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609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5 15:59
一种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采用大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现场固定安装,面板用铆钉按照间距250~300mm与矩形钢管龙骨固定。采用双[10作为横向(水平向)主龙骨,考虑到墙体底部侧压力较大,底部水平向主龙骨间距适当减小,主龙骨由下至上间距分别为250,350,900,1200mm,采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


[0001]本专利涉及在市政工程、铁路工程、房建工程、道路桥梁工程上使用的钢模板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墙体混凝土观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整体效果,现在工程对模板工程质量要求高,力求达到清水混凝土外观标准。目前,模板工程施工基本停留在拼装小钢模阶段,考虑到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及可行性等方面,需针对模板工程进行进一步研究。
[0003]1)组拼小钢模使用较多,墙体混凝土成型后整体观感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0004]2)自制木制大模板主要为木胶板或竹胶板结合板,木方龙骨和钢管支撑,此种模板在现场加工,便于施工,在加固到位的情况下基本可以满足质量观感要求,但墙体厚度较大、层高较高时,木方龙骨不能满足模板刚度要求,同时模板使用率相对不高,周转次数少,导致施工速度较慢,影响工期。
[0005]3)全钢大模板墙体结构为不规则形状且层高较高时,模板需向厂家加工定做,费用过高;同时加工周期相对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自制钢木结合大模板。采用竹制面板配以型钢龙骨和钢管支撑。型钢龙骨可以满足墙体厚度较大、层高较高等对模板刚度的要求,木制或竹制面板满足对混凝土表面观感的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大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现场固定安装,面板用铆钉按照间距250~300mm与矩形钢管龙骨固定。采用双[10作为横向(水平向)主龙骨,考虑到墙体底部侧压力较大,底部水平向主龙骨间距适当减小,主龙骨由下至上间距分别为250,350,900,1200mm,采用

100
×
50
×
3作竖向次龙骨,次龙骨中到中间距250mm,净距200mm。支模施工时采用φ32mm穿墙对拉螺栓加固,横向间距1 000mm,竖向间距为250,350, 900,1200mm。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现场加工较为简单、施工速度相对较快,施工过程中可反复多次使用;

自制大模板采取现场制作,便于针对现场具体情况加以调整,减少厂家加工带来的不便及对工期的延误;

钢木结合大模板在保证足够刚度的前提下,相对质量较轻,便于吊运及模板安装;

自制大模板较厂家加工费用低,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立面图。
[0010]图2.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断面图。
[0011]图3.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螺栓大样。
[0012]图4.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螺栓插销大样。
具体实施方式
[0013]1)型钢龙骨加工
[0014]首先将整块钢板作为龙骨焊接的平台固定于地面上,这样便于龙骨平整度的调整,接下来根据墙体模板尺寸在钢板上放样、点焊连接、固定型钢龙骨,然后复核、调整龙骨尺寸及角度校正,最后再进行焊接,固定型钢龙骨。
[0015]2)面板固定
[0016]根据所加工的尺寸,按照尽量减少水平向拼接缝的原则进行排版,即将竹胶板竖向布置。接着试铺面板,调整平整度,符合要求后将竹胶板角部进行固定,然后在竹胶板面上放线后,再按照250~300mm间距用手电钻在面板及型钢次龙骨(

100
×
50
×
3)上打孔,最后用铆钉将竹胶板面板固定于次龙骨上。
[0017]3)模板对拉大螺栓加工
[0018]按照间距1000mm在水平双槽钢主龙骨高度处画线后,用钻孔器在龙骨之间的竹胶板上开φ35mm孔。在两根矩形钢管次龙骨间打孔,大螺栓穿过双槽钢主龙骨中间及模板孔洞后加以固定。大螺栓固定采用一端加固的方法,即在螺栓一端打孔后插入钢板垫片及定型钢插销后,与双槽钢主龙骨拉紧,在已套好丝(螺距3mm)的大螺栓另一端放入10mm厚钢板垫片及30mm厚六角大螺母拧紧。为保证大螺栓在拆模时便于取出,需将大螺栓加工成两端直径不等的锥形。为保证钢插销不易脱落同时易于取出还要具有一定的紧固强度,采用8mm厚钢板将钢插销加工成具有较小坡度的梯形,这样便于拆装。同时为防止加固过程中钢插销脱落,安装时螺栓一端开孔位置必须为垂直方向,从而保证钢插销竖直向下插入螺栓孔内。
[0019]以下结合图纸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立面图。大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1)现场固定安装,面板(1)用铆钉按照间距250~300mm与矩形钢管龙骨(2)固定。采用双[10作为横向(水平向)主龙骨(3),考虑到墙体底部侧压力较大,底部水平向主龙骨间距适当减小,主龙骨由下至上间距分别为250, 900,1200,1200mm,采用

100
×
50
×
3作竖向次龙骨(2),次龙骨(2)中到中间距250mm,净距200mm。支模施工时采用φ32mm穿墙对拉螺栓(5)加固,横向间距1 000mm,竖向间距为250,900,1200,1200mm。按照间距1000mm在水平双槽钢主龙骨(3)高度处画线后,用钻孔器在龙骨(3)之间的竹胶板(1) 上开φ35mm孔。在两根矩形钢管次龙骨(2)间打孔,大螺栓(5)穿过双槽钢主龙骨(3)中间及模板孔洞后加以固定。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断面图。大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1),采用双[10作为横向(水平向)主龙骨(3),采用

100
×
50
×
3 作竖向次龙骨(2),采用φ32mm穿墙对拉螺栓(5)加固,横向间距1000mm,竖向间距为250,900,1200,1200mm。大螺栓固定采用一端加固的方法,即在螺栓一端打孔后插入钢板垫片及定型钢插销后,与双槽钢主龙骨拉紧,在已套好丝 (螺距3mm)的大螺栓另一端放入10mm厚钢板垫片(6)及30mm厚六角大螺母 (7)拧紧。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螺栓大样,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
板螺栓插销大样。为保证大螺栓在拆模时便于取出,需将大螺栓加工成两端直径不等的锥形。为保证钢插销不易脱落同时易于取出还要具有一定的紧固强度,采用8mm厚钢板将钢插销加工成具有较小坡度的梯形,这样便于拆装。同时为防止加固过程中钢插销脱落,安装时螺栓一端开孔位置必须为垂直方向,从而保证钢插销竖直向下插入螺栓孔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厚覆膜竹胶板作为大模板面板;采用矩形钢管作为次龙骨,型钢次龙骨按照间距250~300mm打孔,用铆钉将面板固定在次龙骨上;采用两根水平栓槽钢为主龙骨;采用穿墙对拉螺栓将主龙骨与面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其特征在于:面板采用12mm厚覆膜竹胶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钢木结合大模板,其特征在于:采用

100
×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辉庄国强俞海波鲍廉梵傅珺赵余夫
申请(专利权)人: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