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0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9
提供一种杆式连接器,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能防止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的位置挪动。杆式连接器(C)具备:壳体(10);滑动件(20),设置成相对于壳体(10)能在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在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的齿条齿(22);电线盖(30),设置于壳体(10),将壳体(10)的电线引出面(12)覆盖;以及杆(40),能旋转地设置于电线盖(30),具有与齿条齿(22)啮合的齿轮(44),使滑动件(20)移动,壳体(10)具有:支点部(50),将电线盖(30)支承为能旋转;和定位部(60),与电线盖(30)接触而使齿轮(44)面对能与齿条齿(22)啮合的位置。对能与齿条齿(22)啮合的位置。对能与齿条齿(22)啮合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杆式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杆式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通过操作杆而进行与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的杆式连接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3记载的杆式连接器在将壳体的电线引出面覆盖的电线盖具备杆。这些杆式连接器的壳体具备通过杆的操作而滑动的滑动件。在滑动件形成有凸轮槽,该凸轮槽能接纳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从动件。滑动件在开始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相对于壳体保持在规定的位置。所谓规定的位置是指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从动件和凸轮槽嵌合的位置。滑动件使凸轮从动件和凸轮槽嵌合,通过操作杆而从规定的位置滑动。杆式连接器通过滑动件的凸轮槽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从动件的卡合,从而与对方侧连接器达到正规嵌合。
[0003]这样的杆式连接器中、对比文件1及对比文件2所记载的杆式连接器在滑动件设置有齿条齿,在杆设置有齿轮。该杆式连接器的滑动件通过齿轮和齿条齿的啮合而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992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

22007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

1650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是,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有时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从规定的位置挪动。在滑动件偏离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对方侧连接器的凸轮从动件和凸轮槽不能嵌合。因此,有如下期望: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想要防止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的位置挪动。
[0006]因此,本公开以提供如下杆式连接器为目的: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能防止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的位置挪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7]本公开的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滑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的齿条齿;电线盖,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覆盖;以及杆,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电线盖,具有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齿轮,使所述滑动件移动,所述壳体具有:支点部,将所述电线盖支承为能旋转;和定位部,与所述电线盖接触而使所述齿轮面对能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08]根据本公开,能提供如下杆式连接器: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能防止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的位置挪动。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是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壳体的俯视图。图4是电线盖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的情况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6是示出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的状态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1]本公开的杆式连接器,(1)具备:壳体;滑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的齿条齿;电线盖,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覆盖;以及杆,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电线盖,具有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齿轮,使所述滑动件移动,所述壳体具有:支点部,将所述电线盖支承为能旋转;和定位部,与所述电线盖接触而使所述齿轮面对能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位置。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电线盖以支承于支点部的状态旋转时,能以齿轮和齿条齿啮合的方式将电线盖定位。因此,在将电线盖装配于壳体时,能防止电线盖的齿轮与滑动件的齿条齿接触而使滑动件的位置挪动。(2)优选地,所述支点部具有从所述壳体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电线盖具有从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嵌合的嵌合部,所述定位部相对于所述嵌合部设置于与所述突出部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具有沿着所述电线盖的旋转方向弯曲的面。是因为: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容易将电线盖定位。(3)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间部设置有齿轮配置部,在将所述电线盖装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齿轮配置于所述齿轮配置部,所述突出部及所述定位部均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齿轮配置部靠一方侧设置。是因为:根据这样的结构,与在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一方侧设置突出部、在另一方侧设置定位部的情况相比,能使壳体小型化。(4)优选地,所述支点部具有成为所述电线盖的旋转中心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与所述电线盖接触的接触面的角部是曲面。是因为:根据这样的结构,与旋转轴中与电线盖接触的接触面的角部是直角的情况相比,能顺利进行电线盖的旋转。
[001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公开的杆式连接器C的具体例。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希望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13]如图1所示,杆式连接器C具备壳体10、电线盖30、杆40、支点部50以及定位部60。以下,将各构成构件中、装配电线盖30侧(图1的上侧)设为上侧,将与装配电线盖30侧相反的一侧(图1的下侧)设为下侧,将设置有支点部50侧(图1的右侧)设为后侧,将与设置有支点部50侧相反的一侧(图1的左侧)设为前侧。另外,将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的外侧设为左
侧,将里侧设为右侧进行说明。
[0014]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壳体10为在前后方向长的形状。如图2所示,在壳体10设置有多个收纳端子零件的端子收纳室11。多个端子收纳室11在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排列。
[0015]端子零件从上侧收纳于端子收纳室11。端子零件与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电线W从壳体10的电线引出面12向上方引出。电线W的束在电线盖30的内侧向后侧弯折。
[0016]如图2及图3所示,在壳体10设置有将电线盖30锁定成装配状态的锁定部13。锁定部13设置于壳体10的前端部。锁定部13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
[0017]锁定部13设置于从壳体10的电线引出面12向上侧突出的锁定壁14。锁定部13从锁定壁14向外侧(右侧的锁定部13从右侧的锁定壁14向右侧,左侧的锁定部13从左侧的锁定壁14向左侧)突出。锁定部13与设置于电线盖30的锁定接纳部31嵌合。
[0018]在壳体10设置有齿轮配置部15(参照图6)。齿轮配置部15在将电线盖30装配于壳体10的状态下被配置杆40的齿轮44。齿轮配置部15设置于壳体10中的前后方向(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部。如图2及图3所示,齿轮配置部15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齿轮配置部15是上面侧开放、下侧凹陷的凹部。杆40的齿轮44从上侧与齿轮配置部15嵌合。
[0019]如图2及图3所示,在壳体10设置有支承接纳部16。支承接纳部16在将电线盖30装配于壳体10时支承设置于电线盖30的支承部35。支承接纳部16设置于比齿轮配置部15靠后侧。支承接纳部16在壳体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支承接纳部16是上面开放的凹部。
[0020]支承接纳部16的底面16A与电线引出面12平行。支承接纳部16的侧面16B与电线引出面12垂直。支承接纳部16具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壳体;滑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能在第一方向移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多个的齿条齿;电线盖,设置于所述壳体,将所述壳体的电线引出面覆盖;以及杆,能旋转地设置于所述电线盖,具有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齿轮,使所述滑动件移动,所述壳体具有:支点部,将所述电线盖支承为能旋转;和定位部,与所述电线盖接触而使所述齿轮面对能与所述齿条齿啮合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支点部具有从所述壳体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电线盖具有从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与所述突出部嵌合的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大辅中居和雄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