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刺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704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刺激仪,涉及磁刺激技术领域,磁刺激仪包括:主机、大电流放电组件和磁刺激线圈,其中,主机包括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大电流放电组件包括储能模块和放电开关;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储能模块,储能模块连接于放电开关的第一端,放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磁刺激线圈的供电端,控制模块连接于放电开关的控制端;其中,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在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大电流放电组件没有被集成于主机中,而是被设置在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位置,缩短了需要设置的大电流高压电缆的长度,便于安装布线,也可以有效减小电缆功率损耗。功率损耗。功率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刺激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刺激
,尤其涉及一种磁刺激仪。

技术介绍

[0002]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非侵入神经调控的技术,已经在临床和研究中大量应用,并证明了其有效性。经颅磁刺激技术利用强大的交变磁场透过颅骨并在大脑皮层感应出电流,进而刺激到大脑神经,由于皮肤、颅骨对磁场的阻碍作用很小,大脑皮层中可以感应出足够大的电流来激活神经元,属于阈上刺激。经颅磁刺激需要将线圈准确地放置于目标靶区,传统的方法是医生手拿线圈放置于目标靶区,并长时间保持某一位置与角度。手持线圈存在目标靶区定位不准、无法精准地跟随患者头动及长时间手持所引起的劳累等缺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臂夹持线圈,不仅解放了医生,同时还具有定位精度高及实时补偿患者头动等优点,并且由于机械臂可负载更重的线圈,因此无需对TMS线圈的重量进行严格的限制。
[0004]目前采用TMS主机为传统的TMS线圈供电,为传输高达数千安培的电流,TMS主机与TMS线圈之间需要采用较长的大电流高压电缆进行连接,设置的大电流高压电缆直径粗、重量大且不易弯折,不便于安装布线,同时由于电缆较长,且峰值电流大,故电缆功率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刺激仪,用以解决连接电缆不便于安装布线及功率损耗大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刺激仪,包括:主机、大电流放电组件和磁刺激线圈,其中,所述主机包括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包括储能模块和放电开关;
[0007]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连接于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磁刺激线圈的供电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放电开关的控制端;
[0008]其中,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在与所述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位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与所述磁刺激线圈采用集成方式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与所述磁刺激线圈和所述主机采用集成方式连接。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和升压电路;
[0012]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PFC电路包括电源、整流模块、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和PFC控制器;
[0014]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PFC控制器的电压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PFC控制器的电流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PF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PFC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
[0016]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升压电路为Boost升压电路,所述Boost升压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二开关、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容和Boost控制器;
[0018]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Boost控制器的电压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Boost控制器的电流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Boost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关的控制端。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升压电路为电荷泵电路,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出电压是所述电荷泵电路的输入电压的N倍,N为大于1的整数。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在N为2的情况下,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电荷泵控制器;
[0021]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
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荷泵控制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的控制端,所述PFC控制器的倍压输出电压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所述磁刺激线圈是磁芯线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刺激仪,大电流放电组件没有集成于主机中,而是被设置在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位置,相较于相关技术由于大电流放电的器件集成在TMS主机中,且通常设置TMS主机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较远,故TMS主机需要通过较长的大电流高压电缆连接于磁刺激线圈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缩短了大电流放电组件与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进而缩短了需要设置的大电流高压电缆的长度,便于安装布线,并且,缩短需要设置的大电流高压电缆的长度,可以有效减小电缆功率损耗。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大电流放电组件和磁刺激线圈,其中,所述主机包括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包括储能模块和放电开关;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储能模块,所述储能模块连接于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一端,所述放电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磁刺激线圈的供电端,所述控制模块连接于所述放电开关的控制端;其中,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在与所述磁刺激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阈值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与所述磁刺激线圈采用集成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电流放电组件被设置与所述磁刺激线圈和所述主机采用集成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和升压电路;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作为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包括电源、整流模块、第一电感、第一开关、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和PFC控制器;所述电源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整流模块的正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整流模块的负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还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还连接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作为所述PFC电路的输出端,所述PFC控制器的电压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PFC控制器的电流采样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PFC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的控制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FC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一二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自辉蒋田仔杨正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