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升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808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升降杆,包括升降杆主体和升降驱动装置,升降杆主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滑动套接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外套管的底部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中间套管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第一卷线绳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后与内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卷线绳的一端与第二卷线轮固定连接,第二卷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后与内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卷线绳放松时第二卷线绳张紧,升降杆在下降过程具有动力,升降过程不容易卡死,有效的降低了升降杆使用的故障率。有效的降低了升降杆使用的故障率。有效的降低了升降杆使用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升降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杆,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升降杆。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应急车上往往搭载有天线云台等通信设备,但由于地球曲率、高山以及城市中星如棋布的高楼大夏等对目标的探测、无线信息的传输影响极大,必需将天线、摄像机等升高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消除这些影响,满足系统要求。升降杆是实现上述功能的主要手段,它能将各种不同的负载,举升到几米到数十米的高度,对升降杆的便携性和展开的快捷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用于架设天线等载荷的普通滑轮式升降杆通常具有以下缺陷:1、传动效率低,操作费力,费时。2、严禁空载下降,由于下降过程无动力,依靠自重下降,容易造成危害。3、升降过程容易卡死,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手动升降杆,不单单依靠自重下降,不容易造成危害,具有传动效率高、升降过程不容易卡死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升降杆,包括升降杆主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杆主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滑动套接的外套管、中间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外套管的底部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中间套管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支架、卷线轴、手摇柄、第一卷线轮、第二卷线轮、第一卷线绳和第二卷线绳,所述支架与外套管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轴转动安装在支架上,卷线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摇柄,手摇柄与支架之间设有旋转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卷线轮和第二卷线轮固定安装在卷线轴上,所述第一卷线绳的一端与第一卷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线绳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后与内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线绳的一端与第二卷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线绳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后与内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5]为了进一步完善,所述外套管的顶部还设有与第一定滑轮左右对称的第四定滑轮,所述中间套管的底部和顶部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动滑轮、第二动滑轮左右对称的第三动滑轮和第四动滑轮,所述传动腔内还转动安装有第三定滑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卷线绳,所述第三卷线绳的一端与第一卷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线绳的另一端与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第三动滑轮和第四动滑轮后与内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完善,所述外套管上、中间套管的上端和传动腔下端均设有储油端盖,储油端盖为圆盘形中空结构,储油端盖内部充注有润滑油,储油端盖的端面上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上设有用于接触滑轮进行润滑的渗油块。
[0007]进一步完善,所述旋转锁定机构包括齿盘、斜锁舌、复位弹簧、拉杆和插销,所述齿
盘套设在卷线轴外部并与所述支架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手摇柄内侧设有伸缩槽,伸缩槽内滑动安装与所述齿盘配合的斜锁舌,斜锁舌与伸缩槽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手摇柄的外侧滑动安装有拉杆,拉杆的一端与斜锁舌固定连接,拉杆的一端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销孔,所述插销的一端与手摇柄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插销的另一端与两个所述定位销孔插接配合。
[0008]进一步完善,所述内套管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支撑杆,伸缩支撑杆上端与内套管之间设有支撑弹簧,伸缩支撑杆下端与传动腔之间设有缓冲垫块。
[0009]进一步完善,所述中间套管下端设有与外套管内腔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塞,所述内套管下端设有与中间套管内腔滑动连接的有第二活动塞,所述第一定滑轮位于外套管与中间套管之间,所述第二动滑轮位于中间套管和内套管之间。
