碎工作,通过设置的粉碎组件,通过第二转轴、粉碎辊、粉碎刀、第一齿轮、旋转电机、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电机架和第二斜板的配合,便于对破碎后的混凝土进行粉碎,粉碎效果好,便于制作骨料,比较完善,设置的降尘组件,通过水箱、水泵、输送管、灌水管、集水盒和雾化喷头的配合,便于对粉碎的混凝土进行降尘,防止灰尘扩散污染环境和被工作人员吸入,值得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破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破碎组件的侧视剖视图;图中:1、底板;2、支撑脚;3、破碎箱;4、固定板;5、通孔;6、破碎组件;7、粉碎组件;8、降尘组件;9、下料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由以下重量的原料制成:骨料80

100份、水泥40

55份、水30

45份、发泡剂15

30份、稳泡剂5

8份、矿粉7

9份、减水剂7

10份,所述再生骨料为整形后的废弃混凝土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步骤包括:步骤一:把废弃混凝土清理干净后,进行钢筋切割,除去钢筋和各种杂质,再通过破碎机进行粉碎,粉碎成直径为8

12mm的骨料毛坯,然后在把骨料毛坯放入到石料整形机进行整形得到骨料;步骤二:将骨料、水泥加入到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再加上水和减水剂开始搅拌,搅拌成水泥浆,同时把发泡剂稀释放入到水泥发泡机内进行发泡,并放入稳泡剂,通过调节发泡机控制泡沫的质量;步骤三:在搅拌机中的水泥浆内加上矿粉和步骤二中制成的泡沫,进行搅拌,制成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搅拌转速为500r/min,时间为20min。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搅拌速度为750r/min,时间为35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泥为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发泡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破碎机包括底板(1)、支撑脚(2)、破碎箱(3)、固定板(4)、通孔(5)、破碎组件(6)、粉碎组件(7)、降尘组件(8)、下料孔(9)、第一斜板(10)、挡板(11)和加强杆(12),所述底板(1)的底端外壁四角上焊接有支撑脚(2),所述底板(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有破碎箱(3),所述破碎箱(3)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破碎组件(6),所述破碎组件(6)的内壁上设置有粉碎组件(7),所述破碎箱(3)的顶端外壁上设置有降尘组件(8);所述破碎组件(6)包括支撑耳(61)、第一转轴(62)、凸轮(63)、第一破碎板(64)、第二破碎板(65)、第一连杆(66)、双头电机(67)、第一同步轮(68)、同步带(69)、第二同步轮(610)、破碎刀(611)和弹簧(612),所述破碎箱(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通孔(5),所述破碎箱(3)位于通孔(5)下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顶端外壁上焊接有支撑耳(61),所述支撑耳(61)的贯穿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62),所述第一转轴(62)位于支撑耳(61)两侧的两端上均固定有凸轮(63),所述通孔(5)的内壁上对应凸轮(63)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板(64),且凸轮(63)的外壁与第一破碎板(64)的底端外壁贴合,所述通孔(5)位于第一破碎板(64)上方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破碎板(65),所述凸轮(63)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66),且第一连杆(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荣耀陈德成胡勇温国俊王凌涛樊治国孙艳彬刘瑞宁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