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太忠专利>正文

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97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卡板槽,所述卡板槽右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卡板槽左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通过第二固定杆和第一移动块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第一移动块带动空心活动板进行前后移动,继而可以使得设备根据患者的宽度对患者的上肢部位进行调节固定工作,而H型移动板和上肢固定带的配合使用,使得设备可以根据患者上肢的长度进行调节固定,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且通过第三固定杆、第二移动块、顶板和下肢固定带的配合使用,使得设备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长度进行调节固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高了设备的功能性。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建设领域中,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
[0003]目前市场上的肢体固定装置大多都是固定在床板上的,但是患者的身高以及四肢长度不一,继而使得固定装置无法适配不同的患者,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功能性,且因为放射科诊断主要有立式或卧式这两种检测方式,而位于床板上的肢体固定装置,使得固定装置只可以对卧式的患者进行肢体固定工作,从而影响了设备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具备多位调节固定四肢和可对立式检测患者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上述所阐述出来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卡板槽,所述卡板槽右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所述卡板槽左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把手,所述第一旋转杆中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上肢固定装置,所述床板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下肢固定装置,所述床板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
[0006]优选的,所述卡板槽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床板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床板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床板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三移动槽。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前端和后端与旋转槽右侧的前端和后端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前端和后端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活动板,所述伸缩活动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轮杆槽。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两侧与第一移动槽的两侧相连接,且第四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三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中心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定杆,所述限定杆的外表面与轮杆槽的内表面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前端和后端与第三移动槽的前端和后端相连接,且第二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顶部中心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远离床板中心的一侧
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把手,所述第二旋转把手靠近床板中心一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空心活动板,所述空心活动板左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H型移动板,所述H型移动板靠近床板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肢固定带。
[0010]优选的,所述下肢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两侧与第二移动槽的两侧相连接,且第三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肢固定带。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通过第二固定杆和第一移动块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第一移动块带动空心活动板进行前后移动,继而可以使得设备根据患者的宽度对患者的上肢部位进行调节固定工作,而H型移动板和上肢固定带的配合使用,使得设备可以根据患者上肢的长度进行调节固定,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且通过第三固定杆、第二移动块、顶板和下肢固定带的配合使用,使得设备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长度进行调节固定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
[0013]2、该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通过第一旋转杆和第一旋转把手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床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床板具有竖直和横向两种工作状态,从而使得设备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测需求进行平躺式或竖直式检测,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功能性,其中支撑结构的连接装置的配合使用,可以在床板进行转动时,对床板进行支撑工作,进而防止床板出现摔落损伤现象,进而提高了设备的防护性,而第二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把手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患者进行竖直式检测时,使得空心活动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H型移动板和上肢固定带带动患者的上肢进行弧形移动,继而使得患者的上肢处于向上状态,从而防止检测设备因为患者上肢部位的阻挡,导致检测设备无法对患者内部进行精准检测现象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本新型结构主体图;
[0016]图2本新型结构正面剖视图;
[0017]图3本新型结构顶部剖视图;
[0018]图4本新型结构床板主体图;
[0019]图5本新型结构图4正面剖视图;
[0020]图6本新型结构图4右侧剖视图。
[0021]图中:1、基板;2、支撑结构;21、第一固定杆;22、伸缩活动板;3、第一旋转杆;4、第一旋转把手;5、床板;6、上肢固定装置;61、第二固定杆;62、第一移动块;63、第二旋转杆;64、第二旋转把手;65、空心活动板;66、H型移动板;67、上肢固定带;7、下肢固定装置;71、第三固定杆; 72、第二移动块;73、顶板;74、下肢固定带;8、连接装置;81、第四固定杆;82、第三移动块;83、连接板;84、限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基板 1,基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卡板槽,卡板槽的开设,使得床板5可以进入基板1的内部,卡板槽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的开设,使得伸缩活动板22具备转动的能力,床板5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一移动槽的开设,使得第三移动块82具备左右移动的能力,床板5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移动槽,第二移动槽的开设,使得第二移动块72 具备左右移动的能力,床板5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三移动槽,第三移动槽的开设,使得第一移动块62具备前后移动的能力。
[0024]其中卡板槽右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2,支撑结构2包括有第一固定杆21,第一固定杆21的使用,既可以对伸缩活动板22的一侧进行限定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顶部的中心开设有卡板槽,所述卡板槽右侧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结构(2),所述卡板槽左侧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旋转杆(3),所述第一旋转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把手(4),所述第一旋转杆(3)中心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床板(5),所述床板(5)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上肢固定装置(6),所述床板(5)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下肢固定装置(7),所述床板(5)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槽右侧的底部开设有旋转槽,所述床板(5)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一移动槽,所述床板(5)顶部左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床板(5)顶部右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第三移动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有第一固定杆(21),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前端和后端与旋转槽右侧的前端和后端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21)前端和后端的外表面均活动连接有伸缩活动板(22),所述伸缩活动板(22)顶部的中心开设有轮杆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科磁共振用肢体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8)包括有第四固定杆(81),所述第四固定杆(81)的两侧与第一移动槽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太忠
申请(专利权)人:严太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