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85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涉及模具进胶领域,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的下方设置有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冷料井与第二冷料井,所述流道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融粒子经过进胶管进入流道结构中,熔融粒子可以将流道中残留的凝固材料推入第一冷料井与第二冷料井中进行暂存,随后温度较均匀的熔融粒子进入模具主体内,如此就可以使成品成型密度及品质较为均匀,同时流道结构外部设置加热机构可以对熔融粒子进行加热,熔融粒子进入模腔内部的温度升高,表面流痕减少,进一步提升了成型品的生产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进胶领域,具体为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液态硅胶又名液体硅胶,是相对固体高温硫化硅橡胶来说的,其为液体胶,具有流动性好,硫化快,更安全环保的特点,可完全达到食品级的要求,液态硅胶具有优异的抗撕裂程度、回弹性、抗变黄性、热稳定性和耐热抗老化性等。主要用于婴幼儿用品、医疗用品及电子产品。
[0003]公告号为CN2160012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其包括进胶管,进胶管的一端为射出胶体的出胶口,出胶口处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贯穿安装座且用于与模具进胶口连通的连通口,出胶口插设于安装座的连通口内,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模具的可拆卸固定连接件。本申请具有减小进胶管频繁拆卸时发生磨损的可能性的效果,
[0004]但该专利的熔融粒子经过进胶口直接进入流道,流道内部的残留的凝固材料被熔融粒子直接推入成型品中,成型品会造成流痕,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第一个成品会被挑出,这就会对原料产生一定的损耗,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以解决的一般模具进胶结构内部残留的熔融粒子会对成品质量造成影响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进胶管,所述进胶管的下方设置有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冷料井与第二冷料井,所述流道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机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成品成型密度及品质较为均匀,表面流痕减少,进一步提升了成型品的生产质量。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副流道与分流道,所述主流道、副流道与分流道为相互连通状态。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道结构为熔融粒子的输送提供通道。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道的底端设置有浇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熔融粒子从浇口中排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机构为加热丝,且加热丝对主流道与浇口进行加热工作。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丝可以对流道内部的熔融粒子进行加热保温。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胶管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且固定机构将进胶管与模具主体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可以对进胶管进行固定安装。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胶管与主流道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对进胶管与主流道进行密封。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熔融粒子经过进胶管进入流道结构中,熔融粒子可以将流道中残留的凝固材料推入第一冷料井与第二冷料井中进行暂存,随后温度较均匀的熔融粒子进入模具主体内,如此就可以使成品成型密度及品质较为均匀,同时流道结构外部设置加热机构可以对熔融粒子进行加热,熔融粒子进入模腔内部的温度升高,表面流痕减少,进一步提升了成型品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进料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模具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分流道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中:1、模具主体;2、进胶管;3、固定机构;4、主流道;5、副流道;6、分流道;7、浇口;8、第一冷料井;9、第二冷料井;10、加热丝;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5]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主体1,模具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胶管2,进胶管2的下方设置有流道结构,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4、副流道5与分流道6,主流道4、副流道5与分流道6为相互连通状态,分流道6的底端设置有浇口7,流道结构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冷料井8与第二冷料井9,第一冷料井8位于主流道4与副流道5的交叉处,第二冷料井9位于副流道5与分流道6的交叉处,熔融粒子由进胶管2进入主流道4中,随后将主流道4内部残留的材料推入第一冷料井8中,随后温度较均匀的熔融粒子继续前进,将副流道5内部残留的材料推入第二冷料井9中,进而熔融粒子由分流道6进入不同的模腔中,由浇口7排出,浇口7的管径大于分流道6,熔融粒子的速度降低,解决了因为加速度过大,成型品表面仍然会出现流痕的问题;
[0026]流道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机构,加热机构为加热丝10,且加热丝10对主流道4与浇口7进行加热工作,熔融粒子在主流道4中运动时,加热丝10对粒子进行保温加热,保证粒子温度,减少因为流道温度不足,导致粒子整体温度下降的问题发生,进而有效的减少产品的表面流痕产生。
[0027]具体的,请参阅图3,流道结构的管道内壁可以为改良式梯形结构,顶边为弧形,当熔融粒子在管道中形成皮肤层后,流道依然具有较大的流动空间
[0028]请参阅图1,进胶管2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机构3,且固定机构将进胶管2与模具主体相连接,固定机构可以为定位板与螺栓配合对模具主体1进行固定。
[0029]请参阅图1,进胶管2与主流道4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圈11,进胶管2固定后,进胶管2与主流道4的会产生一定的缝隙,通过密封圈11将缝隙堵住防止物料流出。
[0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液态硅胶的熔融粒子由进胶管2进入主流道4中,随后将主流道4内部残留的材料推入第一冷料井8中,随后温度较均匀的熔融粒子继续前进,将副流道5内部残留的材料推入第二冷料井9中,进而熔融粒子由分流道6进入不同的模腔中,由浇口7排出,当熔融粒子在主流道4中运动时,加热丝10对粒子进行保温加热,保证粒子温度,减少因为流道温度不足,导致粒子整体温度下降的问题发生,进而有效的减少产品的表面流痕产生。
[00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技术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包括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胶管(2),所述进胶管(2)的下方设置有流道结构,所述流道结构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冷料井(8)与第二冷料井(9),所述流道结构的外壁设置有加热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结构包括主流道(4)、副流道(5)与分流道(6),所述主流道(4)、副流道(5)与分流道(6)为相互连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态硅胶模具进胶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德生李银银周庆焕谢喜华
申请(专利权)人:硅美德橡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