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7349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疾病模型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包括制备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和切开小鼠脾脏与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创新的建立了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该模型除肝组织外,其余器官均无转移瘤形成,为进一步研究肺腺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信号调控途径,以及未来研究和开发抑制或/和阻断肺癌转移的分子靶向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移的分子靶向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移的分子靶向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疾病模型制备
,具体涉及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是NSCLC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约占肺癌的40%,也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的5年生存率为15%,晚期转移性肺癌生存率仅5.5%。肿瘤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占肿瘤相关死亡的95%,并且大多无法治愈。对于NSCLC患者,常见的转移器官包括淋巴结、肝脏、骨和脑组织,其中,约20%的肺癌发生肝脏转移。在发生单器官转移的肺癌中,肝转移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仅3

6个月。目前治疗肝转移性肺癌的策略主要是使用包括手术、肝移植、放疗、抗血管治疗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在内的综合治疗。其中,手术、放疗需要考虑肿瘤个数、大小、生长部位等指征;肝移植在转移性肝癌中的运用仍存在很大争议;抗血管治疗对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延长存在瓶颈。临床研究提示肝转移是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差的独立预测因素,肝转移而非其他部位转移可通过调节全身系统性抗肿瘤免疫诱导免疫治疗耐药。
[0003]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单药或者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晚期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然而,相当部分患者初始治疗无效,仅约20%的LUAD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并且这些患者中的大多数会出现继发性耐药。临床研究提示肝转移是免疫治疗肿瘤治疗疗效差的独立预测因素,肝转移而非其他部位转移可通过调节全身系统性抗肿瘤免疫诱导免疫治疗耐药。对于这种免疫治疗敏感性或耐药性问题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认为肿瘤组织内免疫细胞的浸润不足、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是导致免疫治疗不响应或耐药的关键因素。因此,运用免疫完整小鼠建立LUAD肝脏特异性转移的动物模型深入研究肿瘤免疫微环境在LUAD转移中的生物学机制,探寻和开发能靶向肝转移灶肿瘤的潜在药物,对于提高LUAD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缺乏用免疫完整小鼠建立的肺腺癌肝转移瘤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首次创新的建立了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6]S1:制备表达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的Lewis肺癌细胞单细胞悬浮液,其中细胞浓度为5
×
107/mL,后续每只小鼠的注射量为5
×
106个细胞/100μlPBS;
[0007]S2:准备4只6

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进行脾脏注射,注射方式如下:
[0008](1)给老鼠称重、麻醉备皮消毒,铺巾;
[0009](2)切开左腹旁侧皮肤及肌肉;
[0010](3)游离出脾脏,用一根4

0缝合线结扎脾脏中部,然后用手术电刀从结扎线一侧剪开脾脏,将脾脏分为两半;
[0011](4)用胰岛注射针吸取步骤S1中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注射于(3)中分离出来的结扎的半个脾脏内,按照步骤S1中的注射量给每只小鼠注射100μl PBS细胞悬液,注射完成后等待3分钟后,将注射了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半个脾脏完全切除,将未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半个脾脏放回小鼠腹腔;
[0012](5)补充腹水,缝合肌肉及皮肤,接种后第6、10、18天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证实形成肝转移灶,即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
[0013]进一步的,步骤S2(4)中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注射时间为3分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次创新的建立了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该模型除肝组织外,其余器官均无转移瘤形成,为进一步研究肺腺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信号调控途径,以及未来研究和开发抑制或/和阻断肺癌转移的分子靶向药物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脾内注射切除法建立肺癌肝转移模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脾内接种后肝转移模型小鼠的全身IVIS图像结果;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肝转移瘤荧光强度定量;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18天时其他器官与肝脏内转移IVIS图像结果;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18天建立的实验性肝转移瘤HE染色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1]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提供了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步骤如下:
[0023]S1:制备表达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的Lewis肺癌细胞单细胞悬浮液(LLC

LUC),其中细胞浓度为5
×
107/mL,后续每只小鼠的注射量为5
×
106个细胞/100μlPBS;
[0024]S2:准备4只6

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进行脾脏注射,注射方式如下:
[0025](1)给老鼠称重、麻醉备皮消毒,铺巾;
[0026](2)切开左腹旁侧皮肤及肌肉;
[0027](3)游离出脾脏,用一根4

0缝合线结扎脾脏中部,然后用手术电刀从结扎线一侧剪开脾脏,将脾脏分为两半;
[0028](4)用胰岛注射针吸取步骤S1中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注射于(3)中分离出来的结扎的半个脾脏内,按照步骤S1中的注射量给每只小鼠注射100μlPBS细胞悬液,本实施例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注射时间为3分钟,注射完成后等待3分钟后,将注射了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半个脾脏完全切除,将未注射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的半个脾脏放回小鼠
腹腔;
[0029](5)补充腹水,缝合肌肉及皮肤。
[0030]本实施例于接种Lewis肺癌细胞悬浮液后第6、10、18天使用动物活体成像系统(IVIS)拍摄,拍摄前用DPBS(w/oMg
2+
、Ca
2+
)配置D

Luciferin工作液(15mg/mL)*,并经0.2μm滤膜无菌过滤,注射量:10μL/g的体重,如20g重小鼠,注射200μL工作液(1.5mgD

Luciferin);腹腔注射10

15分钟后,上机进行图像分析。
[0031]见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脾内注射切除法建立肝转移模型示意图,本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脾脏切除注射法建立肺腺癌肝转移小鼠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制备表达荧光素酶基因luciferase的Lewis肺癌细胞单细胞悬浮液,其中细胞浓度为5
×
107/mL,后续每只小鼠的注射量为5
×
106个细胞/100μlPBS;S2:准备4只6

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进行脾脏注射,注射方式如下:(1)给老鼠称重、麻醉备皮消毒,铺巾;(2)切开左腹旁侧皮肤及肌肉;(3)游离出脾脏,用一根4

0缝合线结扎脾脏中部,然后用手术电刀从结扎线一侧剪开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玲玲周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