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83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包括背光模组主体,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外壁固定有散热块,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上端固定有增光扩散薄膜本体,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竖直槽,每个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均相抵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水平挡板,所述水平挡板的上端设置有辅助填料装置。本装置中,利用呈梯形的加料槽,能够方便对扩散粒子进行导向,可使得扩散粒子完全进入扩散胶层内部,结合可移动的滑块以及与滑块对应的刻度线,能够实现对扩散粒子导向位置的精确控制,可使得增光扩散薄膜本体内部扩散粒子的均匀性更高,进而可使得背光模组主体的增光扩散效果更好。效果更好。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宽,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主要是利用可折射的光学颗粒,使背光模组上光线均匀性地反射;
[0003]现有常见的背光模组无法实现薄膜上扩散粒子的均匀分布,从而使得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效果较差,不便于使用,而且屏幕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背光模组内温度逐渐升高,进而会影响显示器的安全使用,因而需要一款均匀性更好的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扩散粒子分布均匀性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包括背光模组主体,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外壁固定有散热块,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上端固定有增光扩散薄膜本体,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所述背光模组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竖直槽,每个所述竖直槽的内壁均相抵有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水平挡板,所述水平挡板的上端设置有辅助填料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与散热块内壁固定,所述散热块为环形块,所述散热块采用黄铜材料制成。
[0008]优选地,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包括扩散胶层和扩散粒子,所述扩散粒子位于扩散胶层内部。
[0009]优选地,所述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扩散胶层为丙烯酸树脂胶黏剂。
[0010]优选地,所述辅助填料装置包括贯穿开设于水平挡板上端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多个所述导向杆的周向侧壁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块。
[0011]优选地,所述滑块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为梯形槽,所述水平挡板的上端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与滑块对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1、本装置中,利用呈梯形的加料槽,能够方便对扩散粒子进行导向,从而可使得扩散粒子完全进入扩散胶层内部,结合可移动的滑块以及与滑块对应的刻度线,能够实现对扩散粒子导向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使得增光扩散薄膜本体内部扩散粒子的均匀性更高,进而可使得背光模组主体的增光扩散效果更好。
[0014]2、本装置中,利用在背光模组主体外部固定的呈环形的散热块,能够方便增光扩散薄膜本体制作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背光模组主体运行时产生热量的散除,能够避免背光模组主体的高温使用,使得背光模组主体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中:1背光模组主体、2散热块、3增光扩散薄膜本体、4扩散胶层、5扩散粒子、6竖直槽、7支撑柱、8水平挡板、9通槽、10导向杆、11滑块、12加料槽、13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3,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包括背光模组主体1,背光模组主体1的外壁固定有散热块2,背光模组主体1的上端固定有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背光模组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竖直槽6,每个竖直槽6的内壁均相抵有支撑柱7,多个支撑柱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水平挡板8,水平挡板8的上端设置有辅助填料装置;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与散热块2内壁固定,散热块2为环形块,散热块2采用黄铜材料制成;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包括扩散胶层4和扩散粒子5,扩散粒子5位于扩散胶层4内部;扩散粒子5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扩散胶层4为丙烯酸树脂胶黏剂,通过设置散热块2,能够方便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制作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背光模组主体1运行时产生热量的散除,能够避免背光模组主体1的高温使用,使得背光模组主体1的使用寿命更长。
[0021]辅助填料装置包括贯穿开设于水平挡板8上端的通槽9,通槽9的内壁固定有多个导向杆10,多个导向杆10的周向侧壁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加料槽12,加料槽12为梯形槽,水平挡板8的上端设置有刻度线13,刻度线13与滑块11对应,利用呈梯形的加料槽12,能够方便对扩散粒子5进行导向,从而可使得扩散粒子5完全进入扩散胶层4内部,结合可移动的滑块11以及与滑块11对应的刻度线13,能够实现对扩散粒子5导向位置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使得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内部扩散粒子5的均匀性更高,而且辅助填料装置通过支撑柱7与竖直槽6内壁相抵,能够轻松将辅助填料装置取出,从而可方便对下一个背光模组主体1进行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的制作使用,可便于辅助填料装置的循环使用。
[0022]本技术中,在对背光模组主体1上胶合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时,首先在背光模组主体1上端填充扩散胶层4,使得扩散胶层4与背光模组主体1和散热块2内壁固定,此时通过对准支撑柱7和竖直槽6的位置,将多个支撑柱7分别插入至对应的竖直槽6内部,直至支撑柱7底部与竖直槽6内底部相抵为止,此时可保证水平挡板8处于水平状态;
[0023]此时通过沿着呈梯形的加料槽12,将扩散粒子5均与喷洒至扩散胶层4上,使得扩散粒子5伸入至扩散胶层4内部,此时通过该推动滑块11,使得滑块11沿着多个导向杆10水
平滑动,再以相同方式将扩散粒子5喷射至扩散胶层4不同位置处,利用滑块11对应的刻度线13,能够实现对滑块11移动距离的精确控制,从而可使得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上扩散粒子5的均匀性更高,可使得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的增光扩散效果更好,能够方便背光模组主体1的使用;
[0024]利用设置与竖直槽6内壁相抵的支撑柱7,能够在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制作完成后快速实现水平挡板8的取出,使得辅助填料装置可循环使用,能够方便后续背光模组主体1上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的制作使用,而在背光模组主体1长时间使用时,利用黄铜材料制成的散热块2,可实现对背光模组主体1运行过程中产生热量的散除,从而可方便背光模组主体1的长时间安全使用,使得背光模组主体1的使用效果更好。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包括背光模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主体(1)的外壁固定有散热块(2),所述背光模组主体(1)的上端固定有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所述背光模组主体(1)的上端开设有多个竖直槽(6),每个所述竖直槽(6)的内壁均相抵有支撑柱(7),多个所述支撑柱(7)的上端共同固定有水平挡板(8),所述水平挡板(8)的上端设置有辅助填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与散热块(2)内壁固定,所述散热块(2)为环形块,所述散热块(2)采用黄铜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增光扩散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扩散薄膜本体(3)包括扩散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贞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尚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