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25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4
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包括不锈钢螺杆,所述不锈钢螺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外六角螺栓头和不锈钢尾盘,所述不锈钢尾盘设置在所述外六角螺栓头靠近外螺纹的一侧,所述外六角螺栓头与所述不锈钢螺杆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外螺纹的大径不大于所述不锈钢螺杆的直径,所述外螺纹的小径为所述大径的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属于建筑墙体连接构件制造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外墙外保温多采用薄抹灰系统,其使用粘接砂浆把保温板粘接到建筑主体,依靠建筑主体、粘接砂浆、保温板三者之间的粘接作用承担保温板重量和风荷载作用在保温板上的吸附力,并在保温板与结构主体上预钻孔,之后加设塑料保温钉作为构造措施进一步防止保温板脱落。这种薄抹灰系统一般适用于密度较低、重量较轻的保温板,这种保温板燃烧等级通常为B1级(难燃材料)或B2级(可燃材料),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发生的火灾涉及外围护结构的外保温燃烧的情况即与此有关。当使用燃烧等级为A级且强度较高的保温板时,由于其密度较高,仅靠粘接砂浆和塑料保温钉无法保证保温板不脱落,因此当前这种保温材料通常被限制在3层以下,楼层越高风吸附力越大,越有保温板脱落的风险,这不仅会给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也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另外,常规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一般要求使用年限至少25年,在建筑使用过程中(建筑设计周期通常为50年),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其进行修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通过具有特殊设计的螺纹结构和尾盘的连接件连接建筑主体和保温板,满足建筑外围护的节能需求。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所述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包括不锈钢螺杆,所述不锈钢螺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外六角螺栓头和不锈钢尾盘,所述不锈钢尾盘设置在所述外六角螺栓头靠近外螺纹的一侧,所述外六角螺栓头与所述不锈钢螺杆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外螺纹的大径与不大于所述不锈钢螺杆的直径,所述外螺纹的小径为所述大径的60%

80%,所述外螺纹的螺距为所述大径的60%

80%;所述不锈钢尾盘的直径为75mm。
[0006]优选地,所述大径为6mm

12mm。
[0007]为了使螺纹结构更好地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所述螺距为5mm。
[0008]为了便于穿透强度较高的保温板,所述外螺纹末端为R型倒圆端或C型锥端。
[0009]优选地,所述不锈钢尾盘的厚度为1.0mm

2.0mm。
[0010]为了提高承载力,所述不锈钢尾盘上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地,多个所述通孔均匀环绕在所述不锈钢尾盘的中心外围。
[0011]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具有特殊设计的螺纹结构和尾盘的连接件连接建筑主体和保温板,满足建筑外围护的节能需求。工序简单无需粘接砂浆,且承载力大可应用于密度较大的保温板。在实现安全连接的同时,达到与建筑同寿命的目的,建筑使用期间不需要
对连接体系修缮或更换,相较于传统的薄抹灰系统可简化施工流程和节约成本。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使用状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图1为本技术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使用状态截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所述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包括不锈钢螺杆10,所述不锈钢螺杆1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外六角螺栓头11和不锈钢尾盘20,所述不锈钢尾盘20设置在所述外六角螺栓头11靠近外螺纹的一侧。
[0016]在现有技术中,保温板和建筑主体之间除了通过粘接砂浆连接外,还使用塑料保温钉加固连接。塑料保温钉的工作原理类似于膨胀螺栓,通过挤压增加塑料保温钉与保温板和建筑主体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保温板和建筑主体固定在一起。对于密度较低且重量较轻的保温板,其往往无法长期提供有效的摩擦力;而对于密度较高且重量较重的保温板,塑料保温钉的耐久性较差且强度低,无法有效将其支撑。
[0017]本技术采用不锈钢(例如S30408等)作为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材料,与塑料保温钉相比,使得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强度有较大的提升,并且不锈钢中的Cr元素可以与空气中的氧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铬钝化膜,能有效防止产品腐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0018]由于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的材质与协会标准《CECS 410

2015不锈钢结构技术规范》一致,而该标准适用于建筑设计周期为50年的钢结构建筑,故本技术能够在实现安全连接的同时,达到与建筑同寿命的目的,因此在建筑使用期间不需要对连接体系修缮或更换,相较于传统的薄抹灰系统可节约修缮成本。
[0019]与传统的塑料保温钉的挤胀原理不同,本技术中的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的大径不大于不锈钢螺杆10的直径,优选为6mm

12mm,其小径为大径的60%

80%,螺距为大径的60%

80%,优选为5mm,外螺纹末端优选为R型倒圆端或C型锥端。
[0020]对于传统的等直径螺纹结构,例如,螺纹大径大于光圆杆直径,小径约为4.7mm

9.8mm,螺纹齿牙高度不足1mm,螺距为0.75mm

1.75mm的螺纹结构,由于传统螺纹螺距与螺纹齿牙较小,无法与混凝土结构有效机械咬合,因此一般只能适用于连接木结构和带内螺纹的钢结构,而螺纹大径大于光圆杆直径的结构则使具有螺纹结构的螺丝钉无法采用锤子敲击的方式安装。本技术通过将外螺纹的小径设置为大径的60%

80%,使得螺纹齿牙变高;将螺距设置为大径的60%

80%(例如5mm),使得螺纹与混凝土结构结合面变大,激活混凝土较大受力面积使得机械咬合力提高;另外,将外螺纹的大径设置为不大于不锈钢螺杆10的直径,可以方便工人在实际安装时采用锤子敲击的方式安装;选用R型倒圆端或C型锥端使得本技术能够穿透强度较高的A级保温板。通过上述特殊设计,本技术能够将强度较高的A级保温板连接至混凝土结构。
[0021]所述不锈钢尾盘20所在平面与所述不锈钢螺杆10的中心轴垂直,其直径为75mm,优选厚度为1.0mm

2.0mm。与传统螺丝钉相比,本技术采用大直径的尾盘,通过增加尾盘与保温板接触面积将风荷载对保温板200的吸附力通过螺杆传递到建筑主体100结构。
[0022]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承载力,所述不锈钢尾盘20上开设有多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轴线与所述不锈钢尾盘20的厚度方向平行。多个所述通孔21均匀环绕在所述不锈钢尾盘20的中心外围。
[0023]在涂抹用于抗裂的砂浆300时,砂浆300可以流入所述通孔21中,与所述保温板200发生粘接作用,属于提高其承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包括不锈钢螺杆,所述不锈钢螺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另一端设有外六角螺栓头和不锈钢尾盘,所述不锈钢尾盘设置在所述外六角螺栓头靠近所述外螺纹的一侧,所述外六角螺栓头与所述不锈钢螺杆一体成型;其中,所述外螺纹的大径不大于所述不锈钢螺杆的直径,所述外螺纹的小径为所述大径的60%

80%,所述外螺纹的螺距为所述大径的60%

80%;所述不锈钢尾盘的直径为7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外保温层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径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新沛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力维拓中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