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胶圈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60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波纹管连接领域,具体为一种单胶圈套筒。其包括套筒、胶圈、定位件和加强环;套筒上对称设置两组卡扣限位结构,套筒上设置多组观察孔组件,观察孔组件包括沿套筒轴向和周向阵列分布的多个观察孔;胶圈同轴设置在套筒内壁中部;定位件在套筒内壁上关于胶圈沿轴向对称设置两组;加强环同轴设置在套筒外周面上,且加强环对应位于胶圈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防止套筒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性能。型能有效防止套筒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性能。型能有效防止套筒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胶圈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波纹管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胶圈套筒。

技术介绍

[0002]排水管包括波纹管等类型的管道,主要承担雨水、污水、农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务,具体用于高速公路纵向、横向排水及透水;高速公路各种档土墙背面及边沟垂直、水平排水;地下道、隧道排水;市政工程、污水厂、净水厂、垃圾场等给排水;高尔夫球场、公园、运动场等场地的排水;山坡地开发边坡水土保持;整地工程之地下排水等等。
[0003]单个波纹管的长度一定,当需要使用的总管道的长度超出单个波纹管长度时,需要使用连接结构将多个波纹管连接起来,以获得达到总长度的管道。一般使用套筒连接结构来连接波纹管,将两个波纹管插到套筒连接结构两端内侧,通过胶圈进行密封连接。但是,在胶圈处,波纹管会将胶圈向外撑开,使得套筒在该处被胶圈挤压,容易向外发生形变,可能出现胶圈与波纹管和套筒之间产生缝隙,不能保证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有效防止套筒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性能的单胶圈套筒。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单胶圈套筒,包括套筒、胶圈、定位件和加强环;套筒上对称设置两组卡扣限位结构,套筒上设置多组观察孔组件,观察孔组件包括沿套筒轴向和周向阵列分布的多个观察孔;胶圈同轴设置在套筒内壁中部;定位件在套筒内壁上关于胶圈沿轴向对称设置两组;加强环同轴设置在套筒外周面上,且加强环对应位于胶圈外侧。
[0006]优选的,套筒为如下A、B、C和D中的任一种形式的结构:/>[0007]A、套筒外周面为圆形,套筒内周面为圆形;
[0008]B、套筒外周面为正多边形,套筒内周面为圆形;
[0009]C、套筒外周面为圆形,套筒内周面为正多边形;
[0010]D、套筒外周面为正多边形,套筒内周面为正多边形;
[0011]当套筒内周面为正多边形时,胶圈为正多边形结构;当套筒外周面为正多边形时,加强环为正多边形结构。
[0012]优选的,加强环沿轴向的宽度大于胶圈沿轴向的宽度。
[0013]优选的,胶圈为胶圈a,胶圈a内周面和轴向两个端面衔接处均设置有卡槽a。
[0014]优选的,胶圈为胶圈b,胶圈b外周面和轴向两个端面衔接处均设置有卡槽b。
[0015]优选的,套筒外周面上同轴设置有圆环状的加强筋a,加强筋a沿套筒轴向并排设置多个,相邻加强筋a之间以及加强环和加强筋a之间均连接有条状的加强筋b,加强筋b绕套筒均匀设置多条。
[0016]优选的,套筒上设置有开口,卡扣限位结构为直板部或弯板部;
[0017]直板部一体连接在开口靠近套筒端部的一端,且直板部沿该连接端至相对的另一
端方向逐渐向套筒内侧倾斜;
[0018]弯板部一体连接在开口靠近套筒端部的一端,且弯板部沿该连接端至相对的另一端方向逐渐向套筒内侧弯曲。
[0019]优选的,套筒两端均具有直径增大的外扩筒部,开口和卡扣限位结构均位于外扩筒部上。
[0020]优选的,卡扣限位结构为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内折板部或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多个外折板部,相邻两个内折板部之间或相邻两个外折板部之间形成有缺口,缺口延伸至套筒上;
[0021]内折板部位于套筒端部,内折板部沿远离套筒端部方向逐渐向套筒轴向的内侧倾斜;
[0022]外折板部位于套筒端部,外折板部沿远离套筒端部方向逐渐向套筒轴向的外侧倾斜。
