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701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驱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防撞壳和LED驱动电源本体、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连接安装底板的顶端,防撞壳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的顶端;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蛇形管、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安装板,安装板连接防撞壳的顶端,微型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回水管,微型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回水箱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的顶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果显著,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LED驱动电源
,具体为及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源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64376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LED驱动电源,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撞框,提高驱动电源本体的防撞效果,通过设置散热口提高驱动电源本体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防尘盖,避免灰尘直接进入散热口的内部,通过设置散热叶片加速散热口的散热效果。
[000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仅仅通过散热叶片加速LED驱动电源内部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散热,这种传统的散热方法散热力度小,无法对LED驱动电源内部的工作环境进行快速降温,大量热量堆积无法及时排出,会对电气元件造成损伤,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防撞壳和LED驱动电源本体、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连接安装底板的顶端,LED驱动电源本体安装在安装底板的顶端中部,防撞壳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的顶端;
[0007]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蛇形管、进水管、回水管以及安装板,安装板连接防撞壳的顶端,储水箱连接安装板的顶端,储水箱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微型循环泵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蛇形管连接防撞壳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回水管,进水管与回水管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的顶端外部,微型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回水箱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相连接,回水箱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的顶端相连接。
[0008]优选的,防撞壳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
[0009]优选的,第一散热机构包括连接管、第一连接座、马达、扇叶以及第二连接座,连接管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管分别位于防撞壳的左右两侧壁,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防撞壳左侧壁的连接管,第二连接座螺纹连接防撞壳右侧壁的连接管,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上均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上安装有过滤网,马达连接马达的内壁,扇叶传动连接马达的输出端。
[0010]优选的,防撞壳左侧壁连接管的安装高度低于防撞壳右侧壁连接管的安装高度。
[0011]优选的,防撞壳的内壁并且靠近LED驱动电源本体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12]优选的,安装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通过螺栓与防撞壳的顶端相连接。
[0013]优选的,回水箱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凹陷侧壁连接处涂导热硅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加速防撞壳与LED驱动电源本体之间的空气流动;通过第二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进一步对LED驱动电源本体产生的热量快速吸收并且排出,避免LED驱动电源本体中的电气元件温度过高而发生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第一散热机构与第二散热机构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给使用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防撞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回水箱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蛇形管与防撞壳连接方式仰视图。
[0019]附图标记:1、安装底板;2、防撞壳;201、安装座;202、连接管;3、LED驱动电源本体;4、第一连接座;401、通风口;402、马达;403、扇叶;5、第二连接座;6、温度传感器;7、储水箱;701、微型循环泵;702、蛇形管;703、进水管;704、回水管;705、回水箱;706、散热片;707、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包括安装底板1、防撞壳2和LED驱动电源本体3、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2连接安装底板1的顶端,防撞壳2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1,便于防撞壳2与安装底板1进行安装拆卸,LED驱动电源本体3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端中部,防撞壳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防撞壳2的内壁并且靠近LED驱动电源本体3的位置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
[0022]如图1

4所示,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7、蛇形管702、进水管703、回水管704以及安装板707,安装板707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储水箱7连接安装板707的顶端,安装板707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707通过螺栓与防撞壳2的顶端相连接,便于将安装有第二散热机构的安装板707与防撞壳2相连接,安装拆卸方便快捷,储水箱7的顶端设置有进水阀,储水箱7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701,微型循环泵701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7,蛇形管702连接防撞壳2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7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03、回水管704,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2的顶端外部,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与防撞壳2的顶端相连接,微型循环泵70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703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7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
置有回水箱705,回水箱70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7相连接,回水箱70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704的顶端相连接,回水箱705的顶端开设有多组凹陷,凹陷的左右两侧壁均安装有散热片706,散热片706与凹陷侧壁连接处涂导热硅脂,多组凹陷的设置便于回水箱705内部回流的水与散热片706充分接触,热硅脂的设置便于吸收热量的水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706上,再经散热片706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加速回流水的降温。
[0023]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散热机构的设置便于加速防撞壳2与LED驱动电源本体3之间的空气流动;防撞壳2的外部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温度传感器6电性连接,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LED驱动电源本体3工作环境温度超出设定值时,将监测信息传递到控制器,控制器启动第二散热机构,微型循环泵701启动将储水箱7中的水抽出并且通过进水管703输送到蛇形管702中,然后由回水管704回流到回水箱705中,蛇形管702的设置增加了防撞壳2内部的热量与散热水的接触面积,可以热量吸收加速散热,吸收热量的水进入到回水箱705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防撞壳(2)和LED驱动电源本体(3)、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防撞壳(2)连接安装底板(1)的顶端,LED驱动电源本体(3)安装在安装底板(1)的顶端中部,防撞壳(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散热机构,第二散热机构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第二散热机构包括储水箱(7)、蛇形管(702)、进水管(703)、回水管(704)以及安装板(707),安装板(707)连接防撞壳(2)的顶端,储水箱(7)连接安装板(707)的顶端,储水箱(7)的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微型循环泵(701),微型循环泵(701)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连接储水箱(7),蛇形管(702)连接防撞壳(2)的内部顶端面,蛇形管(702)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703)、回水管(704),进水管(703)与回水管(704)的另一端均延伸至防撞壳(2)的顶端外部,微型循环泵(70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进水管(703)的顶端相连接,储水箱(7)的另一侧并且位于安装板(707)的顶端设置有回水箱(705),回水箱(705)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储水箱(7)相连接,回水箱(705)的进水端通过输水管与回水管(704)的顶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型LED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防撞壳(2)的底端边缘处安装有安装座(201),安装座(201)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兴渊李克邹海连林树发杨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