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甲止血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575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甲止血电极,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技术中手术电极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本体,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刀头;刀头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侧壁做圆角处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表面积相同,本体靠近刀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孔用于向刀头输送电解液,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在电解液中导通等离子电流,实现了防止手术电极在作业过程中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电极的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技术效果。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甲止血电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鼻甲止血电极。

技术介绍

[0002]人类对等离子体的系统认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气体放电研究,在 20世纪初建立了等离子体概念,即由大量具体相互作用的带电粒子组成的有宏观时空迟钝的系统。等离子体按照带电粒子温度的相对高低,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是指离子化呈电中性的气体,属于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又称为第四态。
[0003]低温等离子技术是一门已相对成熟和蓬勃发展的应用科学。该技术在传统和高温
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世纪初低温等离子射频被用于电外科手术中,它的各种优势逐渐体现出来。等离子射频是利用双极射频产生的能量,将射频刀头和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等离子体薄层,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后,将能量传递给组织,解离靶组织中构成细胞分子的分子键,使得靶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单位解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并造成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或产生瘢痕收缩,形成组织体积减容或切割的效果。与普通射频相比,等离子体在较低的射频下 (100KHz)能通过较低的温度(40

70℃)对组织进行切割、消融等手术,避免了普通射频通过分子摩擦产生的热效应来进行切割、消融和止血等过程,从而减少了组织的热损伤,实现了微创效应。
[0004]目前,等离子技术开始应用于鼻甲相关手术,利用不同刀头可进行鼻甲的消融止血及清创。目前等离子电极多为边切边凝电极,一方面追求放电尖端足够精细以便于切割,另一方面追求止血效果,然而,二者不可得兼,有时还伴随着边切边凝的二次伤害。
[0005]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微小、安全性高、止血效果好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用于外科手术的微创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鼻甲止血电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术电极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安全性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鼻甲止血电极,包括本体,本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刀头;
[0009]刀头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侧壁做圆角处理;
[0010]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存在间隙,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表面积相同。
[0011]本体靠近刀头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有进水管,出水孔用于向刀头输送电解液,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在电解液中导通等离子电流。
[0012]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分瓣式电极结构,具体分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该种方式,能够将手术电极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均设置在刀头的端部,从而形成对称结构,且其侧壁做圆角处理,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只将单电极暴露在外,其中棱角碰到患者鼻腔从而产生的剐蹭和二次创伤的技术缺陷;如前文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正电极和负电极能够形
成对称结构,从而使刀头在进入作业区域后,无论哪一面接触到鼻腔,均不会发生剐蹭现象,基于此,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侧壁做圆角处理,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13]进一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头,绝缘头套设在刀头的外部,绝缘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绝缘片,绝缘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0014]采用上述方案,其中绝缘片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绝缘片的作用有二,其一:可防止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现象,避免装置损毁;其二,能够填充第一电极和第二任电极中间的空隙,避免在该缝隙处形成棱角,造成剐蹭鼻腔的风险;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15]进一步的,刀头的侧壁上设置有吸引孔,吸引孔连接有通管,吸引孔用于回收刀头切割下的组织,吸引孔的侧部设置有开度控制装置。
[0016]采用上述方案,其中导刀头壁的吸引孔能够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切割下来的组织进行集中吸引和回收,通过该种方案,能够保持装置的作业区域的清洁性,避免鼻腔内积留过多切割组织造成堵塞,并影响切割作业进程。
[0017]进一步的,本体包括刀杆,刀杆的一端连接刀头,另一端连接有手柄,绝缘头插接在刀杆的端部。
[0018]刀杆为中空结构,出水孔设置在刀杆的侧壁上。
[0019]采用上述方案,电解液可通过刀杆从出水孔中排出,通过该种结构可便于刀头的电解液排出,并进行组织切割工作。
[0020]进一步的,吸引孔设置有数个,数个吸引孔各设置在第一电极的侧部或第二电极的侧部。
[0021]在上述方案中,能够应对在装置的切割止血过程中,切割组织直径过大或多个切割组织同时进入吸引孔造成的吸引孔堵塞的问题;如果其中一个吸引孔被切割组织堵塞,剩余切割组织可通过另一个吸引孔排出鼻腔,通过该种方案,能够提高装置的容错性,在其中一个吸引孔发生堵塞或故障时依然能够完成切割组织的排出工作。
[0022]进一步的,通管连接有负压管,负压管穿出本体的尾部。
[0023]进一步的,通管由导电材料制成,通管的端部连接由通电线缆。
[0024]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向通管导电,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产生电场,从而使电解液中的带电粒子完成对鼻腔内组织的切割,通过该种结构,能够避免在刀头中另外设置线缆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供电,其中通管可起到作为导电件和电解液管路的双重作用,简化了刀头内的线路布置,同时降低了制备成本。
[0025]进一步的,开度控制装置包括密封头,密封头的端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侧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置在刀头的内壁上;
[0026]螺杆的端部传动连接有传动件,传动件连接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通过传动件将扭矩传递给螺杆,微型电机滑动连接在刀头的内部。
[0027]采用上述方案,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进行对螺杆的驱动,避免了在刀头较为狭窄的空间内设置过长杆件,并提高密封头的移动稳定性。
[0028]进一步的,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微型电机的输出轴,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螺杆。
[002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地有益效果为:
[0030]1.通过对称设置的瓣形电极可有效避免手术电极在切割止血过程中发生剐蹭,造成二次伤害的现象;
[0031]2.通过在两个电极之间设置绝缘件,可填充刀头中出线棱角的部位,在防止两个电极产生短路,完成基本的切割工作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刀头的使用安全性。
[0032]3.通过在吸引孔的侧部设置开度控制装置,能够在装置存放时避免吸引孔积尘堵塞,在使用中时,如果在吸引孔处发生堵塞,可通过反复移动密封头将大颗粒物挤碎为小颗粒物,并将小颗粒物吸出,通过该种方案,能够进一步降低吸引孔的堵塞风险。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刀头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甲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3),所述本体(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刀头(1);所述刀头(1)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的侧壁做圆角处理;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之间存在间隙,且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的表面积相同;所述本体(3)靠近所述刀头(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孔(11),所述出水孔(11)连接有进水管(14),所述出水孔(11)用于将电解液排出所述刀头(1),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可在电解液中导通等离子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甲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头(7),所述绝缘头(7)套设在所述刀头(1)的外部,所述绝缘头(7)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5)和第二电极(6)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甲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包括刀杆(2),所述刀杆(2)的一端连接所述刀头(1),另一端连接有手柄,所述绝缘头(7)插接在所述刀杆(2)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甲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2)为中空结构,所述出水孔(11)设置在刀杆(2)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甲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的侧壁上设置有吸引孔(8),所述吸引孔(8)连接有通管(9),所述吸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丽黄西华彭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