[0023]优选的,套筒两端均具有直径增大的外扩筒部,缺口和卡扣限位结构均位于外扩筒部上。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5]本技术能有效防止套筒发生形变从而保证密封性能。在连接波纹管时,将波纹管从套筒端部插入,波纹管最外侧的波峰部抵接在定位件处,通过定位件进行定位,波纹管端部抵接在胶圈处,通过胶圈进行密封。卡扣限位结构会卡在波纹管上相邻两个波峰部之间,实现对波纹管的限位。加强环对应位于胶圈外侧,能有效提高对套筒结构的加强,防止套筒该处区域被胶圈向外撑开,避免了形变,使得胶圈与外侧的套筒之间不易出现缝隙,且胶圈与内侧的波纹管也不易出现缝隙,从而有效保证了胶圈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0027]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剖视图;
[003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剖视图;
[003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七的结构剖视图;
[003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八的结构剖视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九的结构剖视图。
[0036]附图标记:100、外扩筒部;1、套筒;101、观察孔;102、开口;11、直板部;12、弯板部;13、内折板部;131、缺口;14、外折板部;21、胶圈a;211、卡槽a;22、胶圈b;221、卡槽b;3、定位件;4、加强环;5、波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实施例一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包括套筒1、胶圈、定位件3和加强环4。
[0039]套筒1上对称设置两组卡扣限位结构,套筒1上设置有开口102,卡扣限位结构为直板部11,直板部11一体连接在开口102靠近套筒1端部的一端,且直板部11沿该连接端至相对的另一端方向逐渐向套筒1内侧倾斜,在安装波纹管5时,波纹管5会先将直板部11向外顶开,当波纹管5插入至定位件3处时,直板部11会反弹并卡在波纹管5上相邻两个波峰部之间;套筒1上设置多组观察孔组件,观察孔组件包括沿套筒1轴向和周向阵列分布的多个观察孔101,多组观察孔组件分布于胶圈两侧,观察孔101朝向波纹管5上不同区域的相邻两波峰部之间,这些观察孔101用于观察内侧是否出现因胶圈密封不牢而导致的漏水情况。
[0040]胶圈同轴设置在套筒1内壁中部;胶圈为胶圈a21,胶圈a21内周面和轴向两个端面衔接处均设置有卡槽a211,波纹管5端部会卡在卡槽a211处,通过槽型结构与波纹管5端面和一部分外周面接触,既能实现抵紧,又能实现密封连接。
[0041]定位件3在套筒1内壁上关于胶圈沿轴向对称设置两组;定位件3为定位环或定位块,定位块绕套筒1均匀设置多个,通过定位环或定位块能实现对波纹管5插入套筒1的极限位置进行定位,保证卡扣限位结构能正好卡在波纹管5上相邻两个波峰部之间,以对波纹管5进行限位。
[0042]加强环4同轴设置在套筒1外周面上,且加强环4对应位于胶圈外侧。加强环4沿轴向的宽度大于胶圈沿轴向的宽度,能充分覆盖胶圈对套筒1的外撑区域。
[0043]套筒1外周面上同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1),其上对称设置两组卡扣限位结构,其上设置多组观察孔组件,观察孔组件包括沿套筒(1)轴向和周向阵列分布的多个观察孔(101);胶圈,其同轴设置在套筒(1)内壁中部;定位件(3),其在套筒(1)内壁上关于胶圈沿轴向对称设置两组;加强环(4),其同轴设置在套筒(1)外周面上,且对应位于胶圈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1)为如下A、B、C和D中的任一种形式的结构:A、套筒(1)外周面为圆形,套筒(1)内周面为圆形;B、套筒(1)外周面为正多边形,套筒(1)内周面为圆形;C、套筒(1)外周面为圆形,套筒(1)内周面为正多边形;D、套筒(1)外周面为正多边形,套筒(1)内周面为正多边形;当套筒(1)内周面为正多边形时,胶圈为正多边形结构;当套筒(1)外周面为正多边形时,加强环(4)为正多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加强环(4)沿轴向的宽度大于胶圈沿轴向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胶圈为胶圈a(21),胶圈a(21)内周面和轴向两个端面衔接处均设置有卡槽a(2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胶圈为胶圈b(22),胶圈b(22)外周面和轴向两个端面衔接处均设置有卡槽b(2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胶圈套筒,其特征在于,套筒(1)外周面上同轴设置有圆环状的加强筋a,加强筋a沿套筒(1)轴向并排设置多个,相邻加强筋a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天文何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