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69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所述调整垫包括上调整垫、下调整垫和调整轴;所述上调整垫与所述调整轴连接,所述调整轴与上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上基座连接;所述下调整垫与下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下基座连接;所述上调整垫具备第一安装段和第一调整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调整段上设置有一个调整斜面;所述下调整垫具备第二安装段和第二调整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二调整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段对应的调整斜面。该调整垫能够有效用于治疗错牙合,操作简便快捷,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及制造该调整垫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错牙合畸形是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给患者的颜面美观、口牙合功能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下颌后缩以及功能性偏牙合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
[0003]现有技术CN201910434747.0中提供的隐形矫治器用引导垫仅用于治疗下颌后缩,通过在上颌牙列套和下颌牙列套上分别设置上颌引导垫和下颌引导垫,通过将上颌引导垫的位置对应双侧上颌前磨牙区或对应双侧上颌前磨牙至磨牙区,将下颌引导垫的位置对应双侧下颌前磨牙区用于矫治下颌后缩。
[0004]现有技术CN201610113085.3提供了一种功能性矫正器用于治疗功能性偏牙合,通过在上颌部分和下颌部分设置牙合垫,并在上颌部分和下颌部分分别设置一个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位于双尖牙内侧,引导斜面和咬合面所呈角度为40度

60度,倾斜方向与偏颌方向相反,用于矫治功能性偏牙合。
[0005]然而现有的隐形矫治器中采用的引导垫均无法做到简单有效地矫治同时具备下颌后缩和偏牙合的病人。并且,现有的引导垫多需要根据每个患者上颌与下颌相对空间位置进行单独制备,且所制备出的引导斜面配合精度较差,更重要的是引导垫仅能针对特定患者使用一次,成本高,材料浪费严重。再者,现有制备引导垫的工艺步骤复杂,效率低下,常由工厂进行制备生产,周期较长,不利于医生在椅旁进行快速制备。
[0006]综上所述,现有引导垫的临床适用范围较窄,制备复杂。目前亟需提供一种适用范围更广的调整垫以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
[0007]本文所称“牙合”是口腔学的专业名词,英文单词为“occlusion”,牙与合是同一个字的左部分和右部分,由于普通字库中不存在该字,因此采用“牙合”表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治疗同时存在下颌后缩及功能性偏牙合的隐形矫治器用调整垫,以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通过该调整垫可以调节咬合偏移矢量来移动患者的上下颌骨,可快速矫正上下牙弓咬合不正的关系。并且不需要针对每个患者单独制备,通用性强,显著降低成本,还能采用提供的制备装置快速制造,效率高。
[0009]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与所述调整垫配合的隐形矫治器包括上颌隐形牙套、下颌隐形牙套;所述调整垫包括上调整垫、下调整垫和调整轴;所述上调整垫与所述调整轴连接,
所述调整轴与所述上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上基座连接;所述下调整垫与所述下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下基座连接;其中,所述上调整垫具备第一安装段和第一调整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调整段上设置有一个调整斜面;所述下调整垫具备第二安装段和第二调整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二调整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段对应的调整斜面;所述上调整垫和所述下调整垫设置为:一个上调整垫和一个下调整垫形成一对调整垫,在这一对调整垫中,上调整垫和下调整垫的调整斜面斜率相同;若干对调整垫形成调整装置,在该调整装置中,任意两对调整垫的调整斜面斜率不同;所述调整轴上端设置有调节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柱;所述调节齿插入所述上基座中,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下基座中;在该调整装置中的所述上调整垫对应设置有编号和调整位移量。
[0010]优选地,所述上基座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整轴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
[0011]一种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用于制造所述调整垫,所述制备装置包括: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模具、支架、固定夹具和切削部件;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扣合形成调整垫腔室;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底板转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上模具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一端与所述固定夹具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夹具移动;所述切削部件具备刀具以及用于调节所述刀具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调整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轨道,所述切削部件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上模具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腔室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腔室的直径;所述上模具上端设置有操作口,所述操作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上模具下端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下模具设置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直径相等,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导向槽,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凸出体。
[0012]所述固定夹具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固定调整垫毛坯。
[0013]优选地,所述调整部件上设置有指示刻度,在所述切削部件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指示刻度配合使用的角度刻度和角度值;当所述指示刻度与所述角度刻度对齐时,所述刀具相对于水平面对应地转动所述角度值。
[0014]优选的,采用制备装置制造调整垫的方法如下:首先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上模具向下移动,使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扣合固定,随后利用注射机将制备材料从所述上模具的操作口注入所述调整垫腔室内形成调整垫毛坯;随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带动所述上模具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后,控制所述
支架转动180度,使所述固定夹具位于所述调整垫毛坯正上方;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带动所述固定夹具向下移动至指定位置,使得所述调整垫毛坯插入所述固定夹具的定位孔中,对所述调整垫毛坯进行轴向和径向定位;最后,将所述切削部件的刀具调整至所需切削角度后,控制所述切削部件沿轨道滑动,使所述切削部件的刀具切割所述调整垫毛坯,从而制备出所需斜率的上调整垫和下调整垫。
[0015]优选地,在将所述调整垫毛坯切割为所述上调整垫和所述下调整垫后,对所述上调整垫和所述下调整垫去毛刺,并对调整斜面进行打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及制造该调整垫的制备装置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通过将调整轴转动至指定调整角度,能够有效地治疗以下患者:仅存在下颌后缩症状的患者、仅存在功能性偏牙合症状的患者,或者同时存在下颌后缩和功能性偏牙合症状的患者。相对于现有的隐形矫治器,操作简便快捷,适用范围更广。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调整装置中的上下调整垫对具备相同的安装段以及不同斜率的调整斜面,该调整装置中每对上下调整垫能够实现不同的调整位移量S的调整。使用时,根据治疗方案中确定治疗时的调整位移量,选择对应编号的上下调整垫即可实现不同的调整位移量S的调整,方便医生使用。而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整垫不需要针对每个患者单独制备,通用性高。上下调整垫采用大致相同的结构,这样方便大规模制造,显著降低了成本。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整垫可以在治疗的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矫治器的调整垫,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调整垫配合的隐形矫治器包括上颌隐形牙套、下颌隐形牙套;所述调整垫包括上调整垫、下调整垫和调整轴;所述上调整垫与所述调整轴连接,所述调整轴与所述上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上基座连接;所述下调整垫与所述下颌隐形牙套上设置的下基座连接;其中,所述上调整垫具备第一安装段和第一调整段,所述第一安装段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调整段上设置有一个调整斜面;所述下调整垫具备第二安装段和第二调整段,所述第二安装段上设置有安装柱,所述第二调整段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整段对应的调整斜面;所述上调整垫和所述下调整垫设置为:一个上调整垫和一个下调整垫形成一对调整垫,在这一对调整垫中,上调整垫和下调整垫的调整斜面斜率相同;若干对调整垫形成调整装置,在该调整装置中,任意两对调整垫的调整斜面斜率不同;所述调整轴上端设置有调节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柱;所述调节齿插入所述上基座中,所述安装柱插入所述下基座中;在该调整装置中的所述上调整垫对应设置有编号和调整位移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座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调整轴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3.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

2中任意一项所述调整垫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装置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沛霖张慧尧可赵志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