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20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多个缆芯,多个缆芯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外绝缘层、第一外屏蔽层、外绕包层、第二外屏蔽层和外护套,缆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内绕包层、阻燃层和内屏蔽层,线芯和内绕包层之间设置有色带,外护套的外侧设置有条形凸筋和条形卡槽;设置了内屏蔽层、第一外屏蔽层和第二外屏蔽层,通过三重屏蔽结构使得该电缆具有高效屏蔽的功能;另外通过在外护层外侧设置条形凸筋和条形卡槽,通过一个电缆的条形凸筋卡接在另一个电缆的条型卡槽内实现两个电缆的连接,进而能够实现多个电缆的无工具连接,在缆芯中设置色带则方便了后续的维护。色带则方便了后续的维护。色带则方便了后续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计算机电缆属于电气装备用电缆,本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500V及以下对于防干扰性要求较高的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仪器仪表。
[0003]现有的计算机电缆一般都采用分屏蔽和总屏蔽两重屏蔽结构,屏蔽效果不好,另外,在安装多根电缆时,电缆之间需要通过外部工具来进行捆绑连接,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
[0005]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多个缆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缆芯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外绝缘层、第一外屏蔽层、外绕包层、第二外屏蔽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线芯、内绕包层、阻燃层和内屏蔽层,每个所述缆芯内所述线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和包覆在导体外侧的内绝缘层,所述线芯和所述内绕包层之间设置有色带,所述外护套的外侧设置有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包括多个缆芯(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缆芯(1)的外侧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外绝缘层(3)、第一外屏蔽层(4)、外绕包层(5)、第二外屏蔽层(6)和外护套(7),所述缆芯(1)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线芯(1.1)、内绕包层(1.2)、阻燃层(1.3)和内屏蔽层(1.4),每个所述缆芯(1)内所述线芯(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线芯(1.1)包括导体(1.1.1)和包覆在导体(1.1.1)外侧的内绝缘层(1.1.2),所述线芯(1.1)和所述内绕包层(1.2)之间设置有色带(1.5),所述外护套(7)的外侧设置有条形凸筋(7.1)和与所述条形凸筋(7.1)匹配的条形卡槽(7.2),所述条形凸筋(7.1)能够插入并卡接在另一个所述电缆的条形卡槽(7.2)内;所述第一外屏蔽层(4)为镀银铜线编织层或者锡铝合金丝编织层,所述第二外屏蔽层(6)为铝塑复合带绕包层,所述内屏蔽层(1.4)为镀银铜线编织层或者锡铝合金丝编织层,所述缆芯(1)和所述外绝缘层(3)之间设置有填充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重屏蔽结构的高效屏蔽计算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1)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缆芯(1)呈矩形阵列分布。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在安朱高骏万宝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昌德嘉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