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53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7
集聚装置具备输送传送机(2)、集聚传送机(8)和转乘板(3),所述输送传送机(2)对输送物(1)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物(1)的输送夹具部(11b)的底面为圆形,在底面中心部设置有输送用的突起(1a)并且在底面周缘设置有加工面(1b),所述输送传送机(2)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突起(1a)卡定的孔的带,所述集聚传送机(8)设置在输送传送机(2)的下游侧,对输送物(1)进行输送,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突起(1a)卡定的孔的带,所述转乘板(3)设置在输送传送机(2)与集聚传送机(8)之间,使输送物(1)自输送传送机(2)转乘到集聚传送机(8),转乘板(3)具有供输送夹具(11b)的突起(1a)通过的间隙或槽,在靠输送传送机(2)侧的端部侧面,间隙或槽以扩宽的方式形成,对端部表面施加了倒圆角加工,使输送物(1)稳定地转乘。输送物(1)稳定地转乘。输送物(1)稳定地转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集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使利用输送传送机输送的输送物以及输送夹具(日文:治具)集聚时,在以往的集聚装置中,为了提高集聚效率,使输送物以及输送夹具向用于进行输送的传送机以外的传送机移动之后集聚。在该移动中为了防止输送物以及输送夹具落进在输送传送机与其他的传送机间产生的圆弧间的间隙,通过设置辊或板来填埋圆弧间的间隙,利用传送机的推力或通过使辊旋转来进行向其他传送机的转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另外,在输送传送机与其他传送机之间设置高度差,利用重力向其他的传送机进行转乘,进行集聚(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此外,利用摄像机等检测传送机上的输送物,利用机器人进行拣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

177836号公报(第10段,图1)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3

125726号公报(第5页第9~17行,图1)
[0007]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6

83630号公报(第11~12段,图1)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

37411号公报(第34~39段,图1)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0]在这样的集聚装置中,在利用网带等具有格子状的孔的输送传送机输送高度尺寸比底面的外形尺寸大且在底面具有突起的输送物或输送夹具的情况下,在传送机之间设置有辊的情况等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有以下的问题:突起落进格子状的孔,在一边向其他的传送机拉出突起一边使输送物向其他的传送机转乘的期间内,输送物落进输送传送机与其他的传送机的间隙,输送物发生翻倒、下落或损坏输送传送机的格子状的孔。
[0011]本申请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成的,目的在于获得不发生输送物的翻倒、下落以及输送传送机的破损地以低成本进行向其他传送机的转乘的集聚装置。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本申请中公开的集聚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转乘板,所述第一传送机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物的输送夹具部的底面为圆形,在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有输送用的突起并且在周缘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传送机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第二传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的下游侧,输送所述输送物,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转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与所述第二传送机之间,使所述输送物自所述第一传送机转乘到所述第二传送机,所述转乘板具有供所述输送夹具部的突起通过的间隙或槽,在所述转乘板的靠所述第一传送机侧
的端部侧面,使所述间隙或槽以扩宽的方式形成,对端部表面施加了倒圆角加工(日文:R加工)。
[0014]另外,本申请公开的集聚装置具备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转乘板,所述第一传送机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物的输送夹具部的底面为圆形,在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有输送用的突起并且对周缘施加了倒圆角加工,所述第一传送机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第二传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的下游侧,输送所述输送物,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转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与所述第二传送机之间,使所述输送物自所述第一传送机转乘到所述第二传送机,所述转乘板具有供所述输送夹具部的突起通过的间隙或槽,在所述转乘板的靠所述第一传送机侧的端部侧面,使所述间隙或槽以扩宽的方式形成,在端部表面设置有倾斜面。
[0015]专利技术效果
[0016]采用本申请,通过安装对前端表面部施加了倒圆角加工的转乘板,能在不使输送物翻倒且不使输送传送机以及转乘板破损的前提下使输送物稳定地转乘,能以便宜的结构使输送物集聚。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0018]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3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输送的输送物的结构的侧视图以及仰视图。
[0020]图4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输送的输送物的另一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所用的转乘板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所用的转乘板的安装位置的侧视图。
[0023]图7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中的转乘时的输送物的举动的侧视图。
[0024]图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中的转乘板的前端表面部为倾斜形状的情况下的输送物的举动的侧视图。
[0025]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中的输送传送机倾斜的情况的侧视图。
[0026]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集聚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7]图11是表示利用实施方式3的集聚装置输送的输送物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8]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集聚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方式1
[0030]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集聚装置10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集聚装置101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表示利用集聚装置101输送的输送物1的结构,图3的(a)是侧视图,图3的(b)是仰视图。图4表示分离型的输送物1的结构,是表示分离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1]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集聚装置101中,作为第一传送机的输送传送机2是进行连续运转的传送机,使用了网带等具有格子状的孔的带,输送传送机2在将输送物1的底面中心部的突起1a插入到输送传送机2的网带等的格子状的孔中的状态下对输送物1进行输送。该输送形态在输送物1被不规则地排列在输送传送机2上的状态下进行输送。
[0032]输送物1如图3所示,输送物1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参照图3的(b))比输送物1的底面的外形尺寸(参照图3的(a))大。另外,输送物1的底面设置为圆形,在底面中心部作为输送夹具11b设置有防滑用的突起1a。此外,对输送物1的底面的周缘施加有倾斜加工面1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使用了与输送夹具一体型的输送物1,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由输送部11a和能与输送部11a分离的输送夹具11b构成的输送物1。输送夹具11b的底面设置为圆形,在底部中心部设置有防滑用的突起1a,对底面的周缘施加有倾斜加工面1b。
[0033]一般来说,在这样使输送传送机2连续运转并在输送物1被不规则地排列在输送传送机2上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形态的情况下,难以事先在输送传送机2上使输送物1临时集聚,在没有其他结构的情况下,用于取出由输送传送机2输送过来的输送物1的操作人员需要始终在输送传送机2的下游。通过将它设为使自某一连续运转的输送传送机2输送过来的输送物1向其他的间歇运转的作为第二传送机的集聚传送机8换乘而集聚的结构,从而能在某一定时间的期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装置具备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转乘板,所述第一传送机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物的输送夹具部的底面为圆形,在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有输送用的突起并且在周缘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传送机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第二传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的下游侧,输送所述输送物,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转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与所述第二传送机之间,使所述输送物自所述第一传送机转乘到所述第二传送机,所述转乘板具有供所述输送夹具部的突起通过的间隙或槽,在所述转乘板的靠所述第一传送机侧的端部侧面,使所述间隙或槽以扩宽的方式形成,对端部表面施加了倒圆角加工。2.一种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装置具备第一传送机、第二传送机和转乘板,所述第一传送机对输送物进行输送,所述输送物的输送夹具部的底面为圆形,在所述底面的中心设置有输送用的突起并且对周缘施加了倒圆角加工,所述第一传送机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第二传送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的下游侧,输送所述输送物,具有以网眼状设置有供所述突起卡定的孔的带,所述转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机与所述第二传送机之间,使所述输送物自所述第一传送机转乘到所述第二传送机,所述转乘板具有供所述输送夹具部的突起通过的间隙或槽,在所述转乘板的靠所述第一传送机侧的端部侧面,使所述间隙或槽以扩宽的方式形成,在端部表面设置有倾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聚装置具备传感器、第一促动器和第二促动器,所述传感器检测所述输送物自所述第一传送机抵达所述转乘板,并且检测到达了使所述输送物的突起自所述第一传送机的带的孔脱出的位置,所述第一促动器进行升降,具有对所述输送物进行吸附或把持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山豪俊高塚卓旦佐俣美沙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