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80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涉及外科手术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大环和小环,所述大环套接在小环上,所述大环为硬质环,所述硬质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凸缘;所述小环为软质环,所述小环的一端外翻并环绕套接于大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小环的端部设有缝线口,所述凸缘上也设有贯穿凸缘的缝线口。该膀胱吻合装置可以实现简便快捷安全的吻合。捷安全的吻合。捷安全的吻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外科手术医疗器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外科临床工作中,输尿管

膀胱吻合术为常运用的操作技术,尤见于肾脏移植手术。
[0003]肾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随着手术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良,其术后输尿管狭窄或尿漏等外科并发症较前明显降低。由于膀胱解剖位置深,手术显露差,输尿管

膀胱的手法吻合操作复杂耗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跟临床医生经验呈一定的负相关,此外,置入双J管能较好的预防术后组织水肿和吻合口漏尿,输尿管狭窄,但它同时也带来了置管的并发症,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机会,影响了输尿管的蠕动功能,另外术后双J管的长期留置,管壁易形成结石,取出困难,同时存在双J管断裂,并且术后有可能发生双J管回缩、移位,导致取出困难,甚至需要二次手术取出的风险。再者,安放的输尿管支架管需要术后进行膀胱镜下的取管操作,无形之中增加了侵袭性操作的机会和风险,同时亦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另外,临床上发现许多肾移植受者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的操作时,很难找到输尿管膀胱开口,这为手术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甚至导致操作无法进行。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便,快捷,安全,无支架的新方法来完成输尿管

膀胱再植吻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可以实现简便快捷安全的吻合。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包括大环和小环,所述大环套接在小环上,所述大环为硬质环,所述硬质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凸缘;所述小环为软质环,所述小环的一端外翻并环绕套接于大环的外侧壁上;所述小环的端部设有缝线口,所述凸缘上也设有贯穿凸缘的缝线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大环由硬质可降解天然材料制成,所述小环由聚癸二酸

丙三醇弹性体制成。
[0007]进一步的,所述硬质可降解天然材料为蚕丝蛋白和壳聚糖。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缝线口内还穿设有缝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缝线的材质包括聚羟基乙酸和稀土铕聚氨酯。
[0010]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将小环设置成软质的,并且一端向外翻出并套接在大环的外侧壁上,这样在套接大环时,能够对大环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也达到紧密嵌合实现吻合的技术效果,减少传统方式的吻合带来的不便,具有简便、快速和安全的优点;
[0012]2、大环和小环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免置双J管,既避免双J管的长期置入带来的感染及结石问题,也省去了拔除双J管带来的风险和不便;环状结构;
[0013]3、在小环端部上开设缝线口,同时在凸缘上也开设缝线口,这样可以通过在缝线口内穿入荧光缝线,不仅可以来使吻合装置固定于膀胱和输尿管上,还能通过荧光缝线来作为输尿管膀胱开口的标志,降低了再次输尿管手术时寻找开口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A

A处的截面图。
[0016]图中:1、大环;2、荧光缝线;3、小环;4、凸缘;5、缝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大环1和小环3,大环1套接在小环3上,大环1为硬质环,硬质环的外侧壁固定安装了4个凸缘4;如图1所示,小环3为软质环,小环3的一端外翻并环绕套接于大环1的外侧壁上;小环3的端部开设有缝线口5,如图1所示,缝线口5的两端一端位于小环3的端部,一端位于小环3的内侧壁,如图2所示,凸缘4上也开有贯穿凸缘4 的缝线口5。
[0019]大环1由硬质可降解天然材料制成,小环3由聚癸二酸

丙三醇弹性体制成,小环3具有弹性,可以将内侧外翻。
[0020]硬质可降解天然材料为蚕丝蛋白和壳聚糖。
[0021]如图1所示,缝线口5内还穿设有荧光缝线2。
[0022]荧光缝线2的材质包括聚羟基乙酸和稀土铕聚氨酯,不仅可以使荧光缝线2降解,还能作为输尿管膀胱开口的标志,降低了再次输尿管手术时寻找开口的难度。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时,首先修整好输尿管的长度及多余结缔组织,将小环3置于输尿管上,将小环3外翻,通过小环3外侧的荧光缝线2将其固定;其次,用生理盐水灌满膀胱,在膀胱合适位置剪一大小约1cm的口子,置入大环1,并用两侧的荧光缝线2固定在膀胱上;最后,将小环3套在大环1里,通过紧密嵌合的方式吻合,从而实现输尿管膀胱的吻合。
[00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大环(1)和小环(3),所述大环(1)套接在小环(3)上,所述大环(1)为硬质环,所述硬质环的外侧壁设有多个凸缘(4);所述小环(3)为软质环,所述小环(3)的一端外翻并环绕套接于大环(1)的外侧壁上;所述小环(3)的端部设有缝线口(5),所述凸缘(4)上也设有贯穿凸缘(4)的缝线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输尿管膀胱吻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环(1)由硬质可降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英姿阳敏刘洪佘兴国牛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