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621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包括磁芯、骨架、电子线路板、引出电子线和外壳,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所述电子线路板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引出电子线穿过所述出线端盖并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的外周设有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内设有滑槽,所述磁芯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本设计结构简单,生产绕制及组装方便,可满足批量性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测量设备,具体为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平稳、可靠运行,电梯必须具备能实现超载报警、满载保护功能的称量装置。差动变压器是一种广泛用于电子技术和非电量(如重量、位移、压力、速度、加速度、流量等)检测中的变压装置。差动变压器安装在电梯轿厢底部或轿顶绳头板处,作为轿厢称重装置的主要部件,其作用是测量电梯轿厢负载量,当轿厢的载重量发生变化时,称重装置会将实时的载重变化量变为差动变压器磁芯连杆组件的位移变化量,差动变压器将磁芯连杆组件的位移变化量转变为电量信号输出,从而在电梯运行前就为电梯控制系统提供负载的信息,控制系统就能输出相应的驱动力矩,实现电梯平稳起动运行。但是现有的差动变压器结构比较复杂,生产组装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产品合格率可满足批量性生产的差动变压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包括磁芯、骨架、电子线路板、引出电子线和外壳,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所述电子线路板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引出电子线穿过所述出线端盖并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的外周设有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内设有滑槽,所述磁芯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
[0005]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的外周设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上都绕设有所述初级绕线圈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绕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的外周,所述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绕设在所述第三凹槽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所述初级绕线圈组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绕制的圈数相同,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与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的圈数不相同,优选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在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的圈数比为1.50,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初级绕线圈组的圈数比为2.88,所述第二次级绕线圈组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初级绕线圈组圈数比为2.66。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上分别安装有与所述连杆连接的轴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磁芯采用导磁材料,所述外壳、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采用无磁金属材料,所述连杆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磁芯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挡圈和尼龙垫片,并用胶水连接所述连杆,
以保障磁芯的安全。
[0009]进一步的,本设计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输出灵敏度0.51
±
15%(Vrms/mm)、输出直线性
±
1.5%以内、输出温度偏差

15~65℃时,
±
2%以内、输出对称性
±
1.0%以下等。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装置结构简单,生产绕制及组装方便,可满足批量性生产,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线性度好、输出稳定等特点,能在电梯称重检测方面中发挥很好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代表性之具体实施例,其中所举例之特定方法、装置、条件、材质等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或对应之具体实施例。此为,图中各装置仅用于表达其相对位置且未按其实际比例绘述,合先叙明。
[0013]在本说明书之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的”“一具体实施例”、“另一具体实施例”或“部分具体实施例”等之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之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之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之实施例。而且,描述之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之方式结合。
[0014]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包括磁芯1、连杆2、骨架3、初级绕线圈组4、第一次级绕线圈组5、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电子线路板7、引出电子线8、外壳9、出线端盖10、非出线端盖11和轴承12。所述出线端盖10和非出线端盖11分别用密封胶组装在外壳9的两端,骨架3为空心圆柱状,所述骨架3安装于所述外壳9内,电子线路板7黏贴在骨架3上,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第一次级绕线圈组5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绕设在骨架3的外周,初级绕线圈组4、第一次级绕线圈组5、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的收尾线焊接在电子线路板上,形成电气连接;所述引出电子线8的一端设有插头,另一端穿过出线端盖10焊接在电子线路板7上,形成电气连接;磁芯1的两端都通过两个开口挡圈和尼龙垫片并用胶水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组成滑动组件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骨架内的滑槽里,滑动组件贯穿骨架3并可在骨架3内移动;两根所述连杆2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出线端盖10和非出线端盖11上安装的轴承12。
[0015]进一步的,所述骨架3的外周设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凹槽A、第二凹槽B和第三凹槽C,所述第一凹槽A、第二凹槽B和第三凹槽C上都绕设有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 5绕设在所述第一凹槽A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的外周,所述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绕设在所述第三凹槽C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 的外周。其中,所述第一凹槽A和第三凹槽C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B的两侧。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在所述第一凹槽A 和第三凹槽C绕制的圈数相同,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5与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的圈数不相同,优选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4 在所述第二凹槽B与第一凹槽A/第三凹槽C的圈数比为1.50,所述第一次级
绕线圈组5与所述第一凹槽A内的初级绕线圈4 组的圈数比为2.88,所述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与所述第三凹槽 C内初级绕线圈组4的圈数比为2.66。
[0016]进一步的,所述磁芯2采用导磁材料,所述外壳9、出线端盖10和非出线端盖11采用无磁金属材料,所述连杆2采用非导磁金属材料。
[0017]进一步的,本设计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输出灵敏度0.51
±
15%(Vrms/mm)、输出直线性
±
1.5%以内、输出温度偏差

15~65℃时,
±
2%以内、输出对称性
±
1.0%以下等。
[0018]本设计的工作原理:当初级绕线圈4加以适当频率的电压激励时,根据变压器作用原理,在第一次级绕线圈组5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6两个次级线圈中就会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骨架、电子线路板、引出电子线和外壳,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所述电子线路板安装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引出电子线穿过所述出线端盖并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的外周设有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第一次级绕线圈组和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电气连接所述电子线路板,所述骨架内设有滑槽,所述磁芯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磁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杆,两根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出线端盖和非出线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外周设有依次排列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上都绕设有所述初级绕线圈组,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绕设在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的外周,所述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绕设在所述第三凹槽的所述初级绕线圈组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绕线圈组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绕制的圈数相同,所述第一次级绕线圈组与第二次级绕线圈组的圈数不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称量用差动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焕强冯刚毅许珍贵郭衍昭何广培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力恒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