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802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30
一种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一种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的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或者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的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窄长穿槽,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窄长凹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即使传统卫生间二次排水功能失效,也能实现卫生间二次排水的优点。卫生间二次排水的优点。卫生间二次排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排水
,特别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0所示,建筑卫生间的二次排水作为厕所同层排水沉池底部的二次排水功能,一般在主立管与建筑找平层交接处开设水平圆型排水口,标高与池底底部持平,在排水口处填瓜米石或完全趟开,用于排走厕所墙面或地面下渗的水,避免沉池出现过高积水导致墙体返潮、地面难干等情况;长期使用后,也会产生排水口堵塞的情况,当堵塞至积水面超过结构标高后,沉池水通过块料结合层和预埋管线暗流至卫生间以外的其他房间,导致卫生间以外的地面块料反色、厕所外部房间墙面霉变、木地板破坏等。影响正常功能使用,维修时只能翻开厕所地面至排水口进行修复,维修过程复杂,妨碍正常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即使传统卫生间二次排水功能失效,也能实现卫生间二次排水的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的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上的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的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或者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的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上的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的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窄长穿槽,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窄长凹口。
[0005]本专利技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的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装设传统二次排水结构后,一个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或者,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两侧,或者,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下端靠在卫生间沉池的防水层上,并沿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下端的周边设置过滤层渗透,然后往沉池回填回填物,安装地骨层面,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顶端与地骨层面持平,用封口构件将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顶端口封闭,在地骨层面上铺设地砖。
[0006]在正常使用时,可以按照传统的排水方式在沉池池底排出,沉池池底水可以通过沉池池底部的过滤层渗透至窄长穿槽排出到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竖向出水槽排出。由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的竖向出水槽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排水方向相同,当出竖向出水槽底部出现杂物时,杂物形成初期一般强度很低很薄,但水流速度低时不容易清除干净,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高速水流对该处进行不断冲刷,可清除绝大部分堵塞物,恢复该处底部排水功能。但长期使用后,也会产生竖向出水槽的堵塞物钙化积聚堵塞的情况,在竖向出水槽底部出现一定排水不顺畅,未能在池底排出,池底水位升高后,通过窄长穿槽、卫生间内主
排水管的中间竖向出水槽(距离池底稍高的位置)依然可以排水,避免水位继续上升至楼面,从而实现防止传统卫生间二次排水功能失效的效果。堵塞特别严重(尤其是旧楼)导致水位高时,可在封口构件对应的位置局部打开小孔,采用管道疏通线植入清除后恢复地面,避免全部翻开厕所地面至排水口进行修复,修复过程简单,时间短,对生活无困扰。
[0007]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即使传统卫生间二次排水功能失效,也能实现卫生间二次排水的,能方便地对失效的传统卫生间二次排水设施进行修复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配合使用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6为图T

T的剖视图;图7为专利技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配合使用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8为图7的S

S的剖视图;图9为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的使用方法的示意图;图10为传统二次排水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包括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两侧的或者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的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材质是PVC,可用PVC管裁切获得,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窄长穿槽2,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窄长凹口3。
[0010]如图3、5、6所示,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截面呈半圆弧形,此时,若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截面圆弧直径小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外径时,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相对的两侧(图上没有显示),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4遮盖,若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截面圆弧直径大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外径时,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4遮盖;或者,如图4、7、8所示,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截面呈超过180度的大半圆弧形,一个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侧壁,当然也可以是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相对的两侧,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4遮盖。
[0011]优选地,与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轴线平行的窄长穿槽2有数列,每列由一条以上的窄长穿槽2构成,相邻两列窄长穿槽的窄长穿槽2中间错开分布。这样,截面呈圆弧形的
构件1的各处都能让渗水透过。
[0012]如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的使用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装设传统二次排水结构B后,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两侧,或者,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4遮盖,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下端靠在卫生间沉池C的防水层D上,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的周边的沉池C底部是往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倾斜的斜面K,以便渗水导向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上端伸至地面地骨层面E以上约100mm为宜,先采用卡扣固定后,再用胶进行连接牢固,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下端开设与连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A上的一次排水结构的排水管F匹配的凹口5,并沿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的下端的周边设置过滤层渗透G(瓜米石),然后往沉池C回填回填物H,安装地骨层面E,去除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上伸出地骨层面E多余的部分,使得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顶部与地骨层面E持平后,在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顶部盖上大于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1投影面积的封口构件J(如瓷砖块料)便于排走渗入地骨(即地骨层面E)上的水,最后铺贴地砖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的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上的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的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或者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的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侧壁上的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的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窄长穿槽,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窄长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间二次排水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截面呈半圆弧形,若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截面圆弧直径小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外径时,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靠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相对的两侧,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若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截面圆弧直径大于卫生间内主排水管的外径时,一对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对接成管状且套接在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将卫生间内主排水管上所开设的中间竖向出水槽遮盖;或者,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的截面呈超过180度的大半圆弧形,一个截面呈圆弧形的构件靠在卫生间内主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艳何嘉达柯苹罗志军林碧英冼志烽陈颖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新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