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壮迭代的瓦尼桑黄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54734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壮迭代的瓦尼桑黄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所述瓦尼桑黄菌种为QJ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壮迭代的瓦尼桑黄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
,具体涉及一种复壮迭代的瓦尼桑黄菌种及其栽培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桑黄是最早收录于我国中药古籍中的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的总称,广泛分布于我国及北半球不同地区,并生长在桑树、杨树、丁香、忍冬、栎树、锦带花、水曲柳、枣树、核桃楸等多种阔叶树上。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 (或称杨树桑黄)是生长在杨树上的一种珍稀药用真菌。关于桑黄的药用功能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详细记载药用价值很高,尤其在抗肿瘤方面。有研究对27 种真菌提取多糖的抗癌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其中桑黄多糖的肿瘤抑制率高达 96.7%,是目前真菌中抑制肿瘤细胞效果最好的真菌类活性物质,显著优于灵芝及香菇多糖,是未来抗癌药物的重要研发方向之一。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制剂和保健品研究开发的热点,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桑黄产业规模正逐年扩大,全国桑黄栽培规模超过2000万段(袋),形成了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健康产业。
[0003]以桑黄多糖为主要成分的药材、药物和保健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商业价值,相关企业也逐步将重心投放在高产多糖的目标菌株以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在另一个珍稀食药菌灵芝中,其灵芝孢子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保护肝损伤和辐射防护等作用,广泛用于肿瘤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机体免疫力。而瓦尼桑黄作为食药用菌的一种,在以往的生产中未发现大量弹射孢子的品种。同时,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生产品种少,还存在瓦尼桑黄品种在使用1

2年后就面临退化风险,不仅表现在产量下降,更重要的是代表其功效的主要成分,如多糖、三萜、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活性也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由此可见搜集驯化高产桑黄孢子粉新品种的选育工作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的QJF

8菌种,分类命名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其于 2022年03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20。
[0006]瓦尼桑黄新菌种QJF

8,具有能够大量弹射孢子的特点,瓦尼桑黄二三层叠生,呈马蹄形或扇形,木质、坚硬,菌盖呈深黄色至褐色,边缘白色生长圈消失孢子弹射结束后及时采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在生产桑黄孢子粉中的应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桑黄孢子粉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桑黄孢子粉多糖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0010]其中,所述桑黄,包括所述瓦尼桑黄菌种QJF

8。
[0011]其中,所述抗癌药物,包括抗肝炎药物。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的栽培方法,其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3]原种的制备;
[0014]栽培种的制备;
[0015]将段木捆扎后在水中浸泡,取出控水,装入聚乙烯料袋中,在木段两头和缝隙内填充营养料,加入水混合均匀,灭菌,自然降温;用接种铲挖取栽培种后送入料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培养室内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
[0016]将所述菌袋移入栽培棚内,在菌袋上割口并割破菌皮,将菌袋立放于栽培棚内的坑中,采用昼夜温差的方法刺激出黄;割口处现黄后,将空气湿度提高到95%,加大通风,进入冬季后,将遮阳网直接覆盖在菌袋表面,控温保湿,次年4月份将遮阳网揭至栽培棚顶部,气温进入20℃以后,桑黄子实体进入生长期,常规出菇方式进行管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的栽培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原种的制备,以重量百分比计,将2%石膏、1%石灰、2%白糖、0.5%豆饼、74.5%木屑、20%麦麸混合,加入无菌水,使得水分含量为62~65w.t.%,装袋,高压灭菌,灭菌后自然降温,得到栽培种培养料,接入QJF

8试管种,在28℃的温度下避光培养35~40天,得到QJF

8原种。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的栽培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栽培种的制备,按照5wt%将所述QJF

8原种接种到所述栽培种培养料上,在28℃的温度下避光培养35~40天,得到QJF

8栽培种。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的栽培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营养料,由木屑、麦麸按照质量比为3:1混合,加入无菌水混合均匀,无菌水的含量为 60wt%。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QJF

8菌种,能够弹射孢子,表明其孢子粉产量较高,这是在以往栽培生产未发现的,是目前唯一一种弹射孢子的瓦尼桑黄品种。
[002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桑黄孢子粉中的总糖(40.6%)和粗多糖(1475mg/100g) 含量都远远高于子实体(31.8%,402mg/100g)。
[0023](3)本专利技术桑树桑黄孢子粉提取的多糖具有抗肿瘤的功效,也可用于制备抗肿瘤的功能性产品,可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动物饲料、医药等方面。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QJF

8的野生状态子实体生长图;
[0025]图2是瓦尼桑黄(Sanghuangporus vaninii)QJF

8人工栽培情况图;左图为 QJF

8菌种栽培情况,右图为QJF

8菌种产生的孢子粉。
[0026]图3是桑黄孢子粉多糖对细胞作用情况图;
[0027]图4是桑黄孢子粉多糖对HepG2的作用(72h)差异显著性分析**为P﹥ 0.01,*为P﹥0.05;
[0028]图5是QJF

8产生的孢子粉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0]实施例1:高产孢子粉的瓦尼桑黄品种Sanghuangporus vaninii QJF

8的获取
[0031]瓦尼桑黄主要分布广东、湖南、安徽、陕西、吉林等地。本团队科研人员从吉林省延吉市采集到一株野生菌株子实体桑黄Sanghuang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尼桑黄菌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瓦尼桑黄菌种为QJF

8,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40120。2.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在生产桑黄孢子粉中的应用。3.桑黄孢子粉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4.桑黄孢子粉多糖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桑黄,包括所述瓦尼桑黄菌种QJF

8。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癌药物,包括抗肝炎药物。7.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尼桑黄菌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原种的制备;栽培种的制备;将段木捆扎后在水中浸泡,取出控水,装入聚乙烯料袋中,在木段两头和缝隙内填充营养料,加入水混合均匀,灭菌,自然降温;用接种铲挖取栽培种后送入料袋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室内避光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将所述菌袋移入栽培棚内,在菌袋上割口并割破菌皮,将菌袋立放于栽培棚内的坑中,采用昼夜温差的方法刺激出黄;割口处现黄后,将空气湿度提高到95%,加大通风,进入冬季后,将遮阳网直接覆盖在菌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华邹亚杰胡清秀郑仲桂张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