[0010]进一步完善,所述外套管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底座,底座的表面上安装有控制面板,底座的上部设有电动三爪卡盘,底座的下部设有固定板、电磁铁和电动真空吸盘,所述电动三爪卡盘、电磁铁和电动真空吸盘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卷线轮和卷线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线轮与卷线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卷线轮和第二卷线轮之间设有齿轮换向传动机构,齿轮换向传动机构用于使第二卷线轮相对于第一卷线轮反向转动。
[0012]进一步完善,所述升降杆主体上设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包括滑动套设在外套管上的U形配重块、滑动套设在中间套管上的环形配重块、转动安装在环形配重块上的第五定滑轮、转动安装在内套管上端的第五动滑轮以及第一配重绳和第二配重绳,所述第一配重绳的一端与U形配重块固定连接,U形配重块上设有磁力座,所述第一配重绳的另一端缠绕过第五定滑轮后与中间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重绳的一端与环形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重绳的另一端与缠绕过第五动滑轮后与内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卷线轮和第二卷线轮分别用于控制升降杆主体的上升和下降,并且第一卷线轮和第二卷线轮相互联动,第一卷线绳张紧时第二卷线绳放松,实现上升操作,第一卷线绳放松时第二卷线绳张紧,实现下降操作,提高了传动效率,操作便捷,可以空载下降,在下降过程具有动力,不单单依靠自重下降,不容易造成危害,而且升降过程不容易卡死,有效的降低了升降杆使用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外套管,11、第一定滑轮,12、传动腔,13、第二定滑轮,14、第四定滑轮,15、第三定滑轮,2、中间套管,21、第一动滑轮,22、第二动滑轮,23、第三动滑轮,24、第四动滑轮,25、第一活动塞,3、内套管,31、伸缩支撑杆,32、支撑弹簧,33、缓冲垫块,34、第二活动塞,4、升降驱动装置,41、支架,42、卷线轴,43、手摇柄,44、第一卷线轮,45、第二卷线轮,46、第一卷线绳,47、第二卷线绳,48、第三卷线绳,49、齿轮换向传动机构,5、旋转锁定机构,51、齿盘,52、斜锁舌,53、复位弹簧,54、拉杆,55、插销,56、伸缩槽,57、定位销孔,6、储油
端盖,7、底座,71、控制面板,72、固定板,73、电磁铁,74、电动真空吸盘,75、电动三爪卡盘,8、配重装置,81、U形配重块,82、环形配重块,83、第五定滑轮,84、第五动滑轮,85、第一配重绳,86、第二配重绳,87、磁力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1中一种手动升降杆,包括升降杆主体和升降驱动装置4,所述升降杆主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滑动套接的外套管1、中间套管2和内套管3,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11,所述外套管1的底部设有传动腔12,传动腔12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13,所述中间套管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动滑轮21和第二动滑轮2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包括支架41、卷线轴42、手摇柄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升降杆,包括升降杆主体和升降驱动装置(4),所述升降杆主体包括从外到内依次滑动套接的外套管(1)、中间套管(2)和内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11),所述外套管(1)的底部设有传动腔(12),传动腔(12)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13),所述中间套管(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第一动滑轮(21)和第二动滑轮(2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包括支架(41)、卷线轴(42)、手摇柄(43)、第一卷线轮(44)、第二卷线轮(45)、第一卷线绳(46)和第二卷线绳(47),所述支架(41)与外套管(1)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卷线轴(42)转动安装在支架(41)上,卷线轴(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摇柄(43),手摇柄(43)与支架(41)之间设有旋转锁定机构(5),所述第一卷线轮(44)和第二卷线轮(45)固定安装在卷线轴(42)上,所述第一卷线绳(46)的一端与第一卷线轮(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卷线绳(46)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11)、第一动滑轮(21)和第二动滑轮(22)后与内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线绳(47)的一端与第二卷线轮(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卷线绳(47)的另一端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11)和第二定滑轮(13)后与内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顶部还设有与第一定滑轮(11)左右对称的第四定滑轮(14),所述中间套管(2)的底部和顶部还分别设有与第一动滑轮(21)、第二动滑轮(22)左右对称的第三动滑轮(23)和第四动滑轮(24),所述传动腔(12)内还转动安装有第三定滑轮(15),所述升降驱动装置(4)还包括第三卷线绳(48),所述第三卷线绳(48)的一端与第一卷线轮(4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卷线绳(48)的另一端与依次缠绕过第一定滑轮(11)、第二定滑轮(13)、第三定滑轮(15)、第四定滑轮(14)、第三动滑轮(23)和第四动滑轮(24)后与内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上、中间套管(2)的上端和传动腔(12)下端均设有储油端盖(6),储油端盖(6)为圆盘形中空结构,储油端盖(6)内部充注有润滑油,储油端盖(6)的端面上设有出油口,出油口上设有用于接触滑轮进行润滑的渗油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锁定机构(5)包括齿盘(51)、斜锁舌(52)、复位弹簧(53)、拉杆(54)和插销(55),所述齿盘(51)套设在卷线轴(42)外部并与所述支架(4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手摇柄内侧设有伸缩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熙肖波王志刚陈计凡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浦涞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