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及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53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及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涉及图像采集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包括安装件以及连接臂,安装件的底部与第一摄像头可拆卸连接,连接臂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二摄像头相连接;安装件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顶部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盖,壳体内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驱动件以及与连接臂远离第二摄像头的一端传动连接的传动件,驱动件的输出端与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传动件动作,使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连接臂水平转动,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水平动作。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运维成本高的问题,进而达到了降低运维成本的效果。达到了降低运维成本的效果。达到了降低运维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及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及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智慧交通发展快速的当下,交通设施中的摄像头几乎遍布在每一个路段、路口,实时观察着公路上发生的一切,但是目前这些不同种类的摄像头设备间相互配合的能力却十分薄弱。
[0003]例如,原有环境已经配备了枪式摄像头,而随着设备升级的需求,需要部署球形摄像头,此时如果将旧有的枪式拆除,将直接造成枪式摄像头的浪费,而若不拆除枪式摄像头,则缺少安装环境,影响了用户决策;或者在不同地区分别设置了枪式摄像头和球形摄像头,在进行设备协调时,需要转换不同类型摄像头之间的控制代码,并花费人力成本对不同类型的设备的协调情况进行设备调试,因而上述两种方式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
[0004]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枪球联动的一体化设备,但是该一体化设备是将枪式摄像头和球形摄像头进行集成化来实现的,存在维护难度大、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这种设备也要求用户放弃旧有的枪式摄像头或球形摄像头,以重新采购新的设备,增加了用户的采购成本。
[0005]目前,并没有较好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及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运维成本高的问题。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包括:
[0008]安装件以及连接臂,所述安装件的底部与第一摄像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二摄像头相连接;
[0009]所述安装件包括壳体以及与所述壳体顶部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盖,所述壳体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第二摄像头的一端传动连接的传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传动件动作,使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连接臂水平转动,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水平动作。
[00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连接臂穿设于所述让位通孔并与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壳体侧壁沿所述让位通孔的水平边设有限位展翼,所述限位展翼沿周长方向开设有限位翼孔,所述连接臂外表面竖直设有穿设于所述限位翼孔的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臂沿所述让位通孔动作,使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限位翼孔滑动。
[00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至少设有两组,所述壳体内设有至少两个
相互隔离的安装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安装腔一一对应。
[00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竖向开设的插槽、周向开设且一端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连接槽以及竖向开设并与所述连接槽远离所述插槽一端相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槽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壳体外侧壁配合所述安装槽凸设有定位块,所述盖体沿所述插槽插入所述定位块,再沿所述连接槽滑动使所述定位块沿所述连接槽滑动至定位槽并最终插入所述定位槽。
[00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弹簧跳豆,所述定位块滑动至所述定位槽的槽口处,所述弹簧跳豆驱动所述定位块插入所述定位槽。
[00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盖体顶部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盖体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安装面的侧边设有防滑纹。
[00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述壳体内侧壁周向固设有密封件。
[00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设有开口相对的呈U形的第一组装件以及第二组装件,所述第二组装件与所述第二摄像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组装件与所述连接臂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组装件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组装件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组装件可拆卸连接。
[00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装件的侧壁开设有弧形的限位孔,所述第二组装件的侧壁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内穿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并配合所述定位螺母对所述第二组装件进行固定。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途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前述任一所述图像采集用安装架以及分别与所述图像采集用安装架相连接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0019]通过本技术,由于设置了可以同时利用旧有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的安装架,既可以满足多视角多用途的需求,也可以减少因采购新设备造成的设备开支,同时可以将旧有设备进行最大效益的利用,减少了布控成本,因此,可以解决布控成本高的问题,达到减少布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0024]图5是图4的C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6是图4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6]图7是图4的D处结构放大图。
[0027]附图说明:1、第一摄像头;2、第二摄像头;31、壳体;311、让位通孔;312、限位展翼;313、限位翼孔;314、安装腔;315、隔离板;316、定位块;32、盖体;321、插槽;322、连接槽;323、定位槽;324、安装面;325、密封件;331、驱动件;332、传动件;4、连接臂;41、第一限位件;51、第一组装件;511、安装孔;512、限位孔;52、第二组装件;53、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30]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如图1

图3所示,包括安装件以及连接臂4,安装件的底部与第一摄像头1可拆卸连接;其中,第一摄像头1可以是球形摄像头,球形摄像头可以是具有防爆功能的球形摄像头,也可以是普通类型的;可以想到的是,为方便对球形摄像头进行安装,可以将球形摄像头的顶部与安装件底部设置为螺纹连接,并在连接固定后,再通过螺栓进行二次固定,以避免球形摄像头在运行过程中在自身运动影响下发生脱落,而螺栓的二次固定方式可以是在螺纹连接处再设置一个螺栓孔,也可以是其他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将球形摄像头与安装件的底部进行可拆卸连接,是由球形摄像头的吊挂式安装方式决定的;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摄像头2有两个或者多个的情况下,第二摄像头2的图像采集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一前一后,或者一左一右等。
[0031]连接臂4通常水平设置在安装件的侧面,并由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连接臂4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安装件两侧,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以及连接臂(4),所述安装件的底部与第一摄像头(1)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臂(4)远离所述安装件的一端与第二摄像头(2)相连接;所述安装件包括壳体(31)以及与所述壳体(31)顶部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盖,所述壳体(31)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内的驱动件(331)以及与所述连接臂(4)远离所述第二摄像头(2)的一端传动连接的传动件(332),所述驱动件(331)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件(332)固定连接;所述驱动件(331)带动所述传动件(332)动作,使所述传动件(332)驱动所述连接臂(4)水平转动,实现所述第二摄像头(2)水平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1)的一侧开设有让位通孔(311),所述连接臂(4)穿设于所述让位通孔(311)并与驱动件(331)传动连接;所述壳体(31)侧壁沿所述让位通孔(311)的水平边设有限位展翼(312),所述限位展翼(312)沿周长方向开设有限位翼孔(313),所述连接臂(4)外表面竖直设有穿设于所述限位翼孔(313)的第一限位件(41),所述连接臂(4)沿所述让位通孔(311)动作,使所述第一限位件(41)沿所述限位翼孔(313)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至少设有两组,所述壳体(31)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安装腔(314),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安装腔(314)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采集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包括盖体(32),所述盖体(32)的外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竖向开设的插槽(321)、周向开设且一端与所述插槽(321)相连通的连接槽(322)以及竖向开设并与所述连接槽(322)远离所述插槽(321)一端相连通的定位槽(323),所述定位槽(3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槽(321)的延伸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亦宁盛中洋张炳健吴佳浩张鸣杰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闪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