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9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包括箱体,及正对安装于箱体内外面的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所述箱体于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线槽;所述集线组件和箱体之间设置有过渡组件;采集输出的导线引入时,先通过分线组件穿线,接着通过过渡组件,最后进入到集线组件进入到车载控制模块;车载控制模块输出导线先通过集线组件,并通过过渡组件进行分线,最后从分线组件进行分线,引入到各受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能够保证车载控制模块侧的导线布局更有条理,同时能够避免引线磨损或脱落。同时能够避免引线磨损或脱落。同时能够避免引线磨损或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总成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属于导线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车载控制模块主要包括主控制部分、各模块通信部分和电源管理部分等,其是车辆总成系统的核心单元,负责协调该系统各个控制单元的工作,同时它还肩负着动力总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交流通信的任务;现有技术中,无论是军队战车或民用级车辆,车载控制模块通常是以汽车控制盒总成结构出现,并在控制盒上设置输入或输出引线;由于车载控制模块的控制接口丰富,输入和输出引线庞杂,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将控制相同模块的引线通过塑料收紧带绑扎,此类方式虽然能够大体分模块检测和安装,但具体到某一导线的安装和检测无法适用;另外,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军队战车,其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地形,引线接头容易因为引线甩动导致接头位置磨损或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能够保证车载控制模块侧的导线布局更有条理,同时能够避免引线磨损或脱落。
[0004]本技术的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包括箱体,及正对安装于箱体内外面的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所述箱体于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线槽;所述集线组件和箱体之间设置有过渡组件;采集输出的导线引入时,先通过分线组件穿线,接着通过过渡组件,最后进入到集线组件进入到车载控制模块;车载控制模块输出导线先通过集线组件,并通过过渡组件进行分线,最后从分线组件进行分线,引入到各受控设备;
[0005]所述分线组件包括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后侧一体制成有与箱体固定的后座体;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两侧设置有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和后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内侧浇筑有聚氨酯体;所述聚氨酯体上间隔开设有一排半圆仓;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下法兰仓与箱体固定,接着进行布线,完成布线后,将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固定,并将上法兰仓和箱体固定;利用聚氨酯体将各导线弹性压合,车辆颠簸时,导线甩动,通过聚氨酯体进行隔离,避免甩动力传递到车载控制模块;
[0006]所述过渡组件包括L型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前端一体制成有法兰座;所述金属板后侧开设有一排梳体;所述金属板后两侧设置有配平件;所述金属板两侧开设有孔体;所述孔体通过螺栓与箱体固定;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接地柱;接地柱进行接地,安装时,先将导线外部包覆绑扎一层金属编织网或铝箔,并卡设到梳体的梳齿之间,利用金属编织网或铝箔和金属板将防止有电磁波的使用设备向外辐射,也能防止电磁波的侵入;通过梳齿的分线能够过渡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
[0007]所述集线组件包括与法兰座固定的法兰环,所述法兰环上一体制成有缩径管段;
所述缩径管段前端一体制成有细径段;所述法兰环、缩径管段和细径段上开设有开口槽;集线组件将引线集中送入到车载控制模块的盒体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缩径管段和细径段外部开设有卡扎槽,当完成布线后,通过绑扎带绑扎到卡扎槽上,实现对导线周向限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车载控制模块的封装箱体,或设置于封装箱体外部的外箱体。
[0010]进一步地,所述配平件为配平柱和/或配平脚;所述配平脚为与金属板一体制成的脚体或焊接脚,通过配平件在箱体和金属板之间形成过渡空间,能够将分线组件上的导线引入或引出到分线组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能够将各个采集数据的导线集中引入到车载控制模块,并将控制导线分散引入到各个受控系统,并能够对导线进行夹紧和电磁接地旁路,车载控制模块侧的导线布局更有条理,同时能够避免引线磨损或脱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分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过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集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至图4所示的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包括箱体1,及正对安装于箱体1内外面的分线组件2和集线组件3;所述箱体1于分线组件2和集线组件3之间设置有穿线槽4;所述集线组件3和箱体1之间设置有过渡组件5;采集输出的导线引入时,先通过分线组件穿线,接着通过过渡组件,最后进入到集线组件进入到车载控制模块;车载控制模块输出导线先通过集线组件,并通过过渡组件进行分线,最后从分线组件进行分线,引入到各受控设备;
[0018]所述分线组件2包括上法兰仓21和下法兰仓22;所述上法兰仓21和下法兰仓22后侧一体制成有与箱体固定的后座体23;所述上法兰仓21和下法兰仓22两侧设置有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延长段24;所述延长段24和后座体23上均开设有通孔25;所述上法兰仓21和下法兰仓22内侧浇筑有聚氨酯体26;所述聚氨酯体26上间隔开设有一排半圆仓27;安装时,先通过螺栓将下法兰仓与箱体固定,接着进行布线,完成布线后,将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固定,并将上法兰仓和箱体固定;利用聚氨酯体将各导线弹性压合,车辆颠簸时,导线甩动,通过聚氨酯体进行隔离,避免甩动力传递到车载控制模块;
[0019]所述过渡组件5包括L型的金属板51;所述金属板51前端一体制成有法兰座52;所述金属板51后侧开设有一排梳体53;所述金属板51后两侧设置有配平件54;所述金属板51两侧开设有孔体55;所述孔体55通过螺栓与箱体1固定;所述金属板51上设置有接地柱56;接地柱进行接地,安装时,先将导线外部包覆绑扎一层金属编织网或铝箔,并卡设到梳体的
梳齿之间,利用金属编织网或铝箔和金属板将防止有电磁波的使用设备向外辐射,也能防止电磁波的侵入;通过梳齿的分线能够过渡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
[0020]所述集线组3件包括与法兰座固定的法兰环31,所述法兰环31上一体制成有缩径管段32;所述缩径管段32前端一体制成有细径段33;所述法兰环31、缩径管段32和细径段33上开设有开口槽34;集线组件将引线集中送入到车载控制模块的盒体内。
[0021]所述缩径管段32和细径段33外部开设有卡扎槽35,当完成布线后,通过绑扎带绑扎到卡扎槽上,实现对导线周向限位。
[0022]所述箱体1为车载控制模块的封装箱体,或设置于封装箱体外部的外箱体。
[0023]所述配平件54为配平柱和/或配平脚;所述配平脚为与金属板一体制成的脚体或焊接脚,通过配平件在箱体和金属板之间形成过渡空间,能够将分线组件上的导线引入或引出到分线组件。
[0024]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控制模块的导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正对安装于箱体内外面的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所述箱体于分线组件和集线组件之间设置有穿线槽;所述集线组件和箱体之间设置有过渡组件;所述分线组件包括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后侧一体制成有与箱体固定的后座体;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两侧设置有通过螺栓螺母固定的延长段;所述延长段和后座体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上法兰仓和下法兰仓内侧浇筑有聚氨酯体;所述聚氨酯体上间隔开设有一排半圆仓;所述过渡组件包括L型的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前端一体制成有法兰座;所述金属板后侧开设有一排梳体;所述金属板后两侧设置有配平件;所述金属板两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聪罗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振航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