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组合物、成形物、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和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653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系树脂(A)和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树脂组合物、成形物、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和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聚酰胺系树脂和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等,详细而言,涉及成形加工性优异且形成透明性、拉伸断裂应变特性和耐溶剂性优异的成形物的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形物,以及其中使用的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和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聚酰胺系树脂因耐冲击性、耐化学品性、耐磨耗性等优异而在以汽车产业为首的各种产业领域中普遍用作工程塑料。
[0003]并且,在最近更严苛的环境下使用的用途中,其需求也扩大,针对进一步提高由聚酰胺系树脂形成的成形物的机械强度的办法,提出了各种方案。
[0004]例如,为了获得在

40℃以下的极低温下也发挥出优异耐冲击性的成形物,提出了向聚酰胺系树脂中配混烯烃系弹性体等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1918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然而,如上那样地向聚酰胺系树脂中配混烯烃系弹性体而得到成形物时,由于聚酰胺系树脂与烯烃系弹性体不相容,因此,存在成形物的透明性降低的问题。另外,由于耐溶剂性降低,因此,还存在使用用途有限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其提供不会损害成形物的透明性和耐溶剂性、能够使机械强度、尤其是拉伸断裂应变特性提高的以聚酰胺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形物、在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中使用的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和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于是,对于以聚酰胺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不损害其成形物的透明性和耐溶剂性的情况下用于提高机械强度的改性方法,结果发现:若以特定的比例对聚酰胺系树脂配混相对于聚酰胺系树脂而言具有相容性的特定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则成形加工性优异且成形物的透明性的降低受到抑制,而且,拉伸断裂应变特性、耐溶剂性提高。
[0013]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下述的[1]~[9]。
[0014][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酰胺系树脂(A)和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将上述聚酰胺系树脂(A)与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
(B)的总含量设为100重量份时,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50重量份。
[0015][2]根据上述[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聚酰胺系树脂(A)与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总含量设为100重量份时,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为1~45重量份。
[0016][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改性率为0.1~30摩尔%。
[0017][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中,所接枝的脂肪族聚酯为内酯环的开环聚合物,构成上述内酯环的碳原子的数量为3~10。
[0018][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使用该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厚度30μm的单层薄膜的、应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公司制、NDH2000)并按照JIS K7105而测得的总雾度为2%以下。
[0019][6]一种成形物,其由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0020][7]根据上述[6]所述的成形物,其中,成形物为片或薄膜。
[0021][8]一种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其包含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
[0022][9]一种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其是通过使聚酰胺系树脂(A)中含有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来进行聚酰胺系树脂(A)的改性的方法,将上述聚酰胺系树脂(A)与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总含量设为100重量份时,将上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设为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50重量份。
[0023]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中,为了对含有聚酰胺系树脂(A)作为主成分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改性而含有相对于上述聚酰胺系树脂(A)为特定比例的特定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与上述聚酰胺系树脂(A)具有相容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有时将“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简写为“EVOH”,将“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EVOH”简写为“脂肪族聚酯改性EVOH”或“改性EVOH”。
[002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6]根据上述树脂组合物,由于聚酰胺系树脂(A)与上述脂肪族聚酯改性EVOH(B)具有相容性,因此,聚酰胺系树脂(A)的非晶部与改性EVOH(B)发生相容,其结果,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发挥出优异的拉伸断裂应变特性,具备优异的成形加工性。因此,通过上述树脂组合物而得到的成形物具有原本的透明性、耐溶剂性不会受损而维持优异品质的优点。
[002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酰胺系树脂用改性剂和聚酰胺系树脂的改性方法,仅通过使聚酰胺系树脂中含有上述改性剂,即可提供具备上述那样的优异物性的聚酰胺系树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针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说明。
[0029]首先,本专利技术的树脂组合物含有聚酰胺系树脂(A)和脂肪族聚酯改性EVOH(B),针对它们,以下分别依次进行说明。
[0030]<聚酰胺系树脂(A)>
[0031]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酰胺系树脂(A)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般的聚酰胺树脂,可列举出例如聚己酰胺(尼龙6)、聚

ω

氨基庚酸(尼龙7)、聚

ω

氨基壬酸(尼龙9)、聚十一酰胺(尼龙11)、聚月桂内酰胺(尼龙12)等均聚物。另外,作为共聚聚酰胺树脂,可列举出聚己二酰乙二胺(尼龙26)、聚己二酰丁二胺(尼龙4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聚癸二酰己二胺(尼龙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尼龙612)、聚己二酰辛二胺(尼龙86)、聚己二酰癸二胺(尼龙108)、己内酰胺/月桂内酰胺共聚物(尼龙6/12)、己内酰胺/ω

氨基壬酸共聚物(尼龙6/9)、己内酰胺/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酰胺系树脂(A)和接枝有脂肪族聚酯的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将所述聚酰胺系树脂(A)与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总含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且小于5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聚酰胺系树脂(A)与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总含量设为100重量份时,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含量为1~45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的改性率为0.1~30摩尔%。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改性乙烯

乙烯醇系树脂(B)中,所接枝的脂肪族聚酯为内酯环的开环聚合物,构成所述内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拓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