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28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包括流体箱,与流体箱出口连接的软管,及设置在软管下部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能够控制流体通断且完全无泄漏。全无泄漏。全无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流体开关
,特别涉及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低压流体通断一般采用阀门进行开关,而通过阀门通断流体,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阀门容易造成流体泄露。因此,这就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地压流体通断装置,能够使得流体通断,完全无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流体通断且完全无泄漏的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包括流体箱,与流体箱出口连接的软管,及设置在软管下部的升降装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软管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连接处上部设置虹吸破坏口,所述虹吸破坏口设置伸长管,所述伸出管的长度大于所述流体箱内的液位的高度。
[000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能够自动或手动使所述软管升起与下降的装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为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
[000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在流体箱中下部的出口上设置一根软管,在软管中部的下方设置一个升降装置,当升降装置下降到软管的高度低于流体箱内的液位高度时,流体可以从软管中流出,在升降装置上升使软管的高度高于流体箱内的液位高度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则流体不能从软管中流出而出现流体断流,通过升降装置控制软管的高度,从而可以控制流体的通断,并且还可以做到流体的完全无泄漏。同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且容易制作,加工成本低廉,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包括流体箱1,其中流体箱1的中下部设置有流体箱出口4,流体箱出口4上连接有一根有足够长度的软管3,在软管3的中部下方固定连接有一个升降装置6。当升降装置6下降到使与升降装置6连接的软管3的高度低于流体箱1内的液位2的高度时,流体可以从软管3中流出,当升降装置6上升使软管3的高度高于流体箱1内的液位2的高度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则流体不能从软管3中流出而出现流体断流,通过升降装置6控制软管3的高度,从而可以控制流体的通断,并且还可以做到流体的完全无泄漏。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软管3与升降装置6的连接处上部设置虹吸破坏口5,以防止从软管3流出的流体顺着软管3倒吸入流体箱1中。同时,为了防止在升降装置6下降到使软管3的高度低于流体箱1内的液位2的高度时流体从软管3上的虹吸破坏口5中流出,在虹吸破坏口5连接有一根伸长管7,为了保证流体不能够从软管3上的虹吸破坏口5流出,伸出管7的长度大于流体箱1内液位2的高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升降装置6为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当然升降装置6也可以是能够自动使软管3升起与下降的所有装置或通过手动方式使软管3升起与下降的其他升降装置。
[0013]下面以升降装置6为液压缸为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做具体说明。其中,为了保证软管3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液压缸6的固定端固定在底座8上,底座8固定在地面上。
[0014]当液压缸6的伸缩端伸长时,与液压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软管3的中部升高,当软管3中部的高度超过流体箱1内的液位2的高度时,根据连通器原理,则流体不能从软管3中流出而出现流体的断流。当液压缸6的伸缩端缩短时,与液压缸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的软管3的中部随之降低,当软管3中部的高度低于流体箱1内的液位2的高度时,则流体可以从软管3中流出。
[0015]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体箱(1),与流体箱出口(4)连接的软管(3),及设置在软管(3)下部的升降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液流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3)与所述升降装置的连接处上部设置虹吸破坏口(5),所述虹吸破坏口(5)设置伸长管(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方明彭虹李娜钟杏来张骞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安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