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84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发泡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流体管路、气体管路、混合齿轮泵、密度阀、出料阀、控制系统;所述流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粘性流体,所述气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气体,所述混合齿轮泵经由密度阀连接出料阀送出发泡流体;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密度阀及开关阀,通过密度阀信号控制开关阀开闭动作,进而控制气体管路持续加气或停止加气来调整发泡率,使该种发泡装置能持续稳定输出相同发泡率的胶水。发泡率的胶水。发泡率的胶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泡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实生活中发泡制品,主要是通过化学发泡或物理发泡的方法得到的,在原料中加入发泡剂,发生反应的同时进行发泡得到制品。但是化学发泡或物理发泡的发泡倍率有限,例如化学发泡的发泡程度跟加入的发泡剂用量有很大关系,若需要不同的发泡率需求需要对发泡剂控制用量,用量的误差从而也会出现发泡率不稳定的情况;而物理发泡的方式通常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发泡效率低且发泡率更加不好控制,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通过在粘性流体加入气体的方式并对加入气体后进行发泡率检测的发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流体管路、气体管路、混合齿轮泵、密度阀、出料阀、控制系统;
[0005]所述流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粘性流体,所述气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气体,所述混合齿轮泵经由密度阀连接出料阀送出发泡流体;
[0006]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密度阀及开关阀,通过密度阀信号控制开关阀开闭动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度阀包括阀体、活动套、弹簧、感应器,所述阀体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及感应器,活动套设于阀体内且活动套具有贯穿式设置的过料孔,所述弹簧设于阀体内,弹簧一端抵住阀体另一端抵住活动套,发泡流体通过密度阀具有一使活动套朝向感应器方向的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感应器包括导电杆、第一信号接点、第二信号接点,所述第一信号接点连接导电杆,导电杆穿入阀体内且导电杆与阀体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阀体、活动套为导电材质,活动套于阀体内保持与阀体相接触状态,所述第二信号接点连接阀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套朝向进料口的一端开设有过料槽,另一端设有若干贯穿入过料槽的过料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过料槽呈圆柱型结构设置,所述过料槽的直径大于过料孔的直径。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槽,所述加热槽与混合齿轮泵连接并朝混合齿轮泵送入粘性流体。
[0012]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齿轮泵包括第一齿轮副、第二齿轮副,所述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间隔设置,所述加热槽朝第一齿轮副输送粘性液体,所述气体管路朝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之间通入气体。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回料管路、第二回料管路,所述第一回料管路一端连接于出料阀处,另一端连接于混合齿轮泵处;所述第二回料管路一端连接于出料阀,另一端连接于
加热槽处。
[0014]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流量阀与第二流量阀,所述第一流量阀设于第一回料管路上且设于出料阀与混合齿轮泵之间,所述第二流量阀设于第二回料管路上且设于密度阀与加热槽之间。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混料筒,所述密度阀经由混料筒连接至出料阀,所述混料筒内设有搅拌叶片。
[0016]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设置加热槽的作用在于对凝固状态的粘性流体进行加热使其变为熔融的液态;
[0017]设置混合齿轮泵的作用在于粘性流体进入混合齿轮泵并经过通过第一齿轮副,第一齿轮副将流入的粘性流体打散;气体管路朝混合齿轮泵的第一齿轮副与第二齿轮副之间通入气体,并与第一齿轮副输出的粘性流体混合;第二齿轮副的作用在于让气体与粘性流体快速混合形成发泡流体并朝密度阀输出;
[0018]设置密度阀的作用在于接收发泡流体,并检测粘性流体的发泡率是否满足要求,并反馈至控制系统,让控制系统控制开关阀继续朝混合齿轮泵内补充气体或停止补气;
[0019]设置第一回流管路的作用在于使未达到发泡率要求的粘性流体沿第一回流管路回流至齿轮泵内继续通入气体;设置第二回流管路的作用在于使未达到发泡率要求的也可沿第二回流管路回流至加热槽内,避免全部回流至混合齿轮泵内,导致混合齿轮泵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电机受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密度阀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流体管路、11.加热槽、2.气体管路、21.开关阀、3.混合齿轮泵、31.第一齿轮副、32.第二齿轮副、4.密度阀、41.阀体、411.进料口、412.出料口、42.活动套、421.过料孔、422.过料槽、43.弹簧、44.感应器、441.导电杆、442.第一信号接点、443.第二信号接点、444.绝缘层、5.第一回料管路、51.第一流量阀、6.第二回料管路、61.第二流量阀、7.出料阀、8.控制系统、9.混料筒、91.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5]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包括流体管路1、气体管路2、混合齿轮泵3、密度阀4、出料阀7、控制系统8。
[0026]实施例一,流体管路1一端连接有一加热槽11,加热槽11用于接收凝固状态的粘性流体,并在加热槽11内可将凝固状态的粘性流体进行加热使其变为熔融的液态;所述流体管路1连接至混合齿轮泵3并送入粘性流体,所述气体管路2连接至混合齿轮泵3并送入气体,所述混合齿轮泵3经由密度阀4连接出料阀7送出发泡流体;所述混合齿轮泵3包括第一齿轮副31、第二齿轮副32,所述第一齿轮副31与第二齿轮副32间隔设置,所述加热槽11朝第
一齿轮副31输送粘性液体,所述气体管路2朝第一齿轮副31与第二齿轮副32之间通入气体,第一齿轮副31将流入的粘性流体打散;气体管路2朝混合齿轮泵3的第一齿轮副31与第二齿轮副32之间通入气体,并与第一齿轮副31输出的粘性流体混合;第二齿轮副32的作用在于让气体与粘性流体快速混合形成发泡流体并朝密度阀4输出。
[0027]气体管路2上设有开关阀21,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密度阀4及开关阀21,通过密度阀4信号控制开关阀21开闭动作;设置密度阀4的作用在于接收发泡流体,并检测粘性流体的发泡率是否满足要求,并反馈至控制系统8,让控制系统8控制开关阀21继续朝混合齿轮泵3内补充气体或停止补气。
[0028]密度阀4包括阀体41、活动套42、弹簧43、感应器44,所述阀体41一端设有进料口411,另一端设有出料口412及感应器44,活动套42设于阀体41内且活动套42具有贯穿式设置的过料孔421,所述弹簧43设于阀体41内,弹簧43一端抵住阀体41另一端抵住活动套42,发泡流体通过密度阀4具有一使活动套42朝向感应器44方向的力;所述感应器44包括导电杆441、第一信号接点442、第二信号接点443,所述第一信号接点442连接导电杆441,导电杆441穿入阀体41内且导电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管路、气体管路、混合齿轮泵、密度阀、出料阀、控制系统;所述流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粘性流体,所述气体管路连接至混合齿轮泵并送入气体,所述混合齿轮泵经由密度阀连接出料阀送出发泡流体;所述气体管路上设有开关阀,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密度阀及开关阀,通过密度阀信号控制开关阀开闭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阀包括阀体、活动套、弹簧、感应器,所述阀体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及感应器,活动套设于阀体内且活动套具有贯穿式设置的过料孔,所述弹簧设于阀体内,弹簧一端抵住阀体另一端抵住活动套,发泡流体通过密度阀具有一使活动套朝向感应器方向的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包括导电杆、第一信号接点、第二信号接点,所述第一信号接点连接导电杆,导电杆穿入阀体内且导电杆与阀体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阀体、活动套为导电材质,活动套于阀体内保持与阀体相接触状态,所述第二信号接点连接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粘性流体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朝向进料口的一端开设有过料槽,另一端设有若干穿入过料槽的过料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精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