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陇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45276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03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包括基板、支座、油盒、进油管、感应器连接头、辅助装置和清理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板顶端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在基板顶部右端设置有清理机构,辅助装置内置气缸来调节上下位置,调节机构对角度进行调节,可实现顶部承载两组测试轴和清理筒的顶板的位置调节,可有效精准的对应油盒,两组测试轴可在调节下轮流使用,避免因为温度及其他因素导致一组测试轴重复使用呈现相同数据,并且清理筒可连接外部抽取设备,来对油盒内进行自动清理,可对其内部杂质以及残余杂质进行抽出,而清理机构可对清理筒和两组测试轴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清理,自动化性能好,辅助效果好。辅助效果好。辅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润滑技术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一般通过润滑剂来达到润滑的目的。另外,润滑剂还有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等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的润滑技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
[0003]摩擦与磨损是材料失效的三种主要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之一,材料的失效往往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很多情况下为了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磨损会选择油润滑等方式,使得相互接触和相对运动的表面之间建立起油膜,从而减小摩擦力,降低磨损。因此,摩擦磨损的研究在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摩擦磨损现象、理论、影响因素以及减磨耐磨材料的研究离不开摩擦磨损试验系统。摩擦磨损性能对接触条件非常敏感,润滑条件以及润滑剂的温度是摩擦磨损实验的两项重要指标。
[0004]现有技术进行润滑摩擦实验过程中,仅仅利用到一组测试轴置于油盒内进行测试实验,在测试完成后,需待冷却以清理后再进行测试,对于实验进程较为拖延,并且单组测试数据结论较为单一;对于油盒在使用后内部仍然残留杂质以及油,需要人工拆卸后手动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左端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设置有油盒,油盒一端连通进油管,所述支座前端面下端连接感应器连接头,还包括设于基板顶端中部用于辅助实验以及清理油盒的辅助装置和设于基板顶部右端辅助进行清理辅助装置的清理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基板顶端中部的调节机构、设于调节机构顶部右端的第一电机、安装在调节机构顶部另一端的气缸、设置于气缸顶部顶出杆的连接柱、安装在连接柱顶部的呈型状的顶板、安装在顶板底部一端的清理筒、设于顶板顶部右端的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右端的导出仓、连通于导出仓右侧的衔接管、设于顶板顶部另外两端的转动轮以及对应转动轮设于顶板底部的测试轴,所述测试轴顶部贯穿顶板插入至转动轮内部,跟随其进行转动。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板三端均以气缸顶部推出杆为圆心。
[0009]优选的,所述顶板内右端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顶部对应第二电机,且与其输出轴进行连接,驱动轴底部则与顶板内底部进行转动连接,驱动轴外侧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动带
轮外侧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进行同步转动,从动带轮中部被转动轴贯穿,转动轴顶部贯穿导出仓置于其内部,转动轴底部贯穿顶板底部带着清理筒进行转动,转动轴中部开设有通口,清理筒外侧中部设置有柔性刮板。
[0010]优选的,所述清理筒中部开设有气道,气道与转动轴内通口相通,清理筒外侧下端开设有吸入口。
[0011]优选的,所述清理筒内下端为空腔,空腔分别与吸入口和气道相通。
[0012]优选的,所述导出仓内部设置有呈倒型状的连通管,连通管右侧连通衔接管,连通管另一端底部下端凸出可活动嵌入至转动轴中部的通口中。
[00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基板顶端中部的外壳、设于外壳内右端的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轮外侧的皮带、设于皮带内另一端且中部设置有轴杆的从动轮、设于轴杆顶部的摆动杆、与摆动杆另一端进行铰接的拨动杆、铰接于拨动杆内另一端的导向杆、设于拨动杆顶部后端的拨动柱、设于外壳内左端的间歇轮以及设置在间歇轮中部的衔接轴,所述主动轮中部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所述导向杆另一端与外壳内底部进行铰接,衔接轴顶部贯穿外壳顶部与所述气缸底部相接。
[0014]优选的,所述间歇轮内开设有四组条形槽,条形槽可被拨动柱活动嵌入后拨动。
[0015]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于基板顶部右端的筒体、设于筒体内上端的拨动片以及设于筒体右侧的导出口,所述筒体内上端设置有空腔,拨动片设于空腔内部且连通导出口。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板顶端中部安装有辅助装置,在基板顶部右端设置有清理机构,辅助装置内置气缸来调节上下位置,调节机构对角度进行调节,可实现顶部承载两组测试轴和清理筒的顶板的位置调节,可有效精准的对应油盒,两组测试轴可在调节下轮流使用,避免因为温度及其他因素导致一组测试轴重复使用呈现相同数据,并且清理筒可连接外部抽取设备,来对油盒内进行自动清理,可对其内部杂质以及残余杂质进行抽出,而清理机构可对清理筒和两组测试轴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手动清理,自动化性能好,辅助效果好。
[0017]进一步的,顶板的设置,其中顶板呈型状,两端设置测试轴,一端设置清理筒,底部连接气缸,可由气缸驱动来实现上下位置调节,同时配合调节机构以实现间歇九十度位置调节,使得两组测试轴和清理筒稳定精确的移动到油盒顶部对应位置;进一步的,清理筒的设置,清理筒内部连接转动轴,可由电机带动带轮组进行转动,当清理筒进入到油盒内部时,可对其内部的杂质进行刮落,自动清理,并且清理筒下端开设有吸入口,方便对其内部残留的油和杂质进行抽取;进一步的,转动轴的设置,转动轴中部开设有通口,可与连通管进行连接,与外部的抽取设备相通,同时可通过气道连通吸入口,在转动时可提供杂质和油的输出通道,便于进行高效稳定的清理;进一步的,调节机构的设置,其中调节机构由电机进行进行驱动,驱动下可带着内部的带轮组以及间歇组件进行传动,可实现顶部气缸带着顶板进行间歇九十度位置调节,来使得两端设置测试轴和清理筒进行位置变换,调节过程稳定,且位置精确;进一步的,清理机构的设置,其中清理机构内部开设有空腔,可供测试轴和清理筒进入,进入后,人工倒入清理液,测试轴与清理筒在其内部进行转动,且接触到拨动片,即可
进行自动稳定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辅助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3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清理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基板

