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816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了攀援立柱,攀援立柱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收集孔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使火龙果植株攀援到攀援立柱上生长,这样植株附近蒸发得到水分可以凝聚到凝结膜表面,通过斜面使水珠汇聚落到收集孔内壁,实现回收,回收的水分可以通过引流通道进入支撑地刺的内部,再通过若干滴灌孔渗透到土壤内部,这样实现了蒸发水分的回收利用,从而降低灌溉次数,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而且通过支撑地刺与若干滴灌孔输入灌溉水,可以实现滴灌,且直接达到土壤深处,降低蒸发,进一步节约水资源。资源。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节水装置
,特别是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在一些水热条件不好的地区种植火龙果需要采用大棚种植,而且需要定期进行灌溉,但是目前的大棚种植火龙果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3]目前的大棚种植,内部高温导致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到高处,在大棚顶部凝结水珠,水珠会顺着大棚的弧度滑向两侧,导致植株缺水,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达到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该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具有节约水资源的技术效果
[0005]为了解决本技术提出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包括攀援立柱,所述攀援立柱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若干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凝结膜,所述凝结膜通过若干固定杆支撑构成漏斗结构,所述攀援立柱外壁四个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地刺,四个所述支撑地刺的内部均开设有引流通道,四个所述支撑地刺的顶端均贯穿入收集孔的内部,所述引流通道与收集孔的内部相连通,四个所述支撑地刺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滴灌孔,若干所述滴灌孔均与引流通道的内部连通,所述凝结膜外壁的底部的位置与支撑杆顶部边缘处的位置相对应。
[0007]为了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制成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攀援立柱底面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地刺,所述固定地刺底部的位置与四个所述支撑地刺底部的位置相对应,四个所述支撑地刺围绕固定地刺环形阵列分布。
[0008]为了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孔内的水不能进入收集孔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内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贯穿支撑杆的外壁,所述进水孔通过排水孔与收集孔的内部相连通。
[0009]为了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灌溉水不便灌入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大于收集孔的深度,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凸出于攀援立柱的顶面,所述进水孔位于凝结膜内壁底部的中心处。
[0010]为了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孔内壁的水不能完全排出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四个所述支撑地刺均弯曲向下设置,所述引流通道入口处的底部与收集孔内壁的底面相切。
[0011]为了解决在一些实施例中影响光照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凝结膜为透明
材质制成,所述凝结膜为一体结构。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该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通过设置了攀援立柱,攀援立柱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收集孔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若干固定杆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凝结膜,凝结膜通过若干固定杆支撑构成漏斗结构,攀援立柱外壁四个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地刺,四个支撑地刺的内部均开设有引流通道,四个支撑地刺的顶端均贯穿入收集孔的内部,引流通道与收集孔的内部相连通,四个支撑地刺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滴灌孔,若干滴灌孔均与引流通道的内部连通,凝结膜外壁的底部的位置与支撑杆顶部边缘处的位置相对应,能够使火龙果植株攀援到攀援立柱上生长,这样植株附近蒸发得到水分可以凝聚到凝结膜表面,通过斜面使水珠汇聚落到收集孔内壁,实现回收,回收的水分可以通过引流通道进入支撑地刺的内部,再通过若干滴灌孔渗透到土壤内部,这样实现了蒸发水分的回收利用,从而降低灌溉次数,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而且通过支撑地刺与若干滴灌孔输入灌溉水,可以实现滴灌,且直接达到土壤深处,降低蒸发,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攀援立柱,2

固定地刺,3

支撑地刺,4

滴灌孔,5

收集孔,6

支撑杆,7

固定杆,8

凝结膜,9

进水孔,10

排水孔,11

引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19]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它包括攀援立柱1,攀援立柱1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5,收集孔5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7,若干固定杆7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凝结膜8,凝结膜8通过若干固定杆7支撑构成漏斗结构,攀援立柱1外壁四个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地刺3,四个支撑地刺3的内部均开设有引流通道11,四个支撑地刺3的顶端均贯穿入收集孔5的内部,引流通道11与收集孔5的内部相连通,四个支撑地刺3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滴灌孔4,若干滴灌孔4均与引流通道11的内部连通,凝结膜8外壁的底部的位置与支撑杆6顶部边缘处的位置相对应。
[00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攀援立柱1底面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地刺2,固定地刺2底部的位置与四个支撑地刺3底部的位置相对应,四个支撑地刺3围绕固定地刺2环形阵列分布,从而使固定地刺2与支撑地刺3打入地面同样的深度,提高制成的稳定性。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撑杆6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进水孔9,进水孔9内壁底部的一侧开设有排水孔10,排水孔10贯穿支撑杆6的外壁,进水孔9通过排水孔
10与收集孔5的内部相连通,从而使进水孔9内的灌溉水可以注入收集孔5,实现滴灌。
[002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支撑杆6的长度大于收集孔5的深度,支撑杆6的顶部凸出于攀援立柱1的顶面,进水孔9位于凝结膜8内壁底部的中心处,从而使凝结膜8可以汇聚灌溉水从进水孔9灌入。
[002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四个支撑地刺3均弯曲向下设置,引流通道11入口处的底部与收集孔5内壁的底面相切,从而使收集孔5内部的水可以完全从引流通道11排出,降低残留量。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凝结膜8为透明材质制成,凝结膜8为一体结构,透明结构可以降低对阳光的遮挡,同时一体结构可以提高表面平整度,可以提高水珠流动性。
[0025]实施例二:该实施例中凝结膜8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板替换,透明的亚克力板强度较高,该实施例可以提高凝结膜8的使用寿命,
[0026]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具体有以下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攀援立柱(1),所述攀援立柱(1)顶面的中心处开设有收集孔(5),所述收集孔(5)内壁底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7),若干所述固定杆(7)的外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凝结膜(8),所述凝结膜(8)通过若干固定杆(7)支撑构成漏斗结构,所述攀援立柱(1)外壁四个侧面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地刺(3),四个所述支撑地刺(3)的内部均开设有引流通道(11),四个所述支撑地刺(3)的顶端均贯穿入收集孔(5)的内部,所述引流通道(11)与收集孔(5)的内部相连通,四个所述支撑地刺(3)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滴灌孔(4),若干所述滴灌孔(4)均与引流通道(11)的内部连通,所述凝结膜(8)外壁的底部的位置与支撑杆(6)顶部边缘处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大棚用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攀援立柱(1)底面中心处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地刺(2),所述固定地刺(2)底部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洪波陈诏廖娟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宏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