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760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路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包括避雷器壳体,避雷器壳体内设有多个叠加设置的线路避雷器阀片,位于最上方的线路避雷器阀片的顶部压装有正极铜片,位于最上方的线路避雷器阀片的底部压装有负极铜片,避雷器壳体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信号处理模块。该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将最上方的低压端线路避雷器阀片作为泄漏电流的采样电阻,在该线路避雷器阀片的两侧分别压装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从而采集线路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该传感装置直接作为线路避雷器本体的一部分,无需额外安装传感器模块,降低成本,且可以实现避雷器本体和传感模块的一体化浇筑。体化浇筑。体化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路避雷器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雷击输配电线路引起的跳闸严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线路的耐雷性能,安装线路避雷器作为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防雷改造措施,在电网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线路避雷器工作在野外,环境较为恶劣,风吹日晒雨淋,容易导致线路避雷器自身的损坏,若有安全隐患的线路避雷器未能及时发现和替换,容易导致避雷器击穿,从而造成线路闪络跳闸,非但未能提高线路耐雷水平,还造成了线路故障,因此,线路避雷器的在线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避雷器泄漏电流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避雷器状态评估。
[0003]公开号为CN202994931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避雷器状态监测装置,包括无线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器、无线电压相位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现场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平台和监测终端,无线避雷器泄漏电流传感器、无线电压相位传感器分别通过无线传感器网与现场数据采集器连接,现场数据采集器与数据传输平台连接,数据传输平台与监测终端连接,具有检测精度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0004]虽然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线监测线路避雷器是否泄漏电流,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多个传感器、现场数据采集器和数据传输平台都需要额外安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容易因为外力破坏而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包括避雷器壳体,所述避雷器壳体的外壁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线路避雷器伞裙,所述避雷器壳体的顶部设有线路避雷器支柱,所述避雷器壳体的底部设有高压导线连接端,所述避雷器壳体内设有多个叠加设置的线路避雷器阀片,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路避雷器阀片的顶部压装有正极铜片,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路避雷器阀片的底部压装有负极铜片,所述避雷器壳体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
[0008]优选的,所述正极铜片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远离正极铜片的一端穿过避雷器壳体内壁的顶部且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负极铜片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远离负极铜片的一端穿过避雷器壳体内壁的顶部且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负极铜片的外径与线路避雷器阀片的外径相同,所述正极铜片的外径为负极铜片外径的一半。
[0011]优选的,所述避雷器壳体的内壁且位于顶部的位置竖直开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一导线位于避让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避雷器壳体内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将最上方的低压端线路避雷器阀片作为泄漏电流的采样电阻,在该线路避雷器阀片的两侧分别压装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正极铜片和负极铜片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线与信号处理模块电性连接,从而采集线路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该传感装置直接作为线路避雷器本体的一部分,无需额外安装传感器模块,降低成本,且可以实现避雷器本体和传感模块的一体化浇筑,从而避免增大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避雷器壳体1、线路避雷器伞裙2、线路避雷器阀片3、线路避雷器支柱4、高压导线连接端5、信号处理模块6、正极铜片7、负极铜片8、第一导线9、避让槽10、保护罩11、无线通讯模块12、第二导线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包括避雷器壳体1,避雷器壳体1的外壁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线路避雷器伞裙2,避雷器壳体1的顶部设有线路避雷器支柱4,避雷器壳体1的底部设有高压导线连接端5,线路避雷器伞裙2、线路避雷器支柱4和高压导线连接端5均为线路避雷器现有结构,在此不作赘述,避雷器壳体1内设有多个叠加设置的线路避雷器阀片3,位于最上方的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顶部压装有正极铜片7,位于最上
方的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底部压装有负极铜片8,最上方的线路避雷器阀片3位于低压端,将该线路避雷器阀片3作为泄漏电流的采样电阻,在该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两侧分别压装正极铜片7和负极铜片8,正极铜片7和负极铜片8分别通过带绝缘层的导线与信号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从而采集线路避雷器的泄漏电流,避雷器壳体1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保护罩11,对信号处理模块6起到保护作用,保护罩11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6,用于检测正极铜片7和负极铜片8是否导通,从而实现该传感装置检测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
[0024]本实施例中,正极铜片7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13,第二导线13远离正极铜片7的一端穿过避雷器壳体1内壁的顶部且与信号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负极铜片8电性连接有第一导线9,第一导线9远离负极铜片8的一端穿过避雷器壳体1内壁的顶部且与信号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使正极铜片7和负极铜片8与信号处理模块6连通。
[0025]具体的,负极铜片8的外径与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外径相同,正极铜片7的外径为负极铜片8外径的一半,正极铜片7和负极铜片8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避雷器壳体(1),所述避雷器壳体(1)的外壁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线路避雷器伞裙(2),所述避雷器壳体(1)的顶部设有线路避雷器支柱(4),所述避雷器壳体(1)的底部设有高压导线连接端(5),所述避雷器壳体(1)内设有多个叠加设置的线路避雷器阀片(3),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顶部压装有正极铜片(7),位于最上方的所述线路避雷器阀片(3)的底部压装有负极铜片(8),所述避雷器壳体(1)的顶部且靠近边缘的位置设有保护罩(11),所述保护罩(11)内设有信号处理模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线路避雷器泄漏电流检测的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铜片(7)电性连接有第二导线(13),所述第二导线(13)远离正极铜片(7)的一端穿过避雷器壳体(1)内壁的顶部且与信号处理模块(6)电性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钱鑫王前进张毅朱圆爱乔东杨凌霄张富金鑫毕泽民袁彬彬王红平段稳朝钟汶兵王家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