1、支座

2、油盒

3、进油管

4、感应器连接头

5、辅助装置

6、清理机构

7、调节机构

61、第一电机

62、气缸

63、连接柱

64、顶板

65、清理筒

66、第二电机

67、导出仓

68、衔接管

69、转动轮

610、测试轴

a、驱动轴

65a、主动带轮

65b、同步带

65c、从动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顶部左端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设置有油盒,油盒一端连通进油管,所述支座前端面下端连接感应器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基板顶端中部用于辅助实验以及清理油盒的辅助装置和设于基板顶部右端辅助进行清理辅助装置的清理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基板顶端中部的调节机构、设于调节机构顶部右端的第一电机、安装在调节机构顶部另一端的气缸、设置于气缸顶部顶出杆的连接柱、安装在连接柱顶部的呈型状的顶板、安装在顶板底部一端的清理筒、设于顶板顶部右端的第二电机、设于第二电机右端的导出仓、连通于导出仓右侧的衔接管、设于顶板顶部另外两端的转动轮以及对应转动轮设于顶板底部的测试轴,所述测试轴顶部贯穿顶板插入至转动轮内部,跟随其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三端均以气缸顶部推出杆为圆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度可调的物理研究润滑摩擦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内右端安装有驱动轴,驱动轴顶部对应第二电机,且与其输出轴进行连接,驱动轴底部则与顶板内底部进行转动连接,驱动轴外侧设置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外侧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带轮进行同步转动,从动带轮中部被转动轴贯穿,转动轴顶部贯穿导出仓置于其内部,转动轴底部贯穿顶板底部带着清理筒进行转动,转动轴中部开设有通口,清理筒外侧中部设置有柔性刮板。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陇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