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914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预处理装置、内电解反应总成和分离装置,内电解反应总成包括初滤反应装置、复滤反应装置和过渡反应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内电解反应总成的立柱和设置于立柱中固定内电解反应总成的定位机构,立柱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内电解质总成转动的驱动总成和与内电解质反应总成连接的管路总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具有能够充分对废水进行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废水处理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制造业中很多的零件会使用到电镀的方式进行制造,在电镀时会产生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工业电镀废水,为实现工业水的零排放,需要对有重金属污染的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目前的重金属电镀废水处理普遍采用内电解法进行处理。
[0003]现有公告号为:CN2015347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铁炭内电解电镀废水处理机,包括:由至少两个相同的旋转反应筒叠加而成,各旋转反应筒通过连接管串联连接,旋转反应筒内固定装有两个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防滑条,大链轮套在旋转反应筒上,旋转反应筒下方两侧对称装有支撑筒体的扇形支承轮架,环绕大链轮的传动链条与可调速减速器的输出轴相连,旋转反应筒是玻璃钢反应筒。
[0004]上述电镀废水处理机虽然能够通过内电解反应装置进行电解处理废水,但是进入反应釜内的废水存在在反应釜内废水在电解反应时并不能充分的进行电解,并且还存在当不充分的电解导致产生重金属或其他杂质附着于反应釜内,导致在排出时容易出现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附着的重金属或其他杂质容易造成反应釜内杂质堆积影响电解反应的效率,在对电解反应装置进行清理时,需要通过往反应釜内添加清洗剂,但目前的装置在进行清洗时需要停机清洗,导致在清洗反应釜时不能够对污水进行实时处理,对此一种能够充分对废水进行处理的处理设备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及其工艺,具有能够充分对废水进行处理,实现污水零排放的效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预处理装置、内电解反应总成和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8]所述内电解反应总成包括初滤反应装置、复滤反应装置和过渡反应装置,所述初滤反应装置和复滤反应装置分别设置有两个;
[0009]还包括:
[0010]立柱,所述立柱与地面通过地锚连接固定,所述内电解反应总成设置于立柱上,所述过渡反应装置设置于立柱的中间位置,所述初滤反应装置和复滤反应装置分设于所述过渡反应装置上下两侧;
[0011]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于立柱上并用于对内电解反应总成定位;
[0012]驱动总成,所述驱动总成包括传动装置、联动装置和直驱装置,所述传动装置用于连接初滤反应装置并用于控制所述初滤反应装置同步转动,所述联动装置用于连接初滤反
应装置和复滤反应装置并用于控制所述初滤反应装置与复滤反应装置同步转动,所述直驱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过渡反应装置转动;
[0013]管路总成,所述管路总成与初滤反应装置、复滤反应装置和过渡反应装置之间分别通过动封头连接,所述管路总成包括进液管组、出液管组和清理液管组,所述进液管组连接预处理装置和内电解反应总成并用于输送废水至内电解反应总成中,所述出液管组连接分离装置和内电解反应总成并用于输送处理后的废水至分离装置中,所述清理液管组与内电解反应总成连接并用于提供清理液至内电解反应总成中,所述清理液管组还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对内电解反应总成清理后的清理液。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传动链,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立柱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初滤反应装置和复滤反应装置外壁分别连接有啮合齿圈,所述主动齿轮与靠近立柱底面一侧的初滤反应装置上啮合齿圈啮合,相邻所述初滤反应装置上的啮合齿圈之间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传动链与啮合齿圈啮合。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所述立柱的底面一侧初滤反应装置与靠近所述过渡反应装置一侧的复滤反应装置之间通过联动装置连接,靠近所述过渡反应装置一侧的初滤反应装置与远离过渡反应装置一侧的复滤反应装置之间通过联动装置连接;
[0016]所述联动装置包括行星轮组、行星轮架、联动齿座、联动机构和联动链,所述立柱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行星轮架连接,所述行星轮组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架内,所述行星轮组与所述啮合齿圈连接,所述联动齿座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架上,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组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所述联动链用于连接初滤反应装置和复滤反映装置,所述联动齿座背离行星轮架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所述联动链与所述联动齿座以及设置于复滤反应装置外的啮合齿圈啮合,所述联动链与所述传动链之间交错设置。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轮组包括行星齿轮和行星齿圈,所述行星齿圈套设于所述啮合齿圈外,所述行星齿轮设置为若干个,若干所述行星齿轮位于所述行星齿圈与啮合齿圈之间并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行星齿轮分别与行星齿圈和啮合齿圈啮合,所述行星齿圈背离行星齿轮的一侧与所述联动齿座抵触。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机构包括随动架、联动气缸和支撑件,所述随动架设置于所述联动齿座上并一端延伸至行星齿圈内,所述联动气缸设置于所述随动架延伸至行星齿圈内的一端,所述支撑件穿设于所述随动架上并一端与所述联动气缸的活塞杆同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上开设有支撑孔,所述联动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孔插设。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驱装置包括直驱电机、直驱齿轮和从动齿圈,所述直驱电机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直驱电机同轴固定连接直驱齿轮,所述从动齿圈设置于所述过渡反应装置外壁,所述直驱齿轮与所述从动齿圈啮合。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液管组包括初滤出液管、引导管、过渡管和导出管,所述初滤出液管与所述初滤反应装置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初滤出液管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离装置内,另一端连接有阀头,所述阀头连接引导管,所述引导管另一端与所述复滤反应装置的进液端连接,所述复滤反应装置的出液端与过渡反应装置的进液端之间通过过渡管连接,所述过渡反应装置的出液端与所述导出管一端连接,所述导出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
