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73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其是在测量闭壳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家系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包括以下步骤:a.种质资源收集;b.基础家系构建;c.亲本的选择;d.核心家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贝类新品种培育
,具体涉及了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和生产珍珠的主要母贝,文明遐迩的
ꢀ“
南珠”就是该贝所产。合浦珠母贝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区。我国合浦珠母贝养殖珍珠的研究生产始于二十世纪中期,1958年人工育珠成功,1965年人工育苗成功,标志着合浦珠母贝的养殖进入全人工养殖时代,即利用人工繁殖的种苗进行养殖,养成后挑选成熟个体又开展人工繁殖,形成封闭循环,经过40多年的人工繁殖、养殖后,由于缺乏科学的选择育种,出现了个体小型化、死亡率高等问题,表明抗逆能力下降,种质衰退。
[0003]“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展了合浦珠母贝选择育种研究,分别获得南珍1号、中科1号、海大1号和海选1号四个新品种。申请人的指导老师在合浦珠母贝选择育种方面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如申请人的指导老师于2020年8月31日申请的“一种合浦珠母贝小片贝新品种培育方法”,专利申请号为“202010900146.7”;该成果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珍珠贝插核的生产实践中,育珠贝和小片贝一般来自同一批贝,没有进行专门化的选育,导致外套膜小片珍珠层分泌的能力弱、颜色混杂且光泽度低,严重影响珍珠的质量,制约珍珠养殖行业的发展”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基础群体的建立:从野生合浦珠母贝某一群体中,按10%的选择强度选出体型端正、个体较大、贝壳厚实的1000只贝,作为待选亲贝;(2)亲贝的选择:通过测量1000只待选亲贝的表型数据,计算其体质量系数,选出体质量系数较大的前200只贝,通过解剖将贝壳打开,从中选出性腺发育肥满、贝壳内壳珍珠层颜色为白色、且光泽度较好、无瑕疵的贝作为亲本;(3)配子的获得:解剖亲贝后用牙签挑取少量性腺,通过镜检选出性腺发育成熟的母本和父本各30只,将每个个体的卵子和精子分别放入500ml的烧杯中;(4)构建第一代选育群体F1:a.交配、孵化:首先将30个烧杯中的卵子混合在一起,再将得到的混合卵液均匀分配到另外的30个烧杯中,将烧杯内的卵液分别进行活化,把解剖好的30个父本的精子活化后分别加入到活化后的卵子中,受精后转移到孵化桶中,用300目筛绢网过滤掉杂物,再用500目筛绢网过滤到多余的精子,防止多精入卵;b.幼虫培育:将上述受精卵在水中发育20

24小时,得到D形幼虫后再等量混合,于培育池中进行培养45

60天,得到2mm的稚贝;c.成贝养殖:将上述培养好的稚贝,放到海上养殖培育出F1代成贝;用上述方法构建3个以上群体;(5)构建选育F2代群体:按照步骤(1)的所述方法选择候选亲本,按步骤(2)所述的方法计算体质量系数,并用BLUP方法估计体质量系数的育种值,选择育种值靠前的亲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交配:A群体的30个母本分别与B群体中30个父本交配,B群体中30个母本分别与C群体中的30个父本交配,C群体的30个母本分别与A群体中30个父本交配,构建三个F2代选育群体,具体培育方式如步骤(4)所述;(6)重复步骤(5),进行累代选育至4代以上。合浦珠母贝小片贝新品种培育方法不需要通过转基因等复杂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在对生物和环境安全没有任何影响的
前提下,通过专门化的选育,提供了一种珍珠质分泌能力强,珍珠层光泽度高的合浦珠母贝小片贝,弥补现有技术不足。
[0004]在持续研究过程中,申请人发现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比普通的合浦珠母贝具有更好的抗逆性和生长速度;同时,在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的研究也存在着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在测量闭壳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基础上,利用家系基因聚合育种技术,培育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该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具有抗逆性强和生长速度快的优点,有效解决了个体小型化和死亡率高等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种质资源收集:收集合浦珠母贝运回养殖场进行暂养至繁殖季节;b.