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919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所述安装工具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基础,安装基础包括安装架和底座,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安装架的结构为方柱形,安装架包括基准面、第一侧面和顶面,底座包括底面,基准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底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基准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基准面与底面的垂直度小于0.05mm,顶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顶面与底面的平行度,以及,与基准面的垂直度均小于0.05mm,第一侧面与基准面相邻,且两个安装基础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能够替代大型轧机机架,避免长时间占用关键资源,降低装配成本,并节省装配周期。并节省装配周期。并节省装配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冷轧机是生产冷轧带钢的关键设备,十八辊轧机是常用的冷轧机之一。十八辊轧机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其后期的安装、检验过程十分复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安装方案包括:在轧机立装后进行机上逐层安装检验,但是这种方案对大型装配场地以及重型天车等关键资源占用严重,容易影响制造车间的生产节奏;另一种是制作基础方箱,将缸块、边部支撑等核心部件逐层安装到基础上,并使用机床监测精度,但是这种方案对大型数控镗床占用时间较长,安装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保证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安装质量的同时,便于降低安装成本,减少安装周期的安装工具。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基础,所述安装基础包括安装架和底座,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安装架的结构为方柱形,所述安装架包括基准面、第一侧面和顶面,所述底座包括底面,所述基准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十八辊轧机的固定块,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固定板;
[0005]其中,所述底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所述基准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所述基准面与所述底面的垂直度小于0.05mm,所述顶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的平行度小于0.05mm,所述顶面与所述基准面的垂直度小于0.05mm,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基准面相邻,且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0006]优选的,该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还包括测量平尺,所述测量平尺包括主体以及位于所述主体两端的端块。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使安装基础的基准面具有良好的平面度,且基准面与顶面和底面具有良好的垂直度,能够便于完成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装配过程中零部件的固定、精度的检测和精度的调整,通过相邻设置的基准面和第一侧面,且基准面和第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块和固定板、固定梁安装孔,分别实现固定块和固定板、固定梁的安装,再对精度进行检测和调整后,在固定块、固定板的基础上完成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从而实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整体的安装过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能够替代大型轧机机架,并能够保证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安装过程的精度,避免长时间占用关键资源,降低装配成本,并节省装配周期。
[000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将两个如上所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的的安装基础平行摆放,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基准面和顶面分别共面,并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第一侧面相对设置,调整两个所述安装基础之间的间距;
[0010]步骤S2、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所述基准面上,调整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安装精度;
[0011]步骤S3、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依次安装第一下部移动块和第一上部移动块,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依次安装第二下部移动块和第二上部移动块,在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上安装下固定臂;
[0012]步骤S4、在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第一侧面上安装固定板、所述固定梁和横移梁;
[0013]步骤S5、调整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的高度,并调整安装中间辊轴承座的轨道面的平行度;
[0014]步骤S6、在所述第一上部固定块和所述第二上部固定块上安装上固定臂,并将上边部支承辊系和下边部支承辊系分别与所述上固定臂、所述下固定臂连接,调整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和所述下边部支承辊系的安装精度;
[0015]步骤S7、重复所述步骤S1

步骤S6,完成所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另一侧的安装,然后将两侧组装,完成所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基准面和顶面分别共面,包括:
[0017]检测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共面情况,并检测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所述顶面之间的共面情况,根据检测情况调整两个所述安装基础的相对位置,直至所述基准面之间的共面以及所述顶面之间的共面的共面度均小于0.05mm。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述调整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安装精度,包括:
[0019]调整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基础之间的相对位置,直至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安装基础之间的第一间隙均小于0.05mm,且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中轨道面的共面度小于0.05mm。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S3包括:
[0021]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依次安装第一下部移动块和第一上部移动块,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依次安装第二下部移动块和第二上部移动块,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下方通过千斤顶支承,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之间的间距,以及,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之间的间距通过垫块进行调整,在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上安装所述下固定臂。
[0022]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4之后,在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0023]调整所述横移梁的安装精度。
[0024]优选的,所述调整所述横移梁的安装精度,包括:
[0025]将测量平尺与所述横移梁的滑板面把合,测量所述测量平尺与所述滑板面之间的第二间隙,并在所述横移梁处于被推出状态时,以及,所述横移梁处于顶紧状态时,测量所述测量平尺中端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的第三间隙,并测量所述测量平尺中另一端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之间的第四间隙,获取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四间隙的差值,根据所述第
二间隙、所述第三间隙与所述第四间隙的差值调整所述横移梁的安装精度。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S5包括:
[0027]调整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的高度,使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的下端面共面,上端面相互平行,使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和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的上端面共面,下端面相互平行。
[0028]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所述调整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和所述下边部支承辊系的安装精度,包括:
[0029]塞尺检测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中摆臂的弧形板与所述横移梁中每块衬板之间的第五间隙,检测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与所述下边部支承辊系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轨道面之间的第六间隙,并检测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与所述下边部支承辊系分别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轨道面之间的第七间隙,获取所述第六间隙和所述第七间隙的差值,根据所述第五间隙、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安装基础(500),所述安装基础(500)包括安装架和底座(520),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520)上,所述安装架的结构为方柱形,所述安装架包括基准面(511)、第一侧面(512)和顶面(513),所述底座(520)包括底面,所述基准面(5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十八辊轧机的固定块,所述第一侧面(51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所述十八辊轧机的固定板(210);其中,所述底面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所述基准面(511)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所述基准面(511)与所述底面的垂直度小于0.05mm,所述顶面(513)的整体平面度小于0.05mm,且所述顶面(513)与所述底面的平行度小于0.05mm,所述顶面(513)与所述基准面(511)的垂直度小于0.05mm,所述第一侧面(512)与所述基准面(511)相邻,且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所述第一侧面(512)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平尺(400),所述测量平尺(400)包括主体(410)以及位于所述主体(410)两端的端块。3.一种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两个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工具的安装基础(500)平行摆放,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基准面(511)和顶面(513)分别共面,并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第一侧面(512)相对设置,调整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之间的间距;步骤S2、将第一固定块(110)和第二固定块(120)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所述基准面(511)上,调整所述第一固定块(110)与所述第二固定块(120)的安装精度;步骤S3、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10)上依次安装第一下部移动块(112)和第一上部移动块(111),在所述第二固定块(120)上依次安装第二下部移动块(122)和第二上部移动块(121),在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112)和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122)上安装下固定臂(250);步骤S4、在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第一侧面(512)上安装固定板(210)、所述固定梁(220)和横移梁(230);步骤S5、调整所述第一下部移动块(112)、所述第二下部移动块(122)、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111)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121)的高度,并调整安装中间辊轴承座的轨道面的平行度;步骤S6、在所述第一上部移动块(111)和所述第二上部移动块(121)上安装上固定臂(240),并将上边部支承辊系和下边部支承辊系分别与所述上固定臂(240)、所述下固定臂(250)连接,调整所述上边部支承辊系和所述下边部支承辊系的安装精度;步骤S7、重复所述步骤S1

步骤S6,完成所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另一侧的安装,然后将两侧组装,完成所述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十八辊轧机核心部件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使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基准面(511)和顶面(513)分别共面,包括:检测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所述基准面(511)之间的共面情况,并检测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所述顶面(513)之间的共面情况,根据检测情况调整两个所述安装基础(50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刘桐柱户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