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及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4919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和发电系统,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包括光热系统、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汽发生装置、汽轮机和回热系统。光热系统具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吸热侧入口、第一吸热侧出口、第一放热侧入口和第一放热侧出口,第一放热侧入口与第一介质出口相连;蒸汽发生装置具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蒸汽出口;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压缸,高压缸具有高压蒸汽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高压蒸汽入口与第一蒸汽出口相连,高压蒸汽出口与第一吸热侧入口相连;中压缸具有中压蒸汽入口和中压蒸汽出口,中压蒸汽入口与第一吸热侧出口相连。该汽轮机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能耗少以及环保的优点。能耗少以及环保的优点。能耗少以及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及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轮机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及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的主要设备之一。相关技术中的汽轮机发电系统利用汽轮机做功进而推动发动机发电,汽轮机发电系统通常采用煤炭作为燃料进行发电,导致汽轮机发电系统的污染物排放较多且发电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汽轮机系统,该汽轮机系统具有使用成本低、能耗少以及环保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包括光热系统、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蒸汽发生装置、汽轮机和回热系统。
[0006]所述光热系统具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
[0007]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吸热侧入口、第一吸热侧出口、第一放热侧入口和第一放热侧出口,所述第一放热侧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
[0008]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吸热侧入口、第二吸热侧出口、第二放热侧入口和第二放热侧出口,所述第二放热侧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放热侧入口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出口相连;
[0009]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蒸汽出口;
[0010]所述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压缸,所述高压缸具有高压蒸汽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所述高压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相连,所述高压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一吸热侧入口相连;
[0011]所述中压缸具有中压蒸汽入口和中压蒸汽出口,所述中压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吸热侧出口相连;
[0012]所述回热系统包括高加系统,所述高加系统具有第一高加通道,所述第一高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中压缸相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吸热侧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吸热侧出口相连。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通过利用光热系统一方面代替蒸汽发生装置加热冷再热蒸汽,使蒸汽发生装置所需要消耗的燃料大大的减少;另一方面,利用光热系统对进入蒸汽发生装置内的液态水进行升温,进一步减少了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所需要消耗的燃料。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减少了蒸汽发生装置消耗
的燃料量,节约了成本,而且还减少了燃烧燃料所产生污染物的排放。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进一步包括:
[0016]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入口相连;
[0017]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热侧出口相连;
[0018]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出口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热侧入口相连。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进一步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
[0020]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出口和第二换热进出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三换热进出口和第四换热进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进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进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
[0021]第一介质罐,所述第一介质罐具有第一介质进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进出口相连;
[0022]第二介质罐,所述第二介质罐具有第二介质进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进出口相连。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进一步包括低压缸,所述低压缸具有低压蒸汽入口和低压蒸汽出口,所述中压蒸汽出口与所述低压蒸汽入口相连。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进一步包括冷凝装置和除氧器,所述冷凝装置具有第一冷凝入口和第一冷凝出口,所述除氧器具有第一除氧入口和第一除氧出口,所述第一冷凝入口与所述低压蒸汽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出口与所述第一除氧入口相连,所述第一除氧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热系统还包括低加系统,
[0026]所述第一高加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除氧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
[0027]所述除氧器还具有第二除氧入口,所述高加系统还具有第二高加通道,所述第二高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除氧入口相连,所述第二高加通道另一端与所述高压缸和所述中压缸中的至少一者相连;
[0028]所述低加系统具有第一低加通道,所述第一低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出口相连,所述第一低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除氧入口相连;
[0029]所述冷凝装置还具有第二冷凝入口,所述低加系统还具有第二低加通道,所述第二低加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入口相连,所述第二低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缸相连。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加系统包括:
[0031]第一高加装置,所述第一高加装置具有第一高加管路,所述第一高加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除氧出口相连;
[0032]第二高加装置,所述第二高加装置具有第二高加管路,所述第二高加管路的一端
与所述第一高加管路的另一端相连;
[0033]第三高加装置,所述第三高加装置具有第三高加管路,所述第三高加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高加管路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三高加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高加管路的腔室、所述第二高加管路的腔室和所述第三高加管路的腔室依次连通以形成所述第一高加通道;
[0034]所述第一高加装置还具有第一高加蒸汽入口和第一高加蒸汽出口,所述第一高加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除氧入口相连,
[0035]所述第二高加装置还具有第二高加蒸汽入口和第二高加蒸汽出口,所述第二高加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一高加蒸汽入口相连,
[0036]所述第三高加装置还具有第三高加蒸汽入口和第三高加蒸汽出口,所述第三高加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二高加蒸汽入口相连,所述第三高加蒸汽入口与所述高压缸和所述中压缸中的一者相连,
[0037]所述第二高加装置还具有第四高加蒸汽入口,所述第四高加蒸汽入口与所述高压缸和所述中压缸中的一者相连;
[0038]所述第一高加装置还具有第五高加蒸汽入口,所述第五高加蒸汽入口与所述高压缸和所述中压缸中的一者相连。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加系统包括:
[0040]第一低加装置,所述第一低加装置具有第一低加管路,所述第一低加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出口相连;
[0041]第二低加装置,所述第二低加装置具有第二低加管路,所述第二低加管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热系统,所述光热系统具有第一介质进口和第一介质出口;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吸热侧入口、第一吸热侧出口、第一放热侧入口和第一放热侧出口,所述第一放热侧入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吸热侧入口、第二吸热侧出口、第二放热侧入口和第二放热侧出口,所述第二放热侧出口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放热侧入口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出口相连;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蒸汽出口;汽轮机,所述汽轮机包括高压缸和中压缸,所述高压缸具有高压蒸汽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所述高压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蒸汽出口相连,所述高压蒸汽出口与所述第一吸热侧入口相连;所述中压缸具有中压蒸汽入口和中压蒸汽出口,所述中压蒸汽入口与所述第一吸热侧出口相连;回热系统,所述回热系统包括高加系统,所述高加系统具有第一高加通道,所述第一高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中压缸相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吸热侧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吸热侧出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相连,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入口相连;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入口相连,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热侧出口相连;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热侧出口相连,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热侧入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储能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换热进出口和第二换热进出口,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具有第三换热进出口和第四换热进出口,所述第一换热进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相连,所述第二换热进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相连;第一介质罐,所述第一介质罐具有第一介质进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进出口相连;第二介质罐,所述第二介质罐具有第二介质进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出口与所述第四换热进出口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低压缸,所述低压缸具有低压蒸汽入口和低压蒸汽出口,所述中压蒸汽出口与所述低压蒸汽入口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冷凝装置和除氧器,所述冷凝装置具有第一冷凝入口和第一冷凝出口,所述除氧器具有第一
除氧入口和第一除氧出口,所述第一冷凝入口与所述低压蒸汽出口相连,所述第一冷凝出口与所述第一除氧入口相连,所述第一除氧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罐储热式光煤互补汽轮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系统还包括低加系统,所述第一高加通道一端与所述第一除氧出口相连,所述第一高加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所述除氧器还具有第二除氧入口,所述高加系统还具有第二高加通道,所述第二高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除氧入口相连,所述第二高加通道另一端与所述高压缸和所述中压缸中的至少一者相连;所述低加系统具有第一低加通道,所述第一低加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凝出口相连,所述第一低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除氧入口相连;所述冷凝装置还具有第二冷凝入口,所述低加系统还具有第二低加通道,所述第二低加通道的一端与第二冷凝入口相连,所述第二低加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缸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罐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鹤涛杨庆川李海斌黎明禹振国黄思源钟小雁万杲叶兆青袁啸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