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煤层留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4535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近距煤层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包括:对下部煤层中的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巷帮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进行切顶;其中,厚层间距岩体位于上部煤层与下部煤层之间,巷道两侧分别为第一回采工作面和第二回采工作面,第一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后进行第二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实现控制下部煤层顶板运动的坚硬稳定岩层切断垮落,改变下部煤层顶板的断裂位置和垮落模式,解决引起强矿压作用的动力源头,卸压达到减弱沿空留巷压力的目的,保证留巷整个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近距煤层留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距煤层开采
,尤其涉及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层间距大小和层间岩层赋存形式影响和决定着近距下部煤层开采过程顶板的垮落模式。由于上下部煤层间距增大,但上部煤层开采产生的采动效应仍然显著影响到下部煤层开采,针对厚层间距近距煤层围岩条件,下部煤层开采过程采场及巷道矿压显现更加复杂。随着层间距逐渐增大,上部煤层开采对下部煤层产生的扰动破坏效应逐渐减弱,下部煤层开采冒落带内直接顶岩层完整性仍然能够较好的保持,为下部煤层开采采用切顶无煤柱自成巷沿空留巷提供有利的岩层条件,但留巷围岩压力显现将更加强烈难以控制。
[0003]传统切顶方式下部煤层开采后留巷围岩结构与应力分布图,由于赋存稳定厚硬岩层,下部煤层采后形成与上部煤层相似的覆岩结构,与单一煤层类似该结构控制着下部煤层顶板运动模式,为引起沿空巷道强矿压的动力源头。切顶自成巷核心为切落冒落带内直接顶范围岩层垮落自动成墙体封堵采空区而形成新的巷道,但关键缺陷在于切落的岩体仅仅为随采随冒的有限高度范围非控制岩层运动的直接顶岩层,故而没有解决留巷强烈矿压问题。煤矿大量自成巷留巷工程实例表明,服务期内留巷出现强烈大变形控制难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成为阻碍该项技术全面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产生的问题之一,实现控制下部煤层顶板运动的坚硬稳定岩层切断垮落,改变下部煤层顶板的断裂位置和垮落模式,解决引起强矿压作用的动力源头,卸压达到减弱沿空留巷压力的目的,保证留巷整个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包括:
[0006]对下部煤层中的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巷帮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进行切顶;其中,所述厚层间距岩体位于上部煤层与所述下部煤层之间,所述巷道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和第二回采工作面,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后进行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所述厚层间距岩体沿切顶线方向进行切顶,所述切顶线自所述下部煤层的顶板延伸至所述上部煤层的底板。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所述厚层间距岩体包括自所述下部煤层的顶板向所述上部煤层的底板之间依次层叠形成的直接顶岩层、厚硬岩层和直接底岩层。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所述切顶线沿所述下部煤层至所述上部煤层方向逐渐向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倾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所述厚层间距岩体经过切顶后塌落的
岩石用于形成所述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墙体。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在上部煤层采空后,在下部煤层的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巷帮顶部向厚层间距岩体内做切顶,在先进行开采的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回采过程中,第一回采工作面上部的厚层间距岩体可随采随落至采空区,直至回踩至巷道的巷帮位置,可以实现更高位岩层整体垮落形成更加有效的墙体密封采空区,切顶将第一回采工作面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与巷道以及后续开采的第二回采工作面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有效分割,即在第一回采工作面采空后,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的断落不会影响至后方的巷道和第二回采工作面的厚层间距岩体,实现控制下部煤层顶板运动的坚硬稳定岩层切断垮落,改变下部煤层顶板的断裂位置和垮落模式,解决引起强矿压作用的动力源头,卸压达到减弱沿空留巷压力的目的,保证留巷整个服务期间的安全使用。
[0012]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距煤层留巷方法的厚层间距近距煤层围岩结构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距煤层留巷方法的切顶方式下部煤层留巷围岩结构;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近距煤层留巷方法的切顶方式下部煤层留巷围岩应力分布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下部煤层;110、巷道;120、墙体;
[0019]200、上部煤层;
[0020]300、厚层间距岩体;310、直接顶岩层;320、厚硬岩层;330、直接底岩层;
[0021]400、第一回采工作面;500、第二回采工作面;600、切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此外,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下部煤层中的巷道靠近第一回采工作面的巷帮对应的厚层间距岩体进行切顶;其中,所述厚层间距岩体位于上部煤层与所述下部煤层之间,所述巷道两侧分别为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和第二回采工作面,所述第一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后进行所述第二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煤层留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层间距岩体沿切顶线方向进行切顶,所述切顶线自所述下部煤层的顶板延伸至所述上部煤层的底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张红义任硕李中伟张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