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结构体、热转印表面改性片、带有该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以及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258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9
提供对热塑性树脂赋予了充分的粘接强度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提供使利用这种制造方法得到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借助粘接剂层而层叠在被粘物上的、能够表现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提供能够表现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接合结构体。提供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优选采用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提供具有这样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带有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提供对热塑性树脂赋予了充分的粘接强度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是在熔点为T℃的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易粘接层,在(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结构体、热转印表面改性片、带有该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以及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月13日、申请号为201780017239.1、专利技术名称为“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接合结构体、热转印表面改性片、带有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以及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接合结构体、热转印表面改性片、带有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以及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

技术介绍

[0003]铁路车辆、飞机、船舶、汽车等运输设备中,以往作为其构成材料,通常使用铁、铝等金属。以铁、铝等金属作为构成材料制造运输设备时,需要使铁、铝等金属充分粘接于其他被粘物。作为这样的粘接剂,以往常用的是橡胶环氧系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例如专利文献1等)。
[0004]近年来,由于耗油量提高等,要求这种运输设备的轻量化。为了运输设备的轻量化,其构成材料的轻量化成为关键。
[0005]作为可以代替铁、铝等金属的轻量材料,可以举出纤维增强塑料(FRP)。特别是作为运输设备的构成材料,从成形的容易性等要求出发,可以举出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作为优选的轻量材料。
[0006]然而,热塑性树脂难以与粘接剂融合,即使使用通用的粘接剂、粘接片也无法获得充分的粘接强度。作为用于得到这种粘接强度的常规方法,有在热塑性树脂的表面涂布适当的底漆溶液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等),但在耐溶剂性高的树脂(例如PPS、PA、PP等)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表现出充分的粘接强度的问题。
[0007]另外,除了涂布底漆溶液的技术之外,作为用于对热塑性树脂赋予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方法,已知喷砂处理、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各种表面处理方法。但是,这种表面处理方法中必须设置表面处理工序及干燥工序,存在生产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0008]进而,在用模具对热塑性树脂进行成形加工时需要使用脱模剂,热塑性树脂的表面会被该脱模剂污染,所以无法对热塑性树脂赋予充分的粘接强度。因此,用于去除脱模剂的清洗处理工序、研磨处理工序变得必要。其结果,存在为了进行这些工序的设备投资、运转费用等成本提高的问题。
[0009]现有技术文献
[0010]专利文献
[0011]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29467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

2265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对热塑性树脂赋予了充分的粘接强度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使利用这种制造方法得到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借助粘接剂层层叠于被粘物上而成的、能够表现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表现充分的粘接强度的接合结构体。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优选采用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这种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带有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热塑性树脂。进而,本专利技术提供对热塑性树脂赋予了充分的粘接强度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6]本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是在熔点为T℃的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0017]其中,在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易粘接层,在(T

5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加热熔接。
[0018]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加热熔接通过加热压制进行。
[0019]作为一个实施方式,通过上述加热压制进行前述热塑性树脂的成型加工。
[0020]作为一个实施方式,通过将作为脱模片与易粘接层的层叠体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的该易粘接层侧载置于上述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而设置易粘接层。
[0021]作为一个实施方式,在上述加热熔接后去除脱模片。
[0022]本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是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0023]其中,使热塑性树脂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熔融状态后,在该热塑性树脂的熔融状态的表面设置易粘接层。
[0024]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易粘接层包含聚合物成分,该聚合物成分具有非极性单元和具备极性基团的极性单元。
[0025]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聚合物成分为选自含甲氧基甲基聚合物、含羟基聚合物、含羧基聚合物、含氨基聚合物中的至少1种。
[0026]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易粘接层包含选自含叔胺化合物、强酸中的至少1种。
[0027]本专利技术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是使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A)借助粘接剂层而层叠在被粘物上而成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0028]其中,在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A)的易粘接层侧的面上设置粘接剂层使其与被粘物接合。
[0029]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粘接剂层的成分具有与极性基团反应的官能团。
[0030]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被粘物为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B),其中,使粘接剂层层叠于作为该被粘物的该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B)中的易粘接层侧的面。
[0031]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构成上述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A)的热塑性树脂与构成上述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B)的热塑性树脂不同。
[0032]本专利技术的接合结构体依次具有: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
性树脂、粘接剂层、和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
[0033]其中,将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彼此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的拉伸剪切粘接力设为P(Pa),将依次具有构成该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层和构成该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接合结构体中的该2个热塑性树脂彼此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的拉伸剪切粘接力设为P0(Pa)时,P/P0>2。
[0034]本专利技术的接合结构体依次具有: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层、和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
[0035]其中,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对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彼此进行拉伸、破坏接合结构体时,该粘接剂层以及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至少1个发生破坏。
[0036]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是脱模片与易粘接层的层叠体。
[0037]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热转印表面改性片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制造方法。
[0038]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易粘接层包含聚合物成分,该聚合物成分具有非极性单元和具备极性基团的极性单元。
[0039]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聚合物成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合结构体,其依次具有: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层、和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其中,将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彼此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的拉伸剪切粘接力设为P(Pa),将依次具有构成该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层、和构成该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接合结构体中的该2个热塑性树脂彼此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的拉伸剪切粘接力设为P0(Pa)时,P/P0>2。2.一种接合结构体,其依次具有: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粘接剂层、和在热塑性树脂上层叠有易粘接层的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其中,在25℃、拉伸速度5mm/min下对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彼此进行拉伸、破坏接合结构体时,该粘接剂层以及该2个表面改性热塑性树脂的至少1个发生破坏。3.一种热转印表面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田研一下北启辅田中亚树子船津绘里子五味明日香岛津彰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