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89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该设备包括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单元,连接部套设在待连接水表的表盘上,相邻的连接单元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保护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上方,与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监测单元,用以对待连接水表的表盘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取监测数据;传输单元,与监测单元连接,用以将监测数据进行无线传输。通过设置连接部实现待连接水表的表盘与监测单元的有效连接,实现数据的有效采集,便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至远端,以在远端的计算中心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传至包括部内设置的中控处理单元,提高水表的智能性。表的智能性。表的智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表,是测量水流量的仪表,大多是水的累计流量测量,通过水表的数据可以准确获取用水量,实现对用水的智能管理。
[0003]智能水务在极大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的同时,满足对水能源的精细化管控,但现有的智能水表需要更换原有机械式基表,改造管路,存在工程工期长、投资成本高等问题,尤其对于民用小口径水表,国家规定的更换周期为六年,若是没有达到六年就强制要求用户更换智能水表,给用户带来不便,也会影响智能水表的大面积推广。
[0004]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水表到智能水表的更新的过渡时间内,如何实现传统水表的智能化,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解决了传统水表向智能水表进行过渡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包括:
[0007]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首尾相连,构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用以套设在待连接水表的表盘上,相邻的连接单元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0008]保护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部包括基板、上壳体和密封盖;
[0009]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保护部的内部,用以对待连接水表的表盘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取监测数据
[0010]传输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用以将监测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0011]所述上壳体包括电池仓、第一监测仓和第二监测仓;
[0012]所述电池仓和第一监测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监测仓与所述第一监测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监测仓的密封区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第一监测仓和所述第二监测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密封盖,所述电池仓内用以放置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监测仓内用以设置监测单元,所述第二监测仓用以设置传输单元和中控处理单元,所述第二监测仓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监测仓的底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或方环形。
[0014]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用以与连接部通过螺丝进行固定连接;
[0015]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用以对所述上壳体进行密封。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基板与所述电池仓之间还设置有加固肋板。
[0017]进一步地,所述监测单元包括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所述微型摄像头设置在第一监测仓内,用以对表盘图像进行实时采集;所述智能识别模块设置在第二监测仓内,与所述微型摄像头连接,用以对表盘图像中的数字计量区域和指针区域的检测识别。
[0018]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密封盖之间。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源用以对所述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进行供电,使得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进行持续工作。
[0020]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ER26500型锂电池。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连接部实现待连接水表的表盘与监测单元的有效连接,实现数据的有效采集,便于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传输至远端,以在远端的计算中心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传至包括部内设置的中控处理单元,使得对于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存储和处理,提高水表的智能性,且无需更换待连接的水表,实现传统水表向智能水表的有效过渡,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是传统水表或是连接设备损坏,均可以进行更换,实现更换的便捷性。
[0022]尤其,通过连接单元的数量来调节连接部的半径,若是连接单元的数量多,则环状结构的半径较大,适合大尺寸表盘的连接,若是环状结构的半径小,则适合小尺寸的表盘的连接,通过连接单元的数量实现对表盘半径的适配性,提高连接部的使用场景的丰富性,提高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匹配性能。采用两个连接单元,减少连接部位的连接,减少发生故障的概率,提高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3]尤其,上壳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密封盖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上,用以对所述上壳体进行密封,实现对上壳体内的部件进行有效密封,提高对上壳体内部的结构的有效保护。
[0024]尤其,所述第二监测仓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监测仓的底部,使得第二监测仓的使用空间增加,提高散热性能,便于对数据传输过程中或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疏散,延长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5]尤其,通过设置加固肋板实现基板与电池仓之间的加固,提高电池仓在基板上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稳固性。
[0026]尤其,通过设置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实现对表盘图像的实时采集,并对采集到的表盘图像中的数据进行有效识别和检测,使得表盘图像中携带的数据得到进一步分析,以将分析得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传输,实现数据的精细化处理,提高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对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性能。
[0027]尤其,通过设置密封垫圈,实现上壳体与密封盖之间的有效密封,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水气等进入上壳体内,延长上壳体内的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8]尤其,所述电源用以对所述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进行供电,使得微型摄像头和智能识别模块进行持续工作,提供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中的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使用新型中的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3]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首尾相连,构成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用以套设在待连接水表的表盘上,相邻的连接单元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保护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部包括基板、上壳体和密封盖;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保护部的内部,用以对待连接水表的表盘进行实时监测,并获取监测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用以将监测数据进行无线传输;所述上壳体包括电池仓、第一监测仓和第二监测仓;所述电池仓和第一监测仓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二监测仓与所述第一监测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监测仓的密封区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单元,所述第一监测仓和所述第二监测仓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密封盖,所述电池仓内用以放置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监测仓内用以设置监测单元,所述第二监测仓用以设置传输单元和中控处理单元,所述第二监测仓的底部低于所述第一监测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部为圆环形或方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装于传统水表的可拆卸式智能精准识别远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丁晓嵘雷健李晓梅聂明杰张兴业王柏春李楠田晓宇项乾高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