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70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涉及铜电解精炼技术领域。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内部管道和出液挡板构成,的电解槽为铜电解正常生产使用的电解槽,内部管道包括管道一、管道二、三通一、管道三和进液管,的进液管接近电解槽内部的一侧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出液小孔,出液小孔贴着液面进入电解槽,出液小孔的数量为一百零八个,进液管围绕电解槽上沿铺设,出液挡板铺设在电解槽与进液管的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侧壁上,出液挡板与电解槽的侧壁通过弹簧轴转动连接,出液挡板呈现弧形,出液挡板开口向下,出液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块,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有利于消除浓差极化,实现高电流密度电解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电解精炼
,具体为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电解精炼过程中,电解液需不停地循环,目的是传质传热,补充因电化学反应而导致的局部离子减少或增加,保持电解槽内各部位电解液成分与温度均匀,减少浓差极化,有利于电解过程的顺利进行。
[0003]铜电解精炼电解液的进液循环方式总体上分为上进下出式和下进上出两种,常规上端进下端出的上进下出式循环,电解液从槽子一端直接进入电解槽上部,并由上向下流,在电解槽的另一端设有出液隔板,将电解槽下部的电解液导出。另外下进上出循环方式,电解液从电解槽一端进入电解槽的下部,在槽内由下向上流动,从电解槽另一端上部的溢流盒溢出。还有下进上出是采用槽底中央进液、槽上两端出液的循环方式,它是在电解槽底中央沿着槽的长度方向设一个进液管(PVC硬管),通过沿管均布的小孔(孔距与同名极距相同)给液。
[0004]上端进下端出的上进下出式循环和下进上出循环方式为“一端进液”,自然对流控制着竖直极板上的流型,导致电极之间的电解液循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电解液在阴极表面向上流动,在阳极表面向下流动。因此,铜离子不能快速从边界层供给至阴极表面。传统的“一端进液”式电解槽通常在220

280A/m2的低电流密度下工作。下进上出是采用槽底中央进液、槽上两端出液的循环方式是底管进液,电解液成分、温度在槽内各个区域分布较均匀较一致。但底管的供液方式出液孔多,液从电解槽底部往上从电解槽两端溢出,容易搅动阳极泥,不利于阳极泥的沉降,因此亟需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内部管道和出液挡板构成,所述的电解槽为铜电解正常生产使用的电解槽,所述内部管道包括管道一、管道二、三通一、管道三和进液管,所述的进液管接近电解槽内部的一侧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出液小孔,所述出液小孔贴着液面进入电解槽,所述出液小孔的数量为一百零八个,所述进液管围绕电解槽上沿铺设,所述出液挡板铺设在电解槽与进液管的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侧壁上,所述出液挡板与电解槽的侧壁通过弹簧轴转动连接,所述出液挡板呈现弧形,所述出液挡板开口向下,所述出液挡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块。
[0007]优选的,所述管道二呈现U型,所述管道二从电解槽边延伸至底部中间,所述管道二的两侧上端口均连通有三通一,所述管道二通过三通一并变径紧贴电解槽侧壁向上延申至电解槽上沿,所述三通一在远离管道二的那一端口连通有管道三,所述管道三在远离三
通一的那一端贴着电解槽内壁竖直向上连通进液管,所述管道三呈现DN25,管道三与进液管用耐腐蚀胶泥粘接固定在电解槽内壁。
[0008]优选的,所述电解槽侧壁上端中部固定连通有溢流管,所述进液管与溢流管平齐并环绕电解槽侧壁一圈,所述出液小孔紧贴电解槽内部液面,并正对阴阳极板之间的空隙。
[0009]优选的,出液挡板铺设在电解槽与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壁上,略低于阳极板,开口向下,宽度为五百毫米。
[0010]优选的,所述进液管使用的材质为PVC、PE、PP中的一种,优选为PVC。
[0011]优选的,所述管道二呈现DN50的PVC管道。
[0012]优选的,管道二的中部下端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二用管道一托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改变对流控制着竖直极板上的流型的方式,使得电极之间的电解液循环充足,使得电解液流动,铜离子能快速从边界层供给至阴极表面,有利于消除浓差极化,实现高电流密度电解生产。
