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秀芝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96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支撑腿上端与水箱底部固定连接,且水箱的下侧壁内卡接有防水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把手二带动转轴四和锥齿轮三进行转动,锥齿轮三通过与锥齿轮四的配合可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配合可带动转轴五和收卷筒进行转动,通过收卷筒可对绳索进行收卷,通过绳索可对固定板二进行拉动,使固定板二逐渐移动到矩形滑套内,进而可减少固定板二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便可减小套筒在旋转时受到的水阻力,通过以上调节可精准的控制该装置运行时的阻力,从而即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又可以避免由于强度大损伤儿童身体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肢体受到损伤后,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在术后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在此期间,由于伤口包括骨骼均未愈合,所以患者不能乱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愈合后,患者可以做一些幅度较小的动作,直到后期能够自行下床移动,康复训练是整个治疗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是通过训练这种方法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生理和心理的康复,达到治疗效果,康复训练对于每个患者都非常重要,对于儿童患者尤为重要,为了避免给儿童患者留下后遗症,儿童患者必须做好康复训练。
[0003]儿童患者身体尚未发育成熟,骨骼强度较弱,所以儿童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一定要控制好强度,而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康复训练器材无法精确调节其运行时的负荷强度,所以这类装置不太适用于儿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大多数康复训练器材无法精确调节其运行时的负荷强度,所以这类装置不太适用于儿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支撑腿上端与水箱底部固定连接,且水箱的下侧壁内卡接有防水轴承,且防水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一,且转轴一上端与套筒底部固定连接,且套筒内卡接有多个矩形滑套,且矩形滑套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二,且固定板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四,且固定板四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二,所述套筒的下侧壁内卡接有轴承一,且轴承一内套接有转轴五,且转轴五外表面套接有收卷筒,且收卷筒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条绳索,且绳索的另一端与固定板二固定连接,且绳索的数量的与固定板二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套筒内卡接有两个轴承二,且两个轴承二内分别套接有蜗杆的前后两端光轴处,所述转轴五上端套接有蜗轮,且蜗轮与蜗杆啮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筒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三,且固定板三内卡接有轴承三,且轴承三内套接有转轴四,且转轴四下端套接有锥齿轮三,且蜗杆的外表面光轴处套接有锥齿轮四,且锥齿轮四与锥齿轮三啮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二外表面套接有滑套二,且滑套二与矩形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二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套二和滑杆二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上侧壁内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转轴
四的上端穿过圆形通孔,且转轴四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二。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且支撑板内卡接有轴承四,且两个轴承四之间套接有转轴三,且转轴三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且两个连接板二的相背面均设置有旋转脚踏。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内卡接有轴承五,且轴承五内套接有转轴二,且转轴二上端套接有锥齿轮一,且转轴三外表面套接有锥齿轮二,且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二外表面套接有皮带轮一,所述转轴一下端套接有皮带轮二,且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与皮带轮一传动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二外表面套接有皮带轮一,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一,且固定板一内卡接有轴承六,且两个轴承六内分别套接有螺杆的两端光轴处,且螺杆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一,且螺杆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且两个固定板一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一,且滑杆一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一,且滑套一和螺纹套分别与连接板一两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且支撑杆上端与座椅底部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二外表面套接有皮带轮一,所述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水箱左侧设置有放水管,且放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把手二带动转轴四和锥齿轮三进行转动,锥齿轮三通过与锥齿轮四的配合可带动蜗杆进行转动,蜗杆通过与蜗轮的配合可带动转轴五和收卷筒进行转动,通过收卷筒可对绳索进行收卷,通过绳索可对固定板二进行拉动,使固定板二逐渐移动到矩形滑套内,进而可减少固定板二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便可减小套筒在旋转时受到的水阻力,由此便可减小患者在运动时的负荷,如果反转把手二,便可使收卷筒释放部分绳索,届时弹簧便会自动收缩,从而推动滑杆二,滑杆二通过固定板四可带动固定板二进行移动,使固定板二从矩形滑套内逐渐向外伸展,进而便可提高套筒在旋转时受到的水阻力,由此便可提高患者在运动时的负荷,通过以上调节可精准的控制该装置运行时的阻力,从而即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又可以避免由于强度大损伤儿童身体的问题。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把手一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通过与螺纹套、滑杆一、滑套一以及连接板一的配合,可带动座椅向左移动,如果反转把手一,便可使座椅向右移动,具体可根据患者的身高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该装置可对身材大小不同的患者进行适配,体现出了该装置的广泛适配性。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座椅用于承载患者,患者通过双脚踩踏两个旋转脚踏可驱动转轴三,通过转轴三可带动锥齿轮二进行转动,锥齿轮二通过与锥齿轮一的配合可带动转轴二可皮带轮一进行转动,皮带轮一通过与皮带和皮带轮二的配合,可带动转轴一和套筒进行转动,通过套筒可带动矩形滑套和固定板二进行转动,矩形滑套和固定板二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受到水的阻力,从而可使患者腿部在驱动旋转脚踏时达到锻炼的效果,当需要停止套筒转动时,患者需要向旋转脚踏施加阻力,从而便可让套筒逐渐停止,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锻炼患者腿部的离心控制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箱立体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套筒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矩形滑套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套筒立体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轴一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水箱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底板、2支撑脚、3支撑腿、4水箱、5阀门、6放水管、7固定板一、8把手一、9螺杆、10螺纹套、11连接板一、12滑套一、13滑杆一、14支撑杆、15座椅、16支撑板、17皮带轮一、18皮带、19皮带轮二、20转轴一、21转轴二、22转轴三、23连接板二、24旋转脚踏、25锥齿轮一、26锥齿轮二、27转轴四、28把手二、29套筒、30矩形滑套、31固定板二、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3),且支撑腿(3)上端与水箱(4)底部固定连接,且水箱(4)的下侧壁内卡接有防水轴承,且防水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一(20),且转轴一(20)上端与套筒(29)底部固定连接,且套筒(29)内卡接有多个矩形滑套(30),且矩形滑套(30)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板二(31),且固定板二(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四(40),且固定板四(4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有滑杆二(42),所述套筒(29)的下侧壁内卡接有轴承一,且轴承一内套接有转轴五(34),且转轴五(34)外表面套接有收卷筒(33),且收卷筒(33)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条绳索(32),且绳索(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二(31)固定连接,且绳索(32)的数量的与固定板二(31)的数量相适配,所述套筒(29)内卡接有两个轴承二,且两个轴承二内分别套接有蜗杆(39)的前后两端光轴处,所述转轴五(34)上端套接有蜗轮(35),且蜗轮(35)与蜗杆(39)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9)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三(36),且固定板三(36)内卡接有轴承三,且轴承三内套接有转轴四(27),且转轴四(27)下端套接有锥齿轮三(37),且蜗杆(39)的外表面光轴处套接有锥齿轮四(38),且锥齿轮四(38)与锥齿轮三(37)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二(42)外表面套接有滑套二(41),且滑套二(41)与矩形滑套(30)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二(42)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3),且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滑套二(41)和滑杆二(4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儿童术后康复协调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的上侧壁内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转轴四(27)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秀芝安清
申请(专利权)人:段秀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