分离装置中,所述进液管组还与所述复滤反应装置与引导管连接的一端连接,所述阀头中还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初滤出液管和导出管内均设置有检测元件,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与检测元件通讯连接的处理器;
[0021]所述处理器内配置有检测模块、驱动控制模块和清理模块,所述检测元件检测到废水内污染物的浓度后生成浓度数据,所述检测模块内配置有调节阈值、清理阈值和调节策略,所述调节策略包括根据浓度数据与调节阈值和清理阈值比较,并根据比较后生成调节数据,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根据调节数据调节初滤反应装置、复滤反应装置和过渡反应装置的转动,所述清理模块根据调节数据控制对初滤反应装置、复滤反应装置和过渡反应装置的清理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策略具体为:
[0023]若浓度数据低于所述调节阈值时,所述传动装置控制所述初滤反应装置转动并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经过所述初滤反应装置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初滤出液管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包括预处理装置(1)、内电解反应总成(2)和分离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电解反应总成(2)包括初滤反应装置(21)、复滤反应装置(22)和过渡反应装置(23),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和复滤反应装置(22)分别设置有两个;还包括:立柱(4),所述立柱(4)与地面通过地锚连接固定,所述内电解反应总成(2)设置于立柱(4)上,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设置于立柱(4)的中间位置,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和复滤反应装置(22)分设于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上下两侧;定位机构(41),所述定位机构(41)设置于立柱(4)上并用于对内电解反应总成(2)定位;驱动总成(5),所述驱动总成(5)包括传动装置(6)、联动装置(7)和直驱装置(8),所述传动装置(6)用于连接初滤反应装置(21)并用于控制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同步转动,所述联动装置(7)用于连接初滤反应装置(21)和复滤反应装置(22)并用于控制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与复滤反应装置(22)同步转动,所述直驱装置(8)用于驱动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转动;管路总成(10),所述管路总成(10)与初滤反应装置(21)、复滤反应装置(22)和过渡反应装置(23)之间分别通过动封头(9)连接,所述管路总成(10)包括进液管组(101)、出液管组(102)和清理液管组(103),所述进液管组(101)连接预处理装置(1)和内电解反应总成(2)并用于输送废水至内电解反应总成(2)中,所述出液管组(102)连接分离装置(3)和内电解反应总成(2)并用于输送处理后的废水至分离装置(3)中,所述清理液管组(103)与内电解反应总成(2)连接并用于提供清理液至内电解反应总成(2)中,所述清理液管组(103)还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对内电解反应总成(2)清理后的清理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6)包括伺服电机(61)、主动齿轮(62)和传动链(63),所述伺服电机(61)设置于立柱(4)的底部,所述主动齿轮(62)与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和复滤反应装置(22)外壁分别连接有啮合齿圈(64),所述主动齿轮(62)与靠近立柱(4)底面一侧的初滤反应装置(21)上啮合齿圈(64)啮合,相邻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上的啮合齿圈(64)之间通过传动链(63)连接,所述传动链(63)与啮合齿圈(64)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立柱(4)的底面一侧初滤反应装置(21)与靠近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一侧的复滤反应装置(22)之间通过联动装置(7)连接,靠近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一侧的初滤反应装置(21)与远离过渡反应装置(23)一侧的复滤反应装置(22)之间通过联动装置(7)连接;所述联动装置(7)包括行星轮组(71)、行星轮架(72)、联动齿座(73)、联动机构(74)和联动链(75),所述立柱(4)上还设置有支撑结构(76),所述支撑结构(76)与所述行星轮架(72)连接,所述行星轮组(71)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架(72)内,所述行星轮组(71)与所述啮合齿圈(64)连接,所述联动齿座(73)设置于所述行星轮架(72)上,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行星轮组(71)之间通过联动机构(74)连接,所述联动链(75)用于连接初滤反应装置(21)和复滤反应装置(22),所述联动齿座(73)背离行星轮架(72)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所述联动链(75)与所述联动齿座(73)以及设置于复滤反应装置(22)外的啮合齿圈(64)啮合,所述联动
链(75)与所述传动链(63)之间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组(71)包括行星齿轮(711)和行星齿圈(712),所述行星齿圈(712)套设于所述啮合齿圈(64)外,所述行星齿轮(711)设置为若干个,若干所述行星齿轮(711)位于所述行星齿圈(712)与啮合齿圈(64)之间并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行星齿轮(711)分别与行星齿圈(712)和啮合齿圈(64)啮合,所述行星齿圈(712)背离行星齿轮(711)的一侧与所述联动齿座(73)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74)包括随动架(741)、联动气缸(742)和支撑件(743),所述随动架(741)设置于所述联动齿座(73)上并一端延伸至行星齿圈(712)内,所述联动气缸(742)设置于所述随动架(741)延伸至行星齿圈(712)内的一端,所述支撑件(743)穿设于所述随动架(741)上并一端与所述联动气缸(742)的活塞杆同轴连接,所述行星齿轮(711)上开设有支撑孔(744),所述联动气缸(742)用于推动所述支撑件(743)与所述支撑孔(744)插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驱装置(8)包括直驱电机(81)、直驱齿轮(82)和从动齿圈(83),所述直驱电机(81)设置于所述立柱(4)上,所述直驱电机(81)同轴固定连接直驱齿轮(82),所述从动齿圈(83)设置于所述过渡反应装置(23)外壁,所述直驱齿轮(82)与所述从动齿圈(83)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组(102)包括初滤出液管(104)、引导管(105)、过渡管(106)和导出管(107),所述初滤出液管(104)与所述初滤反应装置(21)的出液端连接,所述初滤出液管(104)一端延伸至所述分离装置(3)内,另一端连接有阀头,所述阀头连接引导管(105),所述引导管(105)另一端与所述复滤反应装置(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咚咚张秀晶孙镜雯谢煜王俊成郭铁张愉王开旵国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桥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