[0015](2)、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通过进液管从上方功业,避免搅动阳极泥,有利于阳极泥的沉降。
[0016](3)、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0017](4)、该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通过浮块的设计,从而可以根据电解液的液面高度进行出液挡板角度的自动调节,提高了装置的自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三通一连接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进液管示意图。
[0021]图中:1、管道一;2、管道二;3、管道三;4、进液管;5、溢流管;6、电解槽;7、出液挡板;8、浮块;9、三通一;10、出液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6、内部管道和出液挡板7构成,的电解槽6为铜电解正常生产使用的电解槽,内部管道包括管道一1、管道二2、三通一9、管道三3和进液管4,的进液管4接近电解槽6内部的一侧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出液小孔10,出液小孔10贴着液面进入电解槽6,出液小孔10的数量为一百零八个,进液管4围绕电解槽6上沿铺设,出液挡板7铺设在电解槽6与进液管4的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侧壁上,出液挡板7与电解槽6的侧壁通过弹簧轴转动连接,出液挡板7呈现弧形,出液挡板7开口向下,出液挡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块8,实现电解液的槽内均匀流动。改进了传统的单边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导致的电解液流动不均匀的问题。
[0024]管道二2呈现U型,管道二2从电解槽6边延伸至底部中间,管道二2的两侧上端口均连通有三通一9,管道二2通过三通一9并变径紧贴电解槽6侧壁向上延申至电解槽6上沿,三通一9在远离管道二2的那一端口连通有管道三3,管道三3在远离三通一9的那一端贴着电解槽6内壁竖直向上连通进液管4,管道三3呈现DN25,管道三3与进液管4用耐腐蚀胶泥粘接固定在电解槽6内壁。
[0025]电解槽6侧壁上端中部固定连通有溢流管5,进液管4与溢流管5平齐并环绕电解槽6侧壁一圈,出液小孔10紧贴电解槽6内部液面,并正对阴阳极板之间的空隙。
[0026]出液挡板7铺设在电解槽6与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壁上,略低于阳极板,开口向下,宽度为五百毫米。
[0027]进液管4使用的材质为PVC、PE、PP中的一种,优选为PVC。
[0028]管道二2呈现DN50的PVC管道。
[0029]管道二2的中部下端连接有管道一1,管道二2用管道一1托住。
[0030]工作原理:
[0031]将阴阳双极装入电解槽6后,使用新型给液方式进行电解液循环,调节电解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包括电解槽(6)、内部管道和出液挡板(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解槽(6)为铜电解正常生产使用的电解槽,所述内部管道包括管道一(1)、管道二(2)、三通一(9)、管道三(3)和进液管(4),所述的进液管(4)接近电解槽(6)内部的一侧等距均匀的开设有出液小孔(10),所述出液小孔(10)贴着液面进入电解槽(6),所述出液小孔(10)的数量为一百零八个,所述进液管(4)围绕电解槽(6)上沿铺设,所述出液挡板(7)铺设在电解槽(6)与进液管(4)的进液方向垂直的两面侧壁上,所述出液挡板(7)与电解槽(6)的侧壁通过弹簧轴转动连接,所述出液挡板(7)呈现弧形,所述出液挡板(7)开口向下,所述出液挡板(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槽新型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二(2)呈现U型,所述管道二(2)从电解槽(6)边延伸至底部中间,所述管道二(2)的两侧上端口均连通有三通一(9),所述管道二(2)通过三通一(9)并变径紧贴电解槽(6)侧壁向上延申至电解槽(6)上沿,所述三通一(9)在远离管道二(2)的那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娟奇邓成虎黄伟何泽民张文玺罗来文章利兵高思原周志东徐成浩毛志华徐小董李凤翔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