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734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1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涉及建筑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吊笼、安装于所述吊笼底部的底托座和设置于所述底托座上的围护装置,所述围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栏杆、防护网和连接条,所述第一护栏杆固定在所述底托座的边角上,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防护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连接条卡接在所述第一护栏杆上,所述防护网通过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栏杆上。本申请具有将吊运笼中的建筑材料围护起来,达到改善吊运笼中的材料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吊运笼摇晃而散落,导致材料遭到损坏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型机械设备(塔吊、施工电梯等)普遍应用于建筑施工现场,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尤其是在主体结构及二级结构施工现场,一些沉重的建筑材料都需要用塔吊垂直或水平运输,方便快捷,节约人力。
[0003]随着塔吊的广泛应用,装载建筑材料的装置也由一开始的铁丝网兜逐渐进化为现在施工现场常用的吊运笼。吊运笼通常由可分离的吊笼和底托座构成,通过两根钢条从底托座下方穿过吊笼底部相对两侧的U型环实现对底托座的固定。
[0004]通常这种吊运笼的底托座尺寸都会小于围栏的尺寸,因此底托座上的砖块与四周的吊笼之间会存在间隙。当吊运笼升至高处,可能会由于大风或意外磕碰的缘故摇晃,那么堆砌好的材料有可能会散落。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技术存在吊运笼中的材料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吊运笼摇晃而散落,导致材料遭到损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吊运笼中的材料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吊运笼摇晃而散落,导致材料遭到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包括吊笼、安装于所述吊笼底部的底托座和设置于所述底托座上的围护装置,所述围护装置包括第一护栏杆、防护网和连接条,所述第一护栏杆固定在所述底托座的边角上,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防护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连接条卡接在所述第一护栏杆上,所述防护网通过所述连接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栏杆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托座上堆放好建筑材料后,将第一护栏杆固定在底托座边角处,通过连接条将防护网固定在相邻的第一护栏杆上,对底托座上的材料起到保护的作用,再将吊笼与底托座固定在一起,从而改善吊运笼中的材料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吊运笼摇晃而散落,导致材料遭到损坏的问题。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栏杆远离底托座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护栏杆。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材料堆放的高度超过第一护栏杆的高度时,可在第一护栏杆上安装第二护栏杆,对高处的材料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材料堆放的高度调整护栏杆的高度,提高了底托座的适用性。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栏杆远离所述底托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护栏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护栏杆与第二护栏杆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且螺纹连接操作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快捷。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栏杆上设置有转动杆。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杠杆原理,以转动杆和第一护栏杆的相交点为支点,工人旋转转动杆即可对第一护栏杆进行旋转,从而将第一护栏杆固定在底托座上,操作方便省力。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栏杆上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所述转动杆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转动第一护栏杆时将转动杆插入固定孔,第一护栏杆固定好后即可将转动杆卸下,再用于转动其它第一护栏杆,实现转动杆的可重复利用。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护栏杆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护栏杆的侧壁开有两条限位槽,所述连接条包括与所述防护网固定的连接部和设置于连接部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所述连接条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相卡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从限位槽上端插入,连接条的限位部卡接在第一护栏杆内部,将防护网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一护栏杆上,操作简便。同时,若防护网破损,只需更换一侧的防护网即可,节省物料。
[0019]可选的,所述限位槽内侧设置有保护条。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条包覆在限位槽内,减少连接条与限位槽之间的摩擦,保护限位槽的完整性。
[0021]可选的,所述围护装置还包括封闭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插入限位槽内后,将封闭件固定在第一护栏杆顶部,封闭件会将限位槽口封住,降低连接条从限位槽内滑出的可能性。
[0023]可选的,所述封闭件盖合在所述安装孔外侧。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条插入限位槽内后,将封闭件紧密盖合于安装孔上,实现将限位槽口封堵住的效果,降低连接条从限位槽内滑出的可能性。
[0025]可选的,所述封闭件包括连接杆和封闭块,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孔内。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孔内的螺纹除了用来连接第二护栏杆外,还可以用于封闭件的固定,实现一孔两用,结构简单紧凑。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在底托座上堆放好建筑材料后,将第一护栏杆固定在底托座边角处,通过连接条将防护网固定在相邻的第一护栏杆上,对底托座上的材料起到保护的作用,再将吊笼与底托座固定在一起,从而改善吊运笼中的材料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吊运笼摇晃而散落,导致材料遭到损坏的问题;
[0029]2.第一护栏杆可螺纹连接于第二护栏杆,操作简单方便,同时可根据底托座上堆放的材料高度调整护栏杆的整体高度;
[0030]3.连接条插入限位槽内后,封闭件可螺纹连接于安装孔内,一方面封闭件会将限位槽口封住,降低连接条从限位槽内滑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安装孔内的螺纹除了用来连接第二护栏杆外,还可以用于封闭件的固定,实现一孔两用,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申请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本申请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后视图;
[0033]图3是本申请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底托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5是本申请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第一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6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7]图7是本申请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围护装置的剖视图;
[0038]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的封闭件的安装示意图;
[0040]图中,1、吊笼;11、吊环;12、锁闭环;13、支撑杆;131、固定块;132、插销;2、底托座;21、连接孔;3、围护装置;31、防护网;32、第一护栏杆;321、连接块;322、安装孔;323、转动杆;324、固定孔;325、限位槽;326、保护条;327、卡合槽;33、连接条;331、连接部;332、限位部;34、封闭件;341、固定条;342、连接杆;343、封闭块;35、第二护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1)、安装于所述吊笼(1)底部的底托座(2)和设置于所述底托座(2)上的围护装置(3),所述围护装置(3)包括第一护栏杆(32)、防护网(31)和连接条(33),所述第一护栏杆(32)固定在所述底托座(2)的边角上,所述连接条(33)固定在所述防护网(31)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连接条(33)卡接在所述第一护栏杆(32)上,所述防护网(31)通过所述连接条(33)固定在所述第一护栏杆(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杆(32)远离底托座(2)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护栏杆(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杆(32)远离所述底托座(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322),所述第二护栏杆(35)螺纹连接于所述安装孔(32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杆(32)上设置有转动杆(3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周转整体吊运材料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栏杆(32)上开设有贯穿的固定孔(324),所述转动杆(323)可拆卸地插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强赵强李继峰李伟峰郝宇田东靳奥华焦道伟李果周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