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汽保温管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与保持架的焊接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保温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蒸汽保温管由从内至外工作内管、保温棉层和外套管构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保温棉层是柔性结构,为了避免保温棉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局部挤压,工作内管与外套管要始终保持同轴心的状态,现有的一种常见做法是将工作内管和外套管的端部通过焊接支撑杆进行一体化焊接,如图1所示,从而使工作内管和外套管由分离结构变为一体结构;由于蒸汽保温管在工作过程中,内管与外管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差,导致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热膨胀不同步,造成如图1所示的焊接支撑杆存在绷断的风险,现有的其他结构也存在类似问题。
[0003]本申请文件针对此问题设计出既能稳定保持工作内管与外套管之间的同轴心状态,又能克服工作内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热膨胀不同步造成的连接件绷断的问题;同时对本方案设计出的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的焊接工艺要求比较特殊(详见说明书),其针对这种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的焊接系统也需要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蒸汽保温管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包括蒸汽保温管(5),所述蒸汽保温管(5)由从内至外同轴心的工作内管(5c)、保温棉层(2b)和外套管(5a)构成,且工作内管(5c)的两端均长于外套管(5a)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5a)的两端均设置有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所述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在发生弹性形变之前为正三边形金属框架结构,且所述工作内管(5c)的端部外轮廓内切于所述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的围合范围内,且所述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的三边形金属框架的三个顶点(17)在外套管(5a)的管轮廓的围合范围外;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朝围合范围内发生弹性形变之后,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的三个顶点(17)朝逐渐靠近外套管(5a)轴线的方向运动到与外套管(5a)的端部轮廓(5aa)重合,且三个顶点(17)与外套管(5a)的端部轮廓(5aa)通过焊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发生弹性形变之前的所述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的各直线边(16)的中部均套有弹性顶压套体(26);且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的各直线边(16)上套的弹性顶压套体(26)贴合所述工作内管(5c)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将发生弹性形变之前的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上的任意弹性顶压套体(26)与顶点(17)之间的一段直线边(16)记为待弹性形变段(16a);所述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上共有六段所述待弹性形变段(16a);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发生朝围合范围内的弹性形变后,六段所述待弹性形变段(16a)均朝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100)内侧弹性形变弯曲,且三个顶点(17)运与外套管(5a)的端部轮廓(5aa)重合,三个顶点(17)与外套管(5a)的端部轮廓(5aa)焊接,使六段所述待弹性形变段(16a)变为六段弧形弹性形变段(16aa),使工作内管(5c)的端部在三个弹性顶压套体(26)的共同约束下与外套管(5a)保持持续的同轴心状态,且三个弹性顶压套体(26)靠近工作内管(5c)的一侧均受到弹性挤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保温管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其特征在于:弹性顶压套体(26)为橡胶或硅胶材质。5.内外管同轴心保持架的焊接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形承托单元(4),蒸汽保温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建平,顾佳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宇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