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40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圆台形预存段、圆台形冷却段、圆柱形冷却段和倒圆台形冷却段,所述圆台形预存段的内部设置蒸汽过热器,所述圆台形预存段和圆台形冷却段的炉墙外侧设置排烟管道,所述倒圆台形冷却段的内部设置供风装置;粒状物料在竖冷炉内由上至下落下,供风装置向竖冷炉内鼓风冷却,粒状物料竖式逆流换热,蒸汽过热器吸收炉内粒状物料显热生产过热蒸汽,热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出竖冷炉外。该竖冷炉可生产过热蒸汽,提高粒状物料的余热回收率,以及排烟管道外置,不易损坏而耐用。不易损坏而耐用。不易损坏而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温固体余热回收利用
,特别是涉及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用于烧结矿及干式粒化高炉渣等高温固体粒状物料的冷却与余热回收。

技术介绍

[0002]烧结矿和焦炭等高温固体粒状物料的显热回收利用是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常用干熄焦炉回收焦炭显热。常用环冷机回收烧结矿显热。
[0003]干熄焦炉具有余热回收率高的优点。干熄焦炉采用竖冷方式冷却焦炭,干熄焦炉密封性好,冷却风用量少,冷却风与焦炭换热时间长,换热后形成的热废气温度高,焦炭的余热回收率高。
[0004]干熄焦炉具有环形烟道易坏不耐用的缺点。干熄焦炉在冷却段和预存段的炉墙上设置环形烟道,用于排出炉内鼓风冷却焦炭产生的热废气。环形烟道采用耐火砖砌筑,环形烟道支撑部位的耐火砖受炉墙重力应力、温差热应力及焦炭颗粒冲刷磨损的影响,易开裂易折断易坍塌。
[0005]环冷机具有余热回收率低的缺点。环冷机鼓风冷却热烧结矿,环冷机漏风率高,冷却风用量大,冷却风与热烧结矿叉流换热,冷却风与热烧结矿换热时间短,换热后形成的热废气温度低,热废气送余热锅炉利用的余热回收率低,进而烧结矿的余热回收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干熄焦炉环形烟道易坏不耐用和环冷机余热回收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采用竖冷方式及在炉内布置蒸汽过热器的方式高效回收粒状物料余热,以及通过在炉外布置排烟分管使竖冷炉排烟管道耐用。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圆台形预存段、圆台形冷却段、圆柱形冷却段和倒圆台形冷却段,所述圆台形预存段的内部设置蒸汽过热器,所述圆台形预存段和圆台形冷却段的炉墙外侧设置排烟管道,所述倒圆台形冷却段的内部设置供风装置;粒状物料在竖冷炉内由上至下落下,供风装置向竖冷炉内鼓风冷却,粒状物料竖式逆流换热,蒸汽过热器吸收炉内粒状物料显热生产过热蒸汽,热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出竖冷炉外。
[0009]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过热器设置蒸汽入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位于蒸汽入口的上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蒸汽过热器的换热管道由耐热钢管组成,所述耐热钢管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为粒状物料最大粒径的2~3倍。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环形的排烟总管和多个排烟分管,所述排烟分管均布在圆台形冷却段的外侧,其一端与圆台形冷却段连接,另一端与排烟总管连接,所述排烟总管环绕在圆台形预存段的外侧,所述排烟总管设置排烟总管出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环形排烟总管和排烟分管均采用圆形钢管,钢管内部设置浇注料保温层,所述排烟分管与圆台形冷却段的连接处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带孔篦板,排烟分管上还设有热废气流量控制阀门。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分管为12~20个。
[0014]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预存段、圆台形冷却段、圆柱形冷却段和倒圆台形冷却段的炉墙,从外向内均由钢板层、硅钙板隔热层、聚轻砖保温层及耐火浇注料层组成,所述钢板层外部焊接设置槽钢横梁和槽钢纵梁。
[0015]进一步的,所述供风装置包括中心供风风帽、边部供风风口、冷风管道和循环风机。
[0016]进一步的,所述倒圆台形冷却段的底部设有排料出口,所述排料出口下面设置排料装置,排料装置包括排料管道、插板阀、振动给料器及皮带机。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粒状物料余热回收率高。竖冷炉采用竖式换热方式鼓风冷却粒状物料,形成的热废气温度高,进而粒状物料的余热回收率高;采用蒸汽过热器吸收粒状物料余热,进一步提高粒状物料的余热回收率。
[0019]2、排烟管道耐用。竖冷炉在炉外设置排烟分管,排烟分管不受炉墙耐材重力应力、炉内粒状物料冲刷磨损及炉内粒状物料温差热应力的影响,排烟分管不易损坏而耐用。
[0020]3、炉型结构简单。竖冷炉的圆台形预存段炉墙和圆台形冷却段炉墙连接形成圆台形炉墙,圆台形炉墙结构简单稳定,便于圆台形预存段的炉墙重量由圆台形冷却段炉墙承重。
[0021]4、热废气排气顺畅。竖冷炉排烟分管的入口位置设置在圆柱形冷却段内部粒状物料的上方,炉内热废气可顺畅流向排烟分管入口;排烟分管入口设置带孔篦板,篦板可阻止炉内粒状物料进入及堵塞排烟分管,炉内热废气可穿过篦板进入排烟分管顺畅排出炉外;排烟分管设置热废气流量控制阀门,控制炉内热废气由各排烟分管均匀地流入环形排烟总管。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冷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中:1、装料装置;2、装料炉门;3、圆台形预存段;31、装料入口;4、蒸汽过热器;41、蒸汽出口;42、蒸汽入口;5、环形排烟总管;51、排烟总管出口;52、排烟分管;53、热废气流量控制阀门;54、带孔篦板;6、圆台形冷却段;7、圆柱形冷却段;8、供风装置;81、循环风机;9、倒圆台形冷却段;91、排料出口;10、插板阀;11、排料管道;12、振动给料器;13、皮带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0025]如图1所示,为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圆台形预存段3、圆台形冷却段6、圆柱形冷却段7和倒圆台形冷却段9。
[0026]所述圆台形预存段3,其顶部为装料入口31,底部与圆台形冷却段6的顶部连接,内
部设置蒸汽过热器4。所述装料入口31处设置装料炉门2,装料炉门2的上部设置装料装置1。
[0027]所述蒸汽过热器4的换热管道由耐热钢管组成,耐热钢管穿过圆台形预存段3底部炉墙布置在圆台形预存段3内部,蒸汽过热器4分别设置蒸汽入口42和蒸汽出口41,所述蒸汽出口41位于蒸汽入口42的上侧,由于粒状物料在竖冷炉内从上至下是由高温到低温的放热过程,故将所述蒸汽出口41位于蒸汽入口42的上侧有利于提高蒸汽过热器的换热效率。所述耐热钢管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为粒状物料最大粒径的2~3倍,粒状物料能够顺畅穿过换热管道下移并与换热管道直接接触换热。
[0028]所述圆台形预存段3和圆台形冷却段6的炉墙外侧设置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环形的排烟总管5和多个排烟分管52。所述排烟分管52均布在圆台形冷却段6的外侧,其一端与圆台形冷却段6连接,另一端与排烟总管5连接,所述排烟总管5环绕在圆台形预存段3的外侧,所述排烟总管5设置排烟总管出口51,排出竖冷炉内的热废气。
[0029]环形排烟总管5和排烟分管52均采用圆形钢管,钢管内部设置浇注料保温层。排烟分管以12~20个为宜,其数量由竖冷炉的大小决定,所述排烟分管52与圆台形冷却段6的连接处设有由耐火浇注料制成的带孔篦板54,各排烟分管52上还设有热废气流量控制阀门53。
[0030]所述圆柱形冷却段7,顶部与圆台形冷却段6底部连接,底部与倒圆台形冷却段9顶部连接。
[0031]所述倒圆台形冷却段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圆台形预存段(3)、圆台形冷却段(6)、圆柱形冷却段(7)和倒圆台形冷却段(9),所述圆台形预存段(3)的内部设置蒸汽过热器(4),所述圆台形预存段(3)和圆台形冷却段(6)的炉墙外侧设置排烟管道,所述倒圆台形冷却段(9)的内部设置供风装置(8);粒状物料在竖冷炉内由上至下落下,供风装置(8)向竖冷炉内鼓风冷却,粒状物料竖式逆流换热,蒸汽过热器(4)吸收炉内粒状物料显热生产过热蒸汽,热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出竖冷炉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过热器(4)设置蒸汽入口(42)和蒸汽出口(41),所述蒸汽出口(41)位于蒸汽入口(42)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过热器(4)的换热管道由耐热钢管组成,所述耐热钢管之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为粒状物料最大粒径的2~3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粒状物料竖冷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包括环形的排烟总管(5)和多个排烟分管(52),所述排烟分管(52)均布在圆台形冷却段(6)的外侧,其一端与圆台形冷却段(6)连接,另一端与排烟总管(5)连接,所述排烟总管(5)环绕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宾才周海叶方明刘亚雷黄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