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14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用以对不同形状的凹槽进行蘸胶粘接,包括:粘接部件,包括蘸胶端和连接端,蘸胶端和连接端的一端固定,蘸胶端的形状与待粘接凹槽形状一致;手持部件,与所述连接端的另一端固定,以手握所述手持部件将所述粘接部件蘸胶,以粘接凹槽和其他待粘接部件。本申请解决了传统工具涂胶不方便的问题。在成批量制作合成器时,能够形成参量和对比,有利于粘胶工作且不易带来后续清理残胶等严重降低生产效率的负面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让操作更加方便,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


[0001]本申请涉及粘胶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各种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入在安装合成器成品过程中,需要将负载元件粘贴在打磨后的合成器凹槽上。传统的方法是操作人员将胶水按比例混合并充分搅匀后,用普通粘胶棒蘸胶再一点点涂到合成器凹槽上,迅速将负载元件贴到胶水上从而完成粘胶这一工序。这种方法有多种缺点:

传统工具和凹槽不贴合,导致粘胶不均匀;

凹槽空间狭小窄长,而传统工具较大,实际操作中极易误触非粘贴部位,导致合成器表面留下不必要的残胶和指纹,为后续清理带来更繁重的工作量;

传统工具一次的蘸胶量很小,需多次重复操作。结合胶水在短时间内会凝固的性质,操作过慢会造成大量浪费,与降本增效的理念不符。
[0003]综上所述,由于工具不匹配给实际操作中带来很多不便,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用以对不同形状的凹槽进行蘸胶粘接。
[0005]该粘胶工具包括:粘接部件,包括蘸胶端和连接端,蘸胶端和连接端的一端固定,蘸胶端的形状与待粘接凹槽形状一致;手持部件,与连接端的另一端固定,以手握手持部件将粘接部件蘸胶,以粘接凹槽和其他待粘接部件。
[0006]可选地,其中,上述粘接部件由钢丝制成。
[0007]可选地,上述手持部件由木材制成。
[0008]可选地,其中,所述粘接部件的连接端钉入所述手持部件。
[0009]可选地,其中,所述粘接部件的所述蘸胶端为闭合形状。
[0010]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申请解决了传统工具涂胶不方便的问题。在成批量制作合成器时,能够形成参量和对比,有利于粘胶工作且不易带来后续清理残胶等严重降低生产效率的负面问题。本技术能够让操作更加方便,从而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而并不超出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
[001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示意图。
[0014]图中,1、粘接部件;1.1、蘸胶端;1.2、连接端;2、手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示意图。如图1所示,粘胶工具包括粘接部件1和手持部件2。粘接部件1包括蘸胶端1.1和连接端1.2。蘸胶端1.1的和连接端1.2的一端固定或蘸胶端1.1和连接端1.2一体成型。其中蘸胶端1.2的形状与待粘接凹槽形状一致,蘸胶端1.2的尺寸比待粘接凹槽略小,以便能够挂上胶后顺利插入其中使其与其他部件连接。
[0017]连接端1.2的另一端与手持部件2固定,使得可以手握手持部件,以方便粘接部件1蘸胶,以粘接凹槽和其他待粘接部件。
[00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情况,由图1所示,粘结部件整体一体成型,由钢丝制成,且图中显示该钢丝组成的蘸胶端的形状为闭合的方环形。即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件2由木材制成,以方便连接部钉入手持部件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手持部件为方便加工制作,为方块的形状。
[0019]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粘接部件可以为适应各种待安装凹槽而制作成各种形状尺寸,只要能够顺利蘸胶挂胶,再顺利插入凹槽中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0020]应用本申请工具进行粘接地过程如下,手持木质手柄,将金属丝浸入胶水,将工具迅速抬起等挂胶滴落,缓慢放置至合成器凹槽使四个边均匀涂胶。
[0021]使用本申请的工具有益效果如下,首先,需将负载元件放置凹槽并按压贴合根据合成器凹槽设计设计粘接部件地外观尺寸,使之与其完全吻合,从根本上解决工具不匹配涂胶不均匀的问题。其次,本工具采用极简设计,适应狭窄的部位,不会造成其他部位的误触,使粘胶过程简单而整洁。最后,本申请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为应对胶水一定时间内会凝固的特性,使用本工具时只需两人配合,一人反复蘸胶,另一人则负责粘贴负载元件。这种1+1远大于2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使胶水利用最大化,简单的练习几次后速度就会大大提升。较传统工具而言,使用本工具粘胶生产效率上有质的飞跃。
[0022]且应用本申请中的粘接工具,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凹槽,可以方便地制作各种形状粘结工具。在此不一一示出。
[0023]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基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做出的改变或变形之处,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形状凹槽的粘胶工具,用以对不同形状的凹槽进行蘸胶粘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工具包括:粘接部件,包括蘸胶端和连接端,蘸胶端和连接端的一端固定,所述蘸胶端的形状与待粘接凹槽形状一致;手持部件,与所述连接端的另一端固定,以手握所述手持部件将所述粘接部件蘸胶,以粘接凹槽和其他待粘接部件。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盖黄仁金曹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