基础家系构建:解剖步骤a收集回来的合浦珠母贝,对闭壳肌呈红色、橘红色或浅红色的个体进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并选取含量>120ug/g个体作亲本,按雌雄1:1比列构建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在相同条件下培育管理;出苗后在相同海区以相同条件进行养殖、管理,在养殖1周年的时候进行性状测量,每个家系测量雌雄个体各1000个以上;测量的性状指标包括壳长、壳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然后利用ASReml软件计算基于BLUP动物模型的育种值和遗传力参数;c.亲本的选择:根据上述家系类胡罗卜素含量的育种值排序选留高于平均值的家系作为留种的候选家系;根据雌雄平均育种值大小进行排序并按大小编号,育种值最大的编号为1号,依此类推;在繁殖季节前对选留的家系分别按雌雄进行个体筛选:每个家系按大小分别挑选雌雄个体排名前200的个体进行性状测量并标记每个个体,然后计算个体的育种值并排序,排名大于平均值的个体分别作为候选亲本;d.核心家系
‑‑
第二代家系的构建:从雌性育种值排第一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雌性个体与从雄性育种值排第一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雄性个体按1:1进行交配;然后从雌性育种值排第二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雌性个体与从雄性育种值排第二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雄性个体按1:1进行交配;依此类推,完成所有选留家系间的配对,优优结合,达到质量性状优良基因聚合的目的;繁殖、种苗培育和养殖的方式与步骤b相同;养殖1周年时进行性状测量和家系育种值和遗传力参数计算,测量的性状指标和
家系育种值和遗传力参数计算方法与步骤b相同;e.核心家系
‑‑
第三代家系的构建:按步骤c和步骤d的方法,首先进行家系间的雌雄平均育种值排序,然后进行家系内雌雄个体育种值排序,在避免近亲交配的前提下,挑选最好雌性家系的最好雌性个体与最好雄性家系的最好雄性个体交配、雌雄排名第二家系的最好雌雄个体交配,依此类推,构建第三代核心家系,依此类推,完成所有家系间的配对,进一步聚合优良基因;交配过程中要避免同一家系的雌雄个体交配,如果配对个体的近交系数达到设定阈值1则分别与下一个排名家系的个体交配;f.按步骤e的方法继续构建核心家系至5代以上,最后获得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a中,至少从3个不同海域或不同养殖场或不同品系收集亲本2000个以上,并且选择个体外形端正、完整、无病害的个体。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步骤b中,所有家系的种苗繁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当幼苗达到1mm左右出苗移到海区用网笼养殖,放养密度相同。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由于绝大多部分经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合浦珠母贝新品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种质资源收集:收集合浦珠母贝运回养殖场进行暂养至繁殖季节;b.基础家系构建:解剖步骤a收集回来的合浦珠母贝,对闭壳肌呈红色、橘红色或浅红色的个体进行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并选取含量高的个体作亲本,按雌雄1:1比列构建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在相同条件下培育管理;出苗后在相同海区以相同条件进行养殖、管理,在养殖1周年的时候进行性状测量,每个家系测量雌雄个体各1000个以上;测量的性状指标包括壳长、壳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然后利用ASReml软件计算基于BLUP动物模型的育种值和遗传力参数;c.亲本的选择:根据上述家系育种值排序选留高于平均值的家系作为留种的候选家系;根据雌雄平均育种值大小进行排序并按大小编号,育种值最大的编号为1号,依此类推;在繁殖季节前对选留的家系分别按雌雄进行个体筛选:每个家系按大小分别挑选雌雄个体排名前200的个体进行性状测量并标记每个个体,然后计算个体的育种值并排序,排名大于平均值的个体分别作为候选亲本;d.核心家系
‑‑
第二代家系的构建:从雌性育种值排第一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雌性个体与从雄性育种值排第一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雄性个体按1:1进行交配;然后从雌性育种值排第二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雌性个体与从雄性育种值排第二的家系中选择个体育种值排第一的雄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若琳谭静林何积翠白丽蓉